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满脸悔恨,意识到自己终究棋差一招,在这一局里被疏忽了要害之处。
他此刻只能期盼李通不要派兵来助,才能保住徐州不陷。
这一切策略其实是岳飞设计的,经过戚继光完善与落实,原本寇封只想借此良机消灭孙刘联军,然后趁曹操在关中大战之时拿下扬州。
不曾想,岳飞建议让寇封进军徐州,这个绝佳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见到张辽部队摆出严密防守的圆阵后,戚继光冷笑不已。
“就靠这样的小阵势想阻挡我七万人马,简直是痴心妄想!传说中勇武无双的张辽也不过如此!”说着,戚继光下令:“戚家军即刻组成 ** ,依次序展开进攻。”
戚继光独创的这种阵法针对的就是敌人布置的各种阵形。
紧接着戚继光对罗成和杨再兴说:“劳烦罗成将军带领玄甲军在我方左侧待命,在戚家军破阵时冲进敌方左翼;劳烦杨将军待到我方破了圆阵后领背嵬军冲击敌方右翼。”
戚继光的声望虽然尚不及杨再兴之辈,但之前的胜仗也颇为耀眼,以不到一千人的代价击败韩当并俘获了一万多敌兵。
这段辉煌的战绩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在这些英勇将领的心目中,想要真正令他们心悦诚服,还需要更大的表现!
岳飞当年正是凭借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方才跻身成为寇封面下最杰出的武将。
赵云不仅对寇封有恩情,并且能够独自一人在百万敌军之中穿行来寻找他,这种高超的武艺和绝对忠诚令人折服。
而杨再兴和罗成则是追随寇封共患难的关键臣子,让他们真心信服绝非易事。
正是深知这一点,戚继光对于杨再兴和罗成就表现得极为敬重。
他明白,寇封愿意力排众议给予自己这样的机会,是为了磨炼他的能力。
如果要跻身成为寇封面下的顶尖名将,在曹操无法有所行动的这两个月内占领徐州便是关键!这既是寇封的信任,更是他自我证明的机会。
所以这次战斗中,戚继光决定亲自率领这一万精锐军队,挑战张辽所率领的三万人马,这不是盲目自大,而是源于他这个无双统帅对自身以及自己精心训练出部队的信心。
要想让杨再兴与罗成由衷服气,这是唯一的办法。
否则若不能彻底取得信任,攻打徐州将会变得复杂艰难;惟有全身心地统一指挥才能确保胜利完成任务。
于是当看见戚继光摆出一副如此气势的姿态准备以少胜多击败张辽的时候,杨再兴和罗成感到十分吃惊。
作为同样效忠于寇封的一员,杨再兴并不希望戚继光因为自负导致失败从而影响徐州之战,因此他劝告道:“戚继光将军,仅用万余兵力冲击此刻严整布阵防御的张辽部属是否过于……?”
尽管没有说出完整意思大家都已清楚杨再兴顾虑什么。
然而戚继光只是微微一笑回应道:“两位请相信我吧,待到攻破敌方之后自然需要二位协助彻底歼灭敌人。”说完便不再理会对方的态度,抽出身侧的戚家宝刀高喊:“杀!”
一个“杀”字落下之后这一万多名将士立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变成了一股足以撼动世界的劲旅,让一旁观察着这一切进展的人不由得惊讶万分:本以为他会逞英雄好汉做派,却原来这位戚继光也不失其实干练。
至少就训军来说他完全可与岳飞相媲美——从这支队伍刚才流露出的强大气势来看,它们甚至可以比肩乃至赶超自己的虎贲军、玄甲军了!
正当这些精锐之师迈着整齐划一步伐分组列阵迎面撞向敌人的大军时连名闻远播如张辽都开始琢磨不透当前局势:明明拥有着更优装备能 ** 敌军阵形优势数量也占有明显上风为何只带一小批部队直接冲击战场一线,还要让自己也身先士卒参与战斗……
张辽思来想去大概猜到原委所在,想是因为初来乍到引起杨再兴与罗成这两位从龙猛将不满的缘故吧。
但无论如何,现在他已经感受到了这支部队的不同寻常。
于是,戚继光满腔愤怒,想借此展示他的真实能力,便如此行事。
张辽想到这里,心中突然升起一丝欣喜:
“真是天赐良机,此刻敌军上下不合,正可利用。
弓箭手准备,采用三段射击!”
当戚继光带领万余戚家军杀入张辽的阵地只剩百余步时,密集的箭雨如暴雨般朝着他们落下!
