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之后,按陆逊建议,关羽率四千人进驻吴县,放弃曲阿。
由吴郡世家提供粮草物资,刘备还有六千多人马,完全可以支撑一段时间,抵挡对方的围攻。
随着周瑜在战场上遭受惨败,损失超过一万兵马的消息传回柴桑后,孙权心中的不满愈发膨胀成愤怒。
“过去周公瑾追随我大哥时,计策屡次奏效,每次都能取得辉煌的胜利。”他心中愤懑地思索,“然而自从我继承大位后,他献上的每一个策略都毫无建树,难道他存心要打击我的名声?甚至图谋取代我吗?”
这一系列想法使得孙权脸上的怒意愈发狰狞。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愤怒的表现,而是在他心里盘踞已久的心魔:江东基业是由其兄长奠定,所以诸如周瑜、太史慈等旧臣始终不服于孙权。
出于这种担忧,他曾将侄子孙绍逐出柴桑并送到庐江,以防未来某日孙绍成年之后,迫使自己让出吴侯与江东之主的位置。
时间流逝间,这件事逐渐演变成挥之不去的心病,使他对周瑜等人再也无法完全信任,尤其是在对方一再战败的情况下,猜忌之情早已萌芽。
于是孙权决意立即召回鲁肃,并授意让他暂代三军大都督,同时下令调周瑜返回柴桑“疗养”,声称是因为他在最近战役中受伤需静养恢复。
鲁肃闻讯赶来试图劝阻这项决策,毕竟临阵更换统帅极其危险,若如此则很可能与刘备陷入长期僵持之中,但是看到孙权面沉如水,明白此刻劝谏亦无益于事。
因此他只是暗自思量:“先随主公意思行事,待其火气平息后再作沟通吧。”
带着调令赶往吴郡的鲁肃凭令牌顺利抵达驻扎营地,并直接进见周瑜。
令人意外的是,此时周瑜已独自一人等待在中军帐内,微笑迎接鲁肃。
开口之际,周瑜直接问到鲁肃来意:“子敬兄,此番来访想必是为了继任大都督职务吧?”闻言,鲁肃面色突变,随即叹气默认。
相反,周瑜反而轻松一笑:“看来主上对我仍有猜疑啊,因为近来策略屡次失利,这份猜疑便加深了呢!不过这样也好,在柴桑养老也颇为适合我这把年纪。”
说着便毫不迟疑地交出了兵符递给鲁肃:“还请子敬务必谨慎行事,切莫再有所闪失,1.8寇封恐怕很快就会展开军事行动了。”
与此同时,在荆州方面收到周瑜被撤职的消息后,刘备注意到了这一局势转变。
他笑称这是孙权的昏招——临阵换将岂不正给己方机会?
一旁军师诸葛亮随即补充说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主公,请把握住这次良机向江东进击,如今敌方内乱不断、人心浮动;孙权与周瑜彼此疏离;士兵和平民也陷于恐慌。
利用此际发动攻势或可快速控制江东地区,夺取其六郡土地!”
听得诸葛亮这话,寇封也微笑应道:
“立刻传令魏延,让他率长沙两万五千精锐兵马出发攻打庐江,担任先锋,剩余的五千人留在长沙戍守,不得有误!”
随着命令下达,已在长沙筹备多时的魏延终于在收到指令后,放声大笑:
“我在这长沙练兵一年多,错过了葫芦口之战。
如今终于轮到我魏延大展拳脚,名扬天下了!”
此时此刻,魏延激动得全身发抖。
从前,每次大战寇封都让魏延留守长沙,未能建功立业。
回想当初魏延与黄忠一起投靠寇封,现而今黄忠已经是寇封军中一等武将。
而魏延依旧驻守长沙,眼看着甘宁、岳飞等后来者相继得到重用,他心中的不甘可想而知!
这次接到了寇封进击庐江的军令,魏延怎会不兴奋?
收到军令后,魏延立即下达指示:
“本将命令,挑选两万五千名精锐士兵,随我立即出征庐江!这场战役一定要证明我的能力给主公看!我要让孙权见识一下我魏延的实力!”
