经历了一番周折,终于寻得传闻中神秘莫测的“神医”。这位神医,传闻医术高超,能够起死回生,令人叹为观止。
在神医的精心治疗与呵护下,昏迷已久的景弘帝缓缓地睁开了双眼,样子像是许久未见光明时有一瞬间的不适,用手挡了挡,有人眼尖发现了,就去让人将其遮挡一下。
这一刹那,周围守候已久的人们都长长地松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心中的千斤重担。
景弘帝的如果长久昏迷不醒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有一定的危险,他国的侵略威胁如同悬在头顶悬挂的剑,而内部的动荡不安更是给国家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在小院的真景弘帝和卫陌言觉得如果长久这么办确实不行,所以他们精心策划了这场苏醒的戏码。
于是,他们派人秘密传达了暗号。接到暗号的假景弘帝,便按照预先的安排在“神医”的协助下,开始逐渐“恢复”了意识。
这位“神医”并非寻常之辈,确实也是神医,身上的本事也是真的,不过是同卫陌言联手,深知整个计划的内情,因此成为了这场戏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在面对各种检查时,神医总能巧妙地应对,无论是针对于有心之人的提问,都能完美的回答,确保计划不会因任何意外而泡汤。
苏醒后的假景弘帝,虽然脸上还挂着几分虚弱,苍白的脸色如同一张白纸般缺乏血色,但是却有景弘帝帝王的威严。
那人一举一动忒像景弘帝,让身边伺候的人,还有妃嫔们没看出一点什么不对劲。
这一切的改变都被并不知情的太后看在眼里,她心疼景弘帝的遭遇,自从他昏迷后,她每日都吃斋念佛,祈求上苍的保佑,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如今看到景弘帝终于苏醒过来,她心中的大石也终于落地。她立刻下令让太医院准备各种珍贵的补品,务必要好好照顾景弘帝。
而那位神医也受到了太后的特别赏赐。太后原本有意留下这位医术高超的神医在太医院任职,毕竟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
然而神医却婉言谢绝了太后的美意。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的医术学识还不够精深,能够成功治疗景弘帝也只是出于偶然和侥幸。
太后听了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也没有过多地强求他改变决定。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太后特意让人准备了丰厚的赏赐赐予神医。
消息很快传到北疆和雍州,大皇子、三皇子和六公主得知后都感到气急败坏、震惊不已。
他们原本以为景弘帝的昏迷会给他们争夺皇位创造有利的机会和时间窗口;没想到他竟然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这无疑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和部署。
然而很快他们就冷静了下来,并重新审视了当前的局势;想到景弘帝虽然苏醒但身体并未完全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和调整状态。
这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和突破口,于是几人开始各自盘算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复杂局势并争取更多的利益与机会。
大皇子和三皇子暂时搁置了彼此之间的仇恨与杀意,并决定联手对付景弘帝。
大皇子然后让人将信给三皇子,信中告诉目前的局势,三皇子来之前先安抚了担忧的六公主,告诉她有舅父培养的高手,自己之前也有暗卫。
到达的时候两人笑着聊了一些,然后问了境况,跟还没见面时想出手对付对方的完全不同。
聊着聊着,两人就聊到景弘帝的情况。
“父皇现在身体虚弱,必定需要各种补品来调养。”大皇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缓缓道,“我们何不在这些补品中做些手脚?”
三皇子闻言,眉头一挑:“此言甚是有理。我们可以找些慢性毒药,混入补品之中。这样,即使他日后有所察觉,也难以追查到我们头上。”
于是,两人开始暗中寻找合适的毒药。这种毒药必须足够隐秘,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明显的症状,但长期服用却能逐渐蚕食景弘帝的身体。
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在朝中寻找合适的内应,确保毒药能够顺利地被添加到景弘帝的饮食之中。经过一番筛选,他们找到了一位在御膳房工作的太监,此人因为多年前的一场恩怨,对景弘帝怀有深深的恨意。
在重金的诱惑下,这位太监答应了在景弘帝的药膳中下毒。他精心挑选了几种不易被察觉的慢性毒药,每次只添加微量,以确保不会被御医发现。
日子一天天过去,景弘帝的身体虽然逐渐恢复,但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他时常感到疲惫,且夜色中常常盗汗,但御医们却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那人趁着无人时,将体内的药全数逼了出来,然后有处理了,这样就不会危及性命。
还将此事让人告诉景弘帝和卫陌言,景弘帝得知后气的拍碎了一张桌子,嘴里说着:“逆子,真的是想弑父呀,真的是好大的胆子呀!”
卫陌言出声安慰道:“父皇,切莫气到身子,如他们的想法,他们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景弘帝想了一想确实如此,自己气出个好歹,不正如了几个逆子的想法了吗,这么想气又消了一瞬。
大皇子和三皇子见状,心中暗自窃喜。他们知道,毒药已经开始起作用了。为了加速景弘帝的衰败,他们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从西域等国度购进更为剧毒的药物,准备给景弘帝一个致命的打击,让他再也苏醒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