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弟说得好!”门口突然传来了一个人的声音。
那人身穿道袍,中年模样,背着背篓,手里拿着跟祝仙之一样的幌子,俨然也是一位游方郎中。
他是潘老道的弟子之一,叫做韦法昭,不过早已学成下山,四处行医救人。
“师兄你回来了。”面对师兄,司马承祯有些腼腆,有些害羞。
“小师弟,说的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为兄希望你言行如一。”韦法昭拍着司马承祯的肩膀说道。
“是,师兄。”司马承祯郑重承诺。
“师父,不知这位道友是?”韦法昭告诫完师弟后,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了祝仙之身上。
“非是道兄,乃是我道门前辈,速速拜见吧。”潘老道言道。
韦法昭立时冲着祝仙之行礼道:“晚辈韦法昭,见过前辈。”
虽说祝仙之看着面容年轻,但是韦法昭行礼却没有半分犹豫。因为他也是炼气期的修士,而他无法看透祝仙之的修为,面容年轻更可以证明祝仙之修为强横。
“免礼。”祝仙之微微点头。
“你此次回山所为何事?”潘老道问韦法昭。
“师父,我在外行医多年,按说经验应该越来越丰富才对,却越来越觉得自己学艺不精,所以想着再在师父这儿学几年。”韦法昭言道。
“哦,看来你是遇到了许多疑难杂症,你说来我听听。”潘老道面色凝重。
面对生命,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好。”韦法昭从自己的背篓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册子乃是记录病患的。
什么病,用什么方法治疗写得很是详细,从册子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韦法昭定然时常翻看。
只是在有些地方除了个名字以及病症之外,就没有别的文字,显然就是疑难杂症,韦法昭不知该如何医治。
就这些病例,师徒俩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有的病症潘老道能很快就说出治疗方法,有些病症他却也只能说个大概,凭借多年行医经验假设。
“不不不,应该是这样才对。”很快祝仙之这位游方郎中也加入了讨论当中。
司马承祯倒是很想参与进去,但是他学艺不精,还没有出师,这种级别的讨论他完全插不上嘴,只能做着端茶递水的活。
而有了祝仙之的参与之后,很多病症都迎刃而解,韦法昭与潘老道都成了听讲的学生,在那儿认认真真地将治疗方案写了下来。
“当然了,这些不能光记住治疗方法就行了,而需要了解这么做的目的,只日然而知其所以然,不然医术永远也不可能有突破。作为医者当不断探索,大胆尝试,绝不能固步自封。”祝仙之总结道。
“我等受教。”潘老道,司马承祯,韦法昭纷纷向着祝仙之施礼。
“哈哈哈。”祝仙之笑道:“我很开心,我道门弟子有一颗济世救人之心,今日就冲你的这一份病例册,我也当送尔等一场造化。”
祝仙之对他们很满意,对潘老道的整个门派都很满意。或许他们的修为不值一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