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不曾想那穷儒借着甄乡绅的银钱,进京都科考后竟然真中了进士,还授了官,不到四年就出任一州知府。
升了知府,本应仕途坦荡,却因他“贪酷之弊”“恃才侮上\"“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
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即被革职。
被革职回到扬州,“因闻得盐政欲聘一西宾,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
“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后有一日偶遇同僚张公如圭,得知京中有起复旧员之信,立刻四方走动,最终补了个金陵应天府的肥差,”
说完看了一眼林妹妹,见她小脸惊讶,显然是知道这穷儒指是的谁了。
就连一旁听着出神的王熙凤在听完金陵应天府的肥差后眸中闪过一丝明悟,显然也是明白此人是谁。
贾蓉微笑,继续说道:“被启用后的穷儒授了应天府,一上任就接了一件人命官司。
死者冯渊从拐子手里买下了一位名叫香菱的丫头,决意娶她作妻,三日后过门。
不料拐子又将香菱卖给了薛府。
拐子的诡计败露,但薛府的人却不肯放人,后又听说指使豪奴将冯渊打死。
冯家告官,这案子已拖了一年有余。
穷儒听了正欲发签拿人,案旁门子向他使眼色不让。
穷儒会意,在密室里留下门子说话。
这才发现这门子本是当年他借住的姑苏葫芦庙里一名小沙弥,因火灾后无处安身而还俗的,算得上是自己的故人。
那门子取出一张纸,说是地方官上任的“护官符”。
这位知府大人接了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
门子说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薛家。
又说这香菱就是他故旧甄乡绅的女儿英莲。
雨村忙向门子问计。门子教他假借乩仙判词,谎称薛蟠已亡。
除了将拐子处治外,余不略及,最多让薛家多出些烧埋之银。
而这位知府大人此番升任,全借贾、王二府之力,于是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将结果向贾府、王府通报。
因为那门子了解自己底细,后来寻了他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才罢。”
说完停了下来,看着众人道:“那日我遇见的那两人,其中一人便是那门子。
所以见到薛姑娘身旁的英莲,我就知道了她的身世。
英莲本就也是我们贾姓之人,虽说不是同族,但也是同宗!
也就因为如此,我才想着将她要过来,交给可卿做妹妹,这便是我刚刚说的‘二是’!”
众人听完,纷纷看向已泪流成河的英莲,都不知道怎么劝才好!
秦可卿也早就将英莲搂在怀里仔细疼惜。
林黛玉若有所思,王熙凤眼神闪烁,只有贾探春心直口快。
听完气恼道:“那穷儒当真不为人子,既然受了甄乡绅的好处,在遇见甄乡绅的女儿时,竟然如此冷血。
蓉哥儿,你贵为锦衣军千户,这等人,当上报陛下与朝廷,命下问罪才是。”
贾蓉见众人反应各异,尤其是贾探春义愤填膺,心中暗自点头,觉得她果然是个直性子。
他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愤慨,道:“探春妹妹说得极是,那穷儒确实不为人子。
只是此事牵涉颇多,且那门子如今已不知去向,若要追究,恐怕一时也难以查清。
不过,既然英莲如今已在我们府上,咱们自当好好照顾她,也算是为甄乡绅尽一份心意。”
秦可卿搂着英莲,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柔声道:“英莲妹妹,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的亲妹妹了。
咱们府上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绝不会让你再受半分委屈。”
英莲泪眼婆娑,抬头看向秦可卿,哽咽道:“多谢奶奶……多谢蓉大爷……英莲……英莲不知该如何报答……”
贾蓉摆摆手,笑道:“英莲不必如此,咱们府上向来以仁义为重,既然你与我们有缘。
又是贾姓同宗,那便是自家人了。
你只管安心住下,待过完年,我再安排人去寻你那父母。往后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林黛玉此时轻声叹道:“世间之事,果然难料。英莲姑娘身世坎坷,如今能得蓉哥儿和可卿姐姐照顾,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王熙凤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笑道:“蓉哥儿果然是个有情有义的,英莲丫头既然与可卿妹妹有几分相似,那便是天意。
咱们府上多了这么一位乖巧的姑娘,也是好事。”
贾探春依旧愤愤不平,道:“即便如此,那穷儒的行径也不能轻易放过。
蓉哥儿,你既然是锦衣军千户,总该有些门路。
不如派人暗中查访,若能找到那门子,定要让他给英莲姑娘一个交代!”
贾蓉点头道:“探春妹妹放心,此事我自会放在心上。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让英莲姑娘安心住下,其他的事情,咱们慢慢再议。”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英莲在秦可卿的安慰下,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只是眼中依旧带着几分感激与不安。
王熙凤见英莲的事有了着落,也换了个话题笑道:“蓉哥儿,如今你受了大官,是不是要到老祖宗那儿,让老祖宗也高兴高兴?”
贾蓉听了王熙凤的话,微微一笑,点头道:“凤嫂子说得是,我正有此意。
老祖宗一向疼爱我们这些小辈,如今我得了陛下的恩典,自然要去给老祖宗请安,让她老人家也高兴高兴。”
王熙凤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笑道:“蓉哥儿果然是个孝顺的。
老祖宗若是知道你如今这般出息,定会欢喜得不得了。
不过,你可别忘了带些新鲜玩意儿去,老祖宗最爱热闹,见了新奇的东西,心情也会更好。”
贾蓉笑道:“凤嫂子提醒得是,我这就去准备些新鲜玩意儿,再去给老祖宗请安。”
薛宝钗此时也轻声插话道:“蓉大爷若是去给老祖宗请安,不妨带上英莲。
她性子乖巧,又懂得伺候人,老祖宗见了,或许也会喜欢。”
贾蓉闻言,眼中一亮,点头道:“薛姑娘说得极是,英莲确实是个懂事的丫头。
那我们便带她一同去,也好让老祖宗见见。”
众人说完就纷纷起身,一起回西府见老太太,准备去给贾母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