瞬间箭矢密布天空,若是正面遭受攻击,戚家军必然会伤亡惨重。
看到这铺天盖地的箭雨扑来,杨再兴和罗成两人同时紧握住兵器,心里暗自戒备。
若情况失控,戚继光轻率行事导致士卒大量伤亡,他们也不得不率领骑兵突击上去。
还好戚继光只带了一万兵力前来,否则攻打徐州的计划可能已经宣告失败。
他们并非不信任戚继光,只是从未亲见他领军,心中难免轻视。
特别是如今戚继光如此托大,舍五万大军不用,单派这万人戚家军上前,实在让人不解。
然而,他如此行动自然有其道理,这万余戚家军是戚继光的精锐,能够如同手臂使唤一般灵活。
戚继光望着漫天箭雨,怒声高呼:“变阵!”随后,身后一万多士兵中,约两千余人整齐划出,高举手中厚实的盾牌列在最前。
箭雨落下,击打盾牌发出连续不断的碰撞声,却未能破防,足见这些提着特制盾牌的战士们实力非凡。
此时,杨再兴和罗成等人都露出了诧异之色,而张辽脸色骤变,意识到眼前的戚继光可能真有所能!
戚家军之所以能挡下箭雨,并不复杂:每十人为一个基本战斗单位。
队长领头,次二人力持藤牌、长盾防护,抵挡箭矢袭击;后面两名狼笼手则用前端利刃的三米狼笼保护其他士兵推进,左右四名长 ** 各护盾牌手和狼笼手,还有手持弓箭的两个卫兵负责支援、预警。
** 手则用于近战防御或反击迂回而来的敌人。
每个士兵熟练使用各自武器,彼此默契配合,做到令行禁止。
因当时无现代火器,戚家军依然以弓箭代替火器。
每个戚家军将士还配备一把戚家刀,足以让敌军付出沉重代价。
在长盾与藤盾护盾之下,张辽射来的箭雨尽被挡下。
随着长盾与藤盾架好,戚家军组好方阵向张辽的阵营缓缓进发。
眼见此景,且箭雨无效,张辽恼羞成怒,高喝道:
“弓箭手待敌军进入三十步内时随意抛射尽量打击敌人。
长枪兵与盾牌兵,坚守阵地!”
张辽一声令下,三万士兵立刻热血沸腾,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大战!但尽管如此,由于张辽的军队组成了圆形阵势,真正与戚继光大军交锋的盾牌兵和长枪兵其实只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
随着戚家军接近张辽的阵地,各队长迅速组织部队,十一人一组冲入敌阵。
与此同时,张辽麾下的长枪兵也开始挥舞长枪反击。
面对这一形势,戚家军中的长牌手和藤牌手首当其冲,挡住了敌方长枪的攻势,为后续部队创造出机会。
狼筅手利用其独特武器,抢先一步发动攻击,一举突破了对方的巨盾防线;接着是戚家刀手近身肉搏,挥刀斩断了前列的盾牌兵。
随后,长 ** 乘虚而入,一枪结果了盾牌后方的敌军长 ** !
在瞬间,戚家军犹如利刃一般劈开纸糊般的圆形阵列,所向披靡,形成一条血路!这个五层防守结构的圆阵,在首次交锋就被击破了最外层。
目睹这一切,张辽脸色铁青。
变换成进攻队形是最理想的办法,然而身旁还潜伏着虎视眈眈的背嵬军和玄甲军,若贸然采取进攻态势,反而会加速覆灭。
张辽心中明白,此役是他多年征战生涯中最为严峻的时刻。
身为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他也感受到了一丝绝望:今日之战或许难以善终。
但张辽的困境才刚刚开始,戚继光紧接再下一令:“藤牌手准备掷标枪!”随即,这万余名戚家军士发射出将近两千支标枪,直取张辽阵地!
顿时,无数飞箭落下,打乱了张辽军原有的秩序。
原本坚实的五重防护,如今已失去了半数之多。
距离 ** 仅剩下最后一道防线,形势愈发严峻。
此刻,张辽下达了命令:
“将士们听令!全体压上,骑兵出动,全力以赴,战斗至死!”
听到此言,全军深知接下来是一场非生即死、鱼死网破的决战,所有人都竭尽全力拼杀。
绝境激发出的勇气使得每个士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杀一人够本,杀两人赚到。
这就是名将带领下的军队,在绝境中仍有翻盘希望,能激发出极限战斗力;而普通将领一旦陷入此类战术困境,很可能士气低迷,最终导致全军溃败。
张辽无疑属于前者!
眼看敌军变换阵型、决死反击之势渐强,戚继光微笑着发出新指令:“戚家刀手上前冲锋,弓箭手准备射击,继续保持长牌手与藤牌手在最前沿顶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