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艺术校园推广计划如火如荼地开展,校园里每天都上演着许多与环保艺术相关的动人故事,而女儿和绘画社团的成员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新的成长。
在“环保童话剧场”活动中,有一个低年级班级的学生们对剧本创作遇到了瓶颈。他们想要表达保护森林的主题,但故事情节总是显得平淡无奇。女儿得知后,来到这个班级,与孩子们一起围坐讨论。她引导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想象如果森林消失,身边会发生哪些变化。一个小男孩说:“如果没有森林,小鸟就没有家了,它们会很伤心。”另一个小女孩接着说:“我们也不能去森林里玩耍,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了。”受到孩子们发言的启发,女儿和大家一起构思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森林里的树木精灵为了保护森林,与想要砍伐树木的大怪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小动物们和孩子们的帮助下,最终成功守护了家园。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兴奋不已,纷纷投入到道具制作和排练中。在表演当天,看着孩子们充满激情的演出,女儿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引导低年级学生发挥想象力。
在高年级的“环保艺术项目式学习”中,一组学生选择了“校园水资源浪费调查与对策”作为研究主题。他们通过在校园各个角落安装水表,记录不同时间段的用水量,收集了大量数据。然而,在将这些数据转化为艺术作品时,他们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用一种直观又富有创意的方式呈现。社团里擅长数据分析和艺术设计的成员主动加入到这个小组,和他们一起头脑风暴。经过反复尝试,他们决定制作一个互动式的装置艺术。用透明的塑料管道模拟校园的供水系统,在管道中放置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不同用途的用水,通过小球的流动速度和数量变化,直观展示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当观众转动装置上的手柄时,还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代表着水资源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这个作品在校园里展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同学看到后都意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浪费行为。参与这个项目的社团成员也在与高年级学生的合作中,提升了自己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环保艺术创意大赛”中,一个原本对艺术不太自信的学生,在社团成员的鼓励下,尝试用废旧易拉罐制作了一件机器人造型的作品。从最初对材料的陌生和手法的生疏,到在社团成员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技巧,这个学生最终完成了一件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当他的作品在大赛中获得优秀奖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是环保艺术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我以后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这类活动。”女儿和社团成员们看到学生们在环保艺术的影响下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在整个校园推广过程中,女儿和绘画社团的成员们从最初的活动策划者,逐渐成长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和伙伴。他们在帮助学生们发现环保之美、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每一个学生在环保艺术中取得的进步,都成为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激励着他们将环保艺术校园推广计划做得更加深入、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