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后,李宏来到了公路上,看着燃烧的卡车和横七竖八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
公路上,战士们正在打扫战场,卫生员则是救治着伤员,所有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突然,一名士兵兴奋地大喊道:“大家快来看啊,我们打死了一个鬼子中佐。”
听到他的声音后,周围的几个士兵都走了过去观看。李宏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这次伏击居然还有意外收获,干掉了一个日军中佐。于是李宏也走了过去,想看看日军中佐的尸体。
上去一看,果然是日军中佐,李宏心中大喜,对着周围的士兵说道:“把这个鬼子中佐身上的东西都给我扒下来,就连衣服也不要留下。”
“是。”
很快,战场就打扫结束了,李宏将所有士兵都集结在公路上,开始了战后演讲。
“今天,是我们晋北抗日支队自成立以来打得第一场仗。这一仗你们也都看到了,我们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他们并非不可战胜。”
“虽然这一仗我们牺牲了不少兄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令我很是心痛。这是战争,我们的对手是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装备训练上都远远强于我们的日本鬼子,有人牺牲是在所难免。牺牲的弟兄都是烈士,他们将会被世人牢牢记在心里,敬仰、学习。汉朝时期的司马迁有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弟兄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他们都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他们的牺牲无上光荣。”
“弟兄们,鬼子正在山西境内肆虐,屠杀我们的父老乡亲,奸淫我们的姐妹同胞,掠夺我们的家乡,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我们都是这片土地上长大的,我们能忍受小鬼子在这里烧杀抢掠,祸害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吗?能眼睁睁看着小鬼子屠杀我们的父老乡亲吗?”
李宏的演讲愈发的慷慨激昂,所有人都被深深感染,情绪激动。
“如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正需要我们这些热血男儿走上战场,与鬼子浴血奋战。”
“要想活下去,要想保护我们的亲人,要想保护我们的家乡,我们别无他途,只有拿起武器,和鬼子血战到底。只要我们不怕死,勇敢向前,即使鬼子再强大,再怎么穷凶极恶,也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要想种族不灭,唯有抗战到底。只要我们坚持抗战,终有一天会打败小鬼子,将鬼子彻底地赶出中国。”
李宏的演讲结束后,在场的所有士兵群情激奋,整齐地喊出了“誓死抗战,保家卫国”的口号,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久久不能消散。
撤离战场后,李宏带着部队向西转移,进入到了一处山沟里休整。
“战果和伤亡情况统计出来了吗?”
“统计出来了,这是结果。”
李宏接过罗大山递过来的报告,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面色沉重,沉默不语。片刻之后,李宏语气沉重地说道:“老罗,这一仗我们的损失不小啊!我们四百多人打鬼子五十六人,近乎八倍的兵力,还占有火力优势,结果却打得这么惨,唉!”
罗大山也是感叹:“谁能想到这伙鬼子的战斗力这么高,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估计。”
“阵亡四十三人,轻伤二十四人,伤亡近七十人,还差点被鬼子突围出去,这一仗惨胜啊!缴获的东西也不多,三八式步枪三十八支、歪把子机枪三挺、八九式掷弹筒三具,子弹 1500 发,跟我们的消耗比起来,入不敷出啊!”
罗大山说道:“我们伏击的这支鬼子战斗力要远远强于我们之前遇到的鬼子,他们战术动作标准,战场意识敏锐,战斗意志坚韧,是我们遇到的最强对手。支队长,难道说第五师团的战斗力要比其他日军强很多吗?”
李宏不清楚,不过他知道历史上第五师团在日本陆军中有“钢军”之称,战斗力必然不俗。可要说第五师团的战斗力远远强于其他日军,李宏肯定不信,至少第二师团、第六师团、第十师团、第十六师团都会表示不服。
想不明白,李宏就不去纠结了,随后问道:“老罗,那个鬼子中佐身份搞清楚了吗?”
“搞清楚了,这个鬼子中佐叫桥本顺正,是第五师团的情报参谋,这支鬼子小队像是护送他的。”
“情报参谋?他一个搞情报的来前线干什么?难道鬼子前线出了什么事?”
“谁知道呢,我们又不是鬼子,怎么会知道他们的情况?”
李宏随即转了个话题,问:“我们干掉了第五师团的情报参谋,你说板垣征四郎接下来会怎么做?”
罗大山想了一会,说:“我想他一定会派兵过来一面加强灵丘的防守,一面增援进攻平型关的鬼子大部队。”
李宏这时候脑海里想起了平型关,今天是 9 月 24 号,明天清晨八路军就会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打响八路军出征以来的第一仗。李宏突然想带队去平型关,亲眼见证这一场载入史书的大捷。
于是李宏说道:“不管鬼子怎么行动,我们坚持自己的打法就行。老罗,如今平型关那边鬼子正和我军交战,我打算带着部队过去,你怎么想?”
罗大山面色犹豫,问道:“那边是鬼子的大部队,我们过去会不会太危险了?”
李宏一点也不担心,说:“平型关那边地形复杂,山势险峻,鬼子想要吃掉我们根本没那么容易。我们人少,机动起来更加灵活,只要我们计划得当,成功偷袭鬼子可能性还是较高的。”
罗大山见李宏毫不担心,便也不再劝阻,说道