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北上到了第四天,前方开始有紧急的情报不停的呈送回来。
前去探路的护卫精锐已经和山海关守军的外围斥候接触上,将山海关现在的情况透露了一些回来。
贾蓉在听到马车里自己的斥候汇报时,就感觉到了战争的气氛。
他刚下令通知整个辎重营提高警惕,前方就有十几匹快马朝他飞速而来。
守在他身前的护卫刚要拍马上前拦截,贾蓉就看清了马上的来人,就是护卫将军都指挥使张定北。
因此他低声叫住了护卫,并吩咐让开位置,他则轻拍马肚迎上前。
贾蓉策马上前,只见张定北满脸尘土,甲胄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他心中一沉,知道前方战况必定不妙。
\"将军!\"张定北勒马急停,声音嘶哑,\"山海关外围已经接战!
后金有一股骑兵不知何时绕到了关后,如今的山海关大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情况危急,末将想要分出二千精锐,前出扫清这股后金骑兵!\"
贾蓉眉头紧锁:\"张将军与这股后金骑兵接战了吗?\"
\"是的。\"张定北擦了把脸上的血汗,\"我们前锋的斥候正在与山海关外围的斥候联得联系时,就有数十名后金骑兵杀来。
他们不得不跑回向末将求援,末将已经将这股小股后金骑兵歼杀,这消息是从山海关守将斥候口中得知。\"
贾蓉听完点了点头:”本将知晓了,将军可自行安排,我们依着路线继续前行。
若有麻烦,请提前告知我们。
另外,请将军将我们已到山海关外围一百四十余里的事告诉山海关斥候,让其回去禀报主将方将军。
就说镇国公领的大军最多五日后就会到达,将军如今也替方将军将潜入山海关内的这股后金精锐清除。
让其专心御敌,咱们的补给也快稍后就到。“
随即又对张定北郑重说道:\"张将军,你率两千精锐先行扫荡后金骑兵,切记以稳为主,不必贪功冒进。
我军辎重乃关城命脉,万不可有失。\"
张定北抱拳领命:\"末将明白!这就去安排。\"
贾蓉又补充道:\"且慢。再派两个机灵的斥候随山海关的斥候一起回去,让他们持我手令先行赶往山海关。
只有见到了我方主帅方将军,才能告知方将军我军位置和预计抵达时间。\"
说着从怀中取出令箭,迅速写下几行字。
待张定北离去后,贾蓉立即召集众护卫议事。
”你们按之前的演练,去接管三千辎重。
告诉所有马夫和车夫,抄家伙准备干仗。
告诉前锋营的兄弟,暗中准备,没得本大爷许可,不准显露出来!
听明白了没有?
去吧!“
见二十四名护卫点头,贾蓉摆手让他们去传达。
他才在三名精锐斥候的保护下,站在马车上看着远方指令下达后众人的反应。
那些看似老弱的马夫们眼神陡然变得凌厉,动作麻利地检查起随身的兵刃;
车夫们悄无声息地从车底抽出藏好的弓箭和刀枪;
就连那些满脸皱纹看着老态龙钟的马夫,也熟练地将马车调整成防御阵型。
最令人惊讶的是,原本散漫的三千辎重兵,此刻竟如臂使指般迅速列成战斗队形。
前排马车被推成一个个弧形屏障式的防御圈,中间马车上的车夫们手持劲弓隐于车后。
后排的马夫则从车上取下预制的铁盾,眨眼间就构筑起一道道依着巨大的四轮马车简易防线。
\"大爷,前锋营已经就位。\"一个精锐的斥候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贾蓉身侧,低声道,\"按您吩咐,前锋营六十人已经都藏在辎重队里,没露半点痕迹。\"
贾蓉点头,道:”告诉他们神态放轻松点,还没到咱们上阵的时刻,神情紧绷过度,反而不利于战阵,都缓一缓,继续前进!“
随后贾蓉挥手,车队继续前进,速度不改,依旧是由马儿小跑着前进。
队伍继续开拔。
夜幕降临,贾蓉命全军就地扎营。
身边的精锐斥候低声道:\"大爷,刚收到前方战报,张将军已歼灭后金游骑二百余人。
但发现他们主力有千人此时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似乎已经发现了我们,想要绕道来截断我军去路!\"。
\"前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只见张定北派来的传令兵飞驰而至:\"报将军!张将军已歼灭后金游骑二百余人。
但发现他们主力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似要截断我军去路!\"
贾蓉点头,吩咐:”外松内紧,外围有张将军一千精锐把守,我们做好营内的事就行 ,依着行军标准扎营,晚上让兄弟们轮流守夜,依规分派人手,去吧!“
那位精锐的斥候点头拱手,悄然退下去安排。
由宁国公府田庄训练出来的前锋营和护卫及斥候的精锐们,都接受了有异于这个时代的各种行军打仗的规矩。
贾蓉虽然不懂怎么操练军事,但他懂看视频里的国内的军事栏目,还有国内外那些大片里的一些知识。
从中也能学到一点东西,让他能在穿越过来后,归纳总结一下,就能用在自己手里这支几百上千人的私军里。
他让焦大等人在依着明军和当代朝廷练兵之法外,还加入了这些自己总结出来,用于后现代军队里的一些规矩和更高效的排兵布阵和进攻及防御的方法。
他则在饭前亲自巡视营地,检查每一处防御工事。
贾蓉手持火把,缓步穿行在营帐之间。
月光下,营地布局井然有序——外围是首尾相连的马车组成的防御圈,内侧挖有简易壕沟,关键位置都架设了拒马和铁蒺藜。
\"大爷,按您定的规矩,每帐十人,轮值两人。\"跟在身边的精锐低声汇报,\"暗哨布置了三层,最远的已经放到四百步外,和守护的京营精锐已经有一些重叠在了一起。\"
贾蓉点点头,突然在一处岗哨前停下:\"这处火堆离帐篷太近,风向一变容易引燃。移到这里。\"
他指了指三丈外的一处洼地。
精锐连忙记下,心中暗叹大爷心思缜密。这些细节,就连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未必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