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大雪。
林乔静静地伏在皇城司阁楼的窗边,目光如炬地凝视着紫宸殿前的广场。这里是皇宫的核心地带,平日里庄严肃穆,而今却因为即将到来的“冬祭大典”而显得格外热闹。
时间过得飞快,距离她假死离城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这段时间里,她以徐凤年副手的身份潜伏在宫中,默默地观察着宫廷中的一举一动。她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等待今天——一年一度的“冬祭大典”。
根据她所掌握的情报,魏党余孽的首脑必定会在这个重要的时刻现身。这个首脑一直隐藏得很深,让朝廷的追查工作屡屡受挫。但林乔坚信,只要自己足够耐心,就一定能够将其揪出。
冬日的寒风呼啸着吹过广场,林乔的发丝被吹得有些凌乱,但她的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片广场。她知道,今天是她等待已久的机会,也是她为朝廷铲除魏党余孽的关键一战。
\"确认了,是杜青峰。\"徐凤年轻声走近,为她披上狐裘,\"兵部侍郎,当年魏阁老的门生。三日前他在密信中下令,要趁大典刺杀左都御史。\"
林乔呼出的白气在窗棂上结霜:\"证据呢?\"
\"在这里。\"徐凤年取出一枚蜡丸,\"赵无忌死前吞下的密信,用特殊药水显形了。还有...\"他犹豫片刻,\"你义父程铁山冒险送来的账册。\"
林乔颤抖着双手,缓缓接过那本看似普通的账册。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手中握着的是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
而站在她面前的程铁山,表面上却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还带着一丝冷漠和决绝。然而,只有林乔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他精心设计的一场戏。
程铁山早已暗中调查杜青峰多时,而这本账册就是他苦苦追寻的关键证据。为了不打草惊蛇,他故意与林乔决裂,让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此来迷惑杜青峰。
林乔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小心翼翼地翻开了账册。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杜青峰的罪行,其中包括他通过各地镖局走私兵器的详细信息,以及与北狄的密约。
这些证据如同一把把利剑,直刺杜青峰的心脏。林乔越看越心惊,她终于明白程铁山为何如此重视这本账册。
\"今日必须一击必中。\"她合上册子,眼中寒光凛冽,\"否则再无机会。\"
徐凤年突然握住她的手:\"结束后...考虑过以后吗?\"
林乔望向窗外。雪越下越大,宫墙内外银装素裹。四十五年的人生,她从未想过\"以后\"。镖师的日子,本就是今日不知明日事。
\"等活下来再说。\"她轻声道。
午时三刻,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在这庄严肃穆的时刻,一场盛大的典礼即将拉开帷幕。
当杜青峰身着朝服,与众多官员一同缓缓步入广场时,他的目光被一个身影吸引住了。那人身着皇城司侍卫的装束,身姿挺拔地站在御前护卫的队伍中,若不是杜青峰对其太过熟悉,恐怕很难在人群中一眼将他认出。
此人正是林乔,兵部侍郎,一个看似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他年约五旬,面容儒雅,气质温润,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文人雅士的风范。然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人,竟然会是七星盟真正的掌控者呢?
原本庄重肃穆的典礼现场,突然间气氛紧张起来。正当众人沉浸在仪式的进行中时,一群身着黑色夜行衣的刺客如鬼魅般从侧殿杀出,他们目标明确,直扑左都御史而去!
