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是个硬骨头。
从侯家做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却没有被清算就可以看得出来,青州官员有不少已经与侯家结成铁板一块。
所谓官官相护,便是但凡露出一点苗头,与侯家相熟的官员便会直接合力弹压下去。
若是有人提供了侯家的罪证,不仅那人的安全有可能会受到威胁,便是负责查案的官员,恐怕也会遭受弹劾。
所以如果没有绝对压倒性的罪证,没有人敢轻易对侯家动手。
即便有压倒性的罪证,也必须能保证罪证能送到天子的案桌上,这便需要一位身份地位足够高的人,能在天子跟前说得上话。
光是这一点,便已是千难万难。
“侯家的命脉,是漕帮,所以上头认为,从漕帮入手,或许能捉到侯家的马脚,所以上头命你去调查青州漕帮。”
顾清说道:
“不过,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便宜行事,上头给了你自由行事的权力,需要支援时,你也可以向上头汇报,至少……”
略作犹豫,顾清又说道:
“至少,我可以信任。”
“我明白了!”
徐良点了点头:
“我多一句嘴,不知漕帮是否有奇人?”
顾清思索片刻:
“据斩妖司对漕帮的情报,应是没有,若是有奇人在漕帮镇守,也轮不到你去调查。”
“还有一个问题。”
“说。”
“能不能预支工钱?”
“预支……工钱?”
顾清被徐良这一句问题问懵了:
“你家里缺钱么?”
“不缺。”
“那你预支工钱干什么?”
“我自有用处,对了,还有上次斩了那三妖可有奖赏?”
“奖赏自然是有的。”
“能不能折算成银两先发下来给我?”
“你……”
顾清皱起了眉:
“自然是可以,但你……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老大,别问,我有用。”
“……”
顾清盯着徐良的眼睛猛瞧。
徐良坦然对视。
终于,顾清转过身去:
“我会将你的要求和上头请示,这事想来不难,若是上头不肯,我便取我的薪水先给你垫付。”
“老大英明!”
徐良面露喜色。
——————
徐良的请求没有遭受什么阻碍,一共十两银子,没有半点短缺地交到了徐良手上。
银子到手后,徐良便径直回了府衙,召集了府衙内自己手底下的那几位衙差。
徐良手底下管着的捕快有五位,赵牛、马汉、楚风、徐一清、赵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但徐良与几位同僚相识多年,知道这几位同僚人品都值得信赖。
“良爷,不知你叫兄弟们来有啥吩咐?”
赵牛和徐良相熟,也是最先开口的,其余四名捕快也是齐刷刷将疑惑的目光朝徐良望去。
“找你们来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是找你们帮我个小忙。”
徐良望着下属们说道。
“不知是什么忙?只要良爷开口,保证给你办得妥妥当当!”
赵牛拍着胸膛,憨厚中带着几分直爽。
“我要你们换一身便装,去运河帮我搭棚——”
徐良笑吟吟地说道:
“施粥!”
五名捕快面面相觑。
“大人,不知你所说的施粥是……”
“就是字面意思,我需要找几个人帮我搭棚施粥,你们几个我信得过,而且也比普通人能打,能更方便的帮我维护秩序,也不用多长时间,大概两三天便可。”
五名捕快继续面面相觑。
洛阳城正是大灾之年,难民无数,城内自然也是有施粥的,但大多都是一些世家门阀,为求取声名之举,亦或者谋求一些财富之外的利益。
而徐良才当班头多久,手里才有多少银两?
说白了,施粥那是豪门世家干的事,徐良去凑什么热闹?
当冤大头吗?
“良爷,您这施粥……是上头的吩咐?是任务吗?有……报销吗?”
赵牛硬着头皮问道。
“没有,我就是看那些难民太可怜了,我见不得难民受苦,想帮一下他们。”
徐良露齿一笑。
这清澈干净的微笑,落入五名捕快的眼中,顿时令五名捕快齐齐浑身一震!
徐良的月俸才几两银子,居然就做起了施粥的活,理由居然是因为见不得难民受苦?
而且不是那种见不得难民受苦便把难民驱赶,而是实实在在的为难民施粥?
这一刻,徐良仿佛脑后根长出了一圈光轮,便是行走坐卧,都带着一缕佛性的光辉!
“老大,你真是……太伟大了!”
赵牛眼泪唰的一下就下来了:
“我从来不知道您竟是这样的人!我真是太感动了!往后老大你让我往东,老牛我绝不往西,老牛我往后就认准你了!!”
其他几名捕快先是望着赵牛感觉一阵莫名其妙,随后突然相继反应过来!
没想到这赵牛看似老实忠厚,实际奸猾似鬼!
这马屁拍得熟极而流,哪有半点生涩?
徐良才当上班头一天,就这么死命拍马屁,这个不要脸的狗东西!
心里骂个不停,那几名捕快却十分实诚地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老大,你真是菩萨心肠的好人啊!”
这是马汉,拍马屁的水平不比徐良差半分。
“老大,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这是楚风,此刻一幅踏实肯干的老实模样,没有半点前两日那个抱怨衙门破事多的楚风的影子。
徐一清和赵悦的面皮薄一些,但也相继向徐良做出保证。
几位下属向自己表了忠心后,徐良便向下属们分派了搭棚、架锅等任务。
随后换了一身便装,去米行买了九两银子的米。
大灾之年,大米被各大家族垄断,价格在20文至30文一斤浮动,和往日三五文钱一斤的价格相比高得离奇。
徐良虽有些肉痛,但此时也没有其他购米的渠道,大手一挥,九两银子直接花了出去,换来了三百余斤粮。
这三百余斤粮食叠起来能堆满两辆马车。
但对于运河沿岸的难民而言,也仅是杯水车薪罢了。
租了两辆马车,拉着这三百斤粮到了运河沿岸后,徐良便看到那五名忠心耿耿的下属已经搭好了粥棚,架起了锅,锅里的水正咕噜咕噜地冒着泡。
见徐良领着两辆马车出现,最忠心的赵牛当即在粥棚上挂着的卷轴往下一拉,八个烫金大字便在粥棚前亮了出来——
施粥济贫,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