满怀抱负和急切之心的魏延随即带着兵马朝着庐江郡进发。
目前的江东局势风雨飘摇。
自从孙权败于寇封之手以来,对外战斗几乎没有胜绩。
更糟糕的是刘备已经占据了吴郡,并和孙权重启纷争,江东百姓原以为刘备不堪一击,却不料周瑜大败并身受重伤,导致战局逆转。
所有人都开始担忧未来,这种不利的局面使江东濒临崩溃边缘。
此刻,庐江郡太守换成了顾雍,他虽是儒学大家蔡邕之高足,在江东也是有名的文士,却对未来充满忧虑。
作为江东名门望族的一员,顾家也无法逃避这个混乱的时代。
临阵易将反而给了刘备更大的信心和时间窗口,这表明这场江东内的纷争短时间内不会有结局。
如果此时寇封或曹操趁势南下,江东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有士卒来报说临湖和襄安两县遭到未知军队进攻,情势告急。
庐江郡共辖十四个县:舒县、临湖、襄安、居巢、皖县、寻阳、龙舒、六安、安丰、潜县、雩娄、阳泉、寥县。
作为太守府所在地,舒县暂时还没有直接面临危险。
但听罢士卒报告,顾雍当即起身走到地图前仔细审视。
不久之后,他脸色骤变,焦急地说:
“不妙,临湖和襄安靠近长沙,一定是魏延从长沙出兵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随之,他对将士们说道:
“快,速派人返回柴桑,向主公报告寇封进军的情况,请他做好防御准备。”
“与此同时,召集各县兵力集中到舒县防守。
只有依靠舒县城墙才有可能坚持到主公援军到来。”
“另外,迅速通知徐盛将军整备兵马,准备御敌,并且确保乔氏家族的安全。”
顾雍果然不愧是位大儒,哪怕在战事当前也从容不迫。
他的指令有条不紊地下达,尽管局势紧迫却无一丝慌乱,并且布置得相当周全。
然而,话虽如此,庐江郡的兵马仅有区区五千,如何抵挡魏延率领的数万大军?
之前的庐江太守乃是吕蒙。
为了抵御来自长沙的威胁,孙权特地派遣吕蒙带领一万名士兵驻扎此地。
但随着刘备的背离,吕蒙及庐江的五千兵马已被调往吴郡迎战刘备。
因此,目前的庐江该如何抵抗魏延成了问题。
若要在蜀汉之中寻找一个能与五虎上将相匹敌的人,非魏延莫属。
虽然魏延不及五虎上将的勇猛,但相比江东诸将,恐怕只有凌统和周泰能够勉强与之抗衡!至于太史慈和甘宁,此刻已成为寇封的手下。
魏延不但武艺了得,而且擅长军事谋略,“子午谷奇策”便是出自他手,若非当初孔明未采纳此策,长安是否可取还真说不定。
再说另一面,魏延一日之间率两万五千士兵攻陷了两个县后并未稍作停歇,马不停蹄地向着舒县逼近。
魏延明白,自己这个先锋官表现得好坏直接决定寇封是否会更器重自己。
守长沙对魏延而言不过是小儿科,他最向往的是能够独领一支军队征战各方。
魏延在留下五千士兵镇守新攻占的地盘后,亲率剩余的两万人马一路攻打庐江其余各县。
由于顾雍早有准备,下令所有守军退守舒县,因此魏延沿途并没有遭遇太大阻拦,在两日内便到达了舒县城墙之下。
此时的舒县拥有三千余人的守军和徐盛坐镇,应该还能坚守几日,不过能否撑到孙权的大军到来就难说了。
当魏延的大军抵达舒县城下后,立即布下围城之势并进行劝降:
“城上的各位听着,我是征南将军麾下的先锋大将魏延。
现率两万将士至此,庐江指日便可攻克。”
“若识时务,立即打开城门投降;不然,一旦攻破城门定不饶你们一命。”
听到这话,顾雍和徐盛面色微变,徐盛随即对顾雍说道:“顾太守,寇封旗下的名将大多戍守荆、豫两州,这位魏延我从未听闻,想必是个无名小卒。
即便我方固守以待援军,但也难以坚持太久。
眼下主公主力都在吴郡,援军难望。
倒不如让我率军出击,万一击杀魏延,形势或可扭转。”
顾雍思索片刻后点头赞同。
既然硬守也不过是几天的事,与其等待注定的失败,还不如冒险一搏。
于是,在得到顾雍首肯后,徐盛挺枪上马,率领城内三千士兵冲出!
见到徐盛开城挑战后,魏延竟露出了嗜血的笑容。
正中其下怀啊!这反而更符合他意了。
“报上名来,我魏延不斩无名之徒!”
随着魏延一声怒吼,徐盛亦是气愤不已,手握银枪向着魏延冲杀而来。
“记住了,取你性命者乃徐盛!到了 ** 那里,莫要忘了这个名字!”
刹那间,二人兵刃相接,徐盛差点握不住手中的银枪。
尽管他勇武不凡,仍不及魏延之强!
仅仅几招交锋之后,徐盛即感意识到对面的武艺高于自己。
可是悔恨此刻已毫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