这些刺客来势汹汹,动作迅猛,显然是有备而来。护卫们见状,虽然心中有些慌乱,但还是迅速反应过来,纷纷上前护驾。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护卫在保护左都御史的过程中,竟然有意无意地留出了一个缺口,似乎是故意给刺客们制造机会。
就在刺客们即将得手的一刹那,一道身影如同闪电般疾驰而来。只见林乔身形矫健,如飞燕般轻盈地飞身而出,手中的长剑在空中划过一道如虹的剑光。
刹那间,剑光闪烁,只听得一阵金属交鸣之声响起。林乔的长剑以雷霆万钧之势挑落了三名刺客手中的兵刃,使得他们的攻击瞬间被瓦解。
\"护驾!杜大人小心!\"她高声喊道,同时\"不慎\"撞向杜青峰。
这一撞暗藏玄机。杜青峰本能地使出一招\"回风拂柳\"化解——正是七星盟首脑独有的身法!林乔眼中精光一闪,证据确凿。
\"有刺客!\"她突然指着杜青峰大喊,\"杜大人袖中有暗器!\"
混乱中,徐凤年带人一拥而上,\"恰好\"扯开杜青峰的衣袖——一筒淬毒袖箭当啷落地,箭头上还刻着七星标记!
\"栽赃!\"杜青峰厉喝,\"陛下明鉴!\"
老皇帝在护卫簇拥下冷眼旁观:\"杜爱卿,你方才那招'回风拂柳',跟谁学的?\"
杜青峰脸色瞬间惨白。
\"微臣...微臣...\"
\"陛下!\"林乔单膝跪地,\"草民有本上奏!\"
她卸去伪装,露出真容。满朝哗然——\"已死\"的紫衣镖竟现身皇宫!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杜青峰的情绪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一开始,他还试图狡辩,为自己开脱罪责,然而随着程铁山将活捉的黑虎寨余孽带上殿来作证,以及徐凤年呈上密信账册,杜青峰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
这些铁证如山的证据,让他的狡辩显得如此无力。他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些确凿的证据,心中充满了绝望。尤其是当太医检验出袖箭上的毒与当年毒杀大臣的完全一致时,杜青峰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他,他再也无法抵赖。面对如此确凿的证据,他的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恐惧。
\"陛下,臣请求与这女子当殿比武!\"杜青峰突然狰狞道,\"若臣败,甘愿伏诛;若胜,请还清白!\"
这是垂死挣扎,也是最后杀招。杜青峰的\"血手印\"已练至化境,自信能当场击杀林乔,制造混乱逃脱。
老皇帝看向林乔:\"林镖头可敢应战?\"
林乔缓缓拔剑:\"求之不得。\"
殿前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出了一块宽阔的空地,仿佛是为即将到来的决斗特意准备的舞台。杜青峰站在这片空地上,他的官袍已经被脱去,露出了一身黑色的劲装,显得格外精神抖擞。他的双掌赤红如血,散发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气息。
与杜青峰相对而立的是林乔,她身着一袭紫色的衣衫,衣袂飘飘,宛如仙子下凡。她手中紧握着青霜剑,剑身寒光凛冽,仿佛能斩断一切阻碍。
没有锣声响起,也没有任何开场白,杜青峰突然发动了攻击!他的血手印如疾风骤雨般袭来,带起一阵腥风,每一招都直奔林乔的要害,招招夺命。
林乔却不慌不忙,她的剑法走的是轻灵一路,以巧破力。只见她身形飘忽,如鬼魅般在杜青峰的掌影中穿梭,手中的青霜剑不时地划出一道道寒光,与杜青峰的血手印相互交织,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三十招过后,杜青峰的攻击越发凌厉,但林乔的防守却依然滴水不漏。杜青峰的脸色渐渐变得焦躁起来,他突然改变了招式,原本凶猛的血手印突然变得诡异起来,一掌拍向了自己的天灵盖!
这一掌看似毫无章法,但实际上却是同归于尽的打法!杜青峰显然是想要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给林乔致命一击。
林乔不避反进,剑尖精准点在他掌心劳宫穴。杜青峰惨叫一声,整条手臂瞬间青紫——她的剑上淬了麻痹筋络的药!
\"这一剑,为我父亲。\"林乔冷声道,又是一剑刺入他右肩,\"这一剑,为我镖局亡魂。\"
杜青峰跪倒在地,再无反抗之力。御前侍卫一拥而上,将他押入天牢。
老皇帝亲自扶起林乔:\"林氏父女,皆为国之义士。即日起,恢复林氏镖局'皇商'身份,赐金匾一面!\"
雪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林乔脸上。二十年的血债,今日终于得偿。
永和三十八年春,洛阳城张灯结彩。
林氏镖局门前,热闹非凡,人头攒动。那新制的金匾高悬于门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散发着无尽的荣耀与光辉。匾上“忠义镖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乃是当今圣上御笔亲题,更显其尊贵与不凡。
走进镖局院内,只见五十张圆桌整齐排列,宛如长龙。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美酒佳肴,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江湖上的各路朋友、商界的各位伙伴纷纷云集于此,他们或谈笑风生,或相互寒暄,共同庆祝这一盛事——林乔与徐凤年的大喜之日。
\"一拜天地!\"
林乔身着大红嫁衣,腰间却仍佩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镖师牌。徐凤年一袭绛纱袍,笑得像个毛头小子。两人在众人祝福声中交拜,连老皇帝都派人送来了贺礼。
\"师父今天真美。\"小满抹着眼泪说。她已正式接任林氏镖局总镖头,今日特意换了女装,惹得一众年轻镖师频频侧目。
林虎端着酒壶凑过来:\"师姐,你穿裙子我都不认识了。\"
\"臭小子!\"小满作势要打,林虎早已溜走——他已被推荐至少林寺学艺,明日启程。
酒过三巡,林乔换回惯常的紫衣,来到后院。程铁山独自坐在石凳上,望着那株老梨树出神。
\"义父。\"林乔轻声唤道。
程铁山回头,眼中含泪:\"丫头,你爹若在,该多高兴。\"
林乔在他身旁坐下,取出父亲的青霜剑:\"这剑我想留给虎儿,等他学成归来。\"
\"那小子根骨奇佳,将来必成大器。\"程铁山欣慰地说,\"倒是你,真舍得放下镖局?\"
林乔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前院。
前院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小满正笑容满面地应酬着宾客们,他的声音在人群中不时响起,引得众人阵阵欢笑。
不远处,王闯和马小六正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酒杯,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显然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拼酒较量。
再看那边,一群英姿飒爽的女镖师们正手持长剑,相互切磋着剑法。她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剑影闪烁,引得周围的人们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林乔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这些人都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如今看到他们如此朝气蓬勃,她感到无比的自豪。
林氏镖局的魂,就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得以传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镖局的辉煌。
\"不是放下,是换个活法。\"她微笑道,\"凤年在金陵有药园,我想试试种花养草的日子。\"
程铁山哈哈大笑:\"你?养花?不出三月就得提剑砍人!\"
两人笑作一团。是啊,江湖人终究是江湖人,归隐也不过是换个方式守护罢了。
金陵城南三十里,有一处临湖的庄园,名唤\"栖凤坞\"。每到黄昏,总能看到一叶扁舟飘在湖心,船头坐着个紫衣妇人,或垂钓,或抚琴,身旁常伴一青衫男子。
有人说那是退休的皇城司大人物,也有人说那是隐姓埋名的武林高手。只有偶尔来访的江湖朋友知道,每当各地镖局遇到棘手难题,总会有一封没有落款的信悄然而至,内附精准的情报和解决方案。
这年秋天,一艘小船靠岸栖凤坞。船上下来的少年英气逼人,腰间佩剑古朴典雅——正是学成归来的林虎。
\"师父!徐叔!\"他兴奋地挥舞着一封信,\"小满师姐来信,说北方出了个'血手教',专劫女镖师的镖!\"
林乔接过信细读,眉头渐锁。徐凤年为她斟了杯菊花茶:\"要去看看吗?\"
湖面泛起涟漪,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林乔放下信,轻轻抚摸腰间那枚从不离身的镖师牌。
\"收拾行李吧。\"她站起身,眼中闪烁着熟悉的光芒,\"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夕阳下,三骑马离开栖凤坞,向着北方疾驰而去。江湖路远,侠义长存;紫衣所向,邪祟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