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从皇上开始重用萧子墨,又给萧子墨和宁安公主赐婚之后,萧婉柔的婆母才不敢对她使脸色,萧婉柔的生活也重新回归了刚成婚的时候。
不过她知道,有些东西终归还是变了。
萧子墨也是最近姐姐来府里,才知道了她的事情,以前就连萧母都不知道,毕竟她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
萧子墨知道姐姐也想有个嫡子傍身之后,也很能理解她。
毕竟古代的女人,尤其是当家主母,如果没有一个自己亲生的儿子,以后庶子继承家业,总归日子不会太好过就是了。
于是萧子墨就从系统商城里面花了10积分,买了一颗生子丹偷偷给她服下。
不出意外,孩子现在已经在萧婉柔的肚子里了,只不过她自己不知道罢了。
……………………………………………………………………………………………………………………………
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来到了皇宫外面。
萧子墨在东华门下马,由礼官引进席次,等待公主仪仗出来。
没等一会,只见仪仗队从东华门出来。
公主出嫁,皇后乘着九龙轿子随行,皇太子骑马恭送公主出嫁。
皇后到萧子墨跟前,下轿来到他身边,满眼都是不舍。
她看着萧子墨,缓缓说道,“今天我就将宁安嫁给你了,希望你以后好好对她,不要欺负她,也希望你能遵守自己的承诺。”
萧子墨闻言,朝着皇后郑重的行了一礼,保证道。
“母后放心,小婿定当好好对待公主,此生不负。”
皇后听到他的保证,欣慰的点了点头,也不再耽误时间,只是说道。
“吉时快到了,你们走吧。”
萧子墨又是郑重一礼,随即这才带着人拿开路,往萧府而去。
楚国对公主还是比较宽容的,虽然她们不能继承皇位,但其他的待遇却是不错。
首先,公主还未出嫁之时,待遇和普通皇子差不多,而且她们也可以学习皇子们学习的东西,也会跟着皇子一起上尚书房。
其次,楚国如果无特殊情况,不会送公主和亲,大多数的楚国公主都可以嫁在本国,不会去那偏远之地和亲,沦落到无所依靠的下场。
再者,每个公主出嫁都会在京城修一座公主府,不管是嫁在京城还是外嫁,或者去和亲,皇子们有王府,公主也有公主府。
最后,楚国的驸马没有不能入朝堂的规定,这也是对公主的另外一番优待和保障。
因此,作为备受宠爱的楚国嫡公主,宁安公主自然也有自己的公主府。
成婚后公主可以选择住在夫家,也可以带着驸马住在公主府,全凭公主的意愿。
对了,前几天皇帝就已经册封了宁安公主为固伦宁安公主。
宁安既是她的名字也是封号,是她出生时就被皇帝赐予的。
公主们出嫁之前,皇帝都会给她们册封品级,宁安是皇后嫡出,自然就是板上钉钉的固伦公主。
仪仗队一路吹吹打打去了萧府,萧父萧母早已经在家里望眼欲穿。
远远的瞧见队伍朝着萧家而来,负责在外面探消息的下人们,一个穿一个,消息迅速传进了正厅。
“来了,来了,大公子接了公主回府了………”
听到这话,府里瞬间骚动了起来。
听到消息的萧父萧母更是望眼欲穿,恨不得亲自去门口迎接,不过这也就是想想了。
但为了表达对公主得重视,萧父萧母还是带着众人去正厅门口迎接。
喜轿落地,喜婆迅速拿出来了牵巾,将一端递给了萧子墨,另外一端递给刚被贴身丫鬟从喜轿里面扶出来的宁安公主手上。
新婚夫妻一步步的跟着喜婆说的步骤走,跨火盆,拜天地,随后宁安公主就被送到了洞房之中。
宁安公主此时坐在做工讲究的拔步床上,头戴凤冠霞帔,她的视野只有盖头下窄窄的一小片。
看着自己身上红艳艳的喜服,想到即将和自己共度余生的人,宁安公主内心紧张不已,却也充满期待。
……………………………………………………………………………………………………………………………
接下来就是掀盖头、喝合卺酒的场面了,房里此时还有不少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至于闹新婚,他们是不敢的,这可是公主的成婚礼,谁敢放肆。
到了掀盖头的环节,喜婆笑意盈盈的说道:“请新郎官掀盖头!!!”
萧子墨虽然在以前的世界成过婚,但还没有作为一个男人成婚,此时也还是有些紧张。
他暗自做了一下心理建设,这才拿起侍女托盘中放着的玉如意,缓缓靠近宁安公主头上的盖头。
此时新婚夫妻两人都很是紧张,一时间感觉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玉如意接触到盖头,萧子墨缓缓上挑,盖头就被挑落下来。
视线骤然变的明亮,宁安公主下意识抬头朝着正前方看去,只见萧子墨正笑意盈盈的看着她,面如冠玉。
宁安公主一时之间羞红了脸,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众人开始起哄,问萧子墨,“新郎官,新娘好不好看啊?”
萧子墨闻言,一脸傲娇的抬头,“我家公主自然是最美的。”
闻言,众人都发出了善意的笑容,宁安公主也被羞红了脸。
等调笑了一会,喜婆这才从身边侍女的托盘里端出孙饽饽递给宁安公主。
这些东西出嫁之前已经有嬷嬷教过了,宁安自然知道是什么,因此用筷子夹起一个子孙饽饽咬了一口。
喜婆顺势问道,“公主,生不生?”
子孙饽饽自然是生的,宁安公主红着脸点了点头,小声的说了句,“生”。
随后,又是到了喝合卺酒的时候,喜婆催促道:“来来来,新郎新娘喝合卺酒了!”
随后两人又跟随着喜婆的话喝了合卺酒,合卺酒象征着两人结为夫妻,共同面对未来的生活。
等到这些事情都做完,也就没有其他人的事情了。
喜婆催促着众人出门,大家顺势也退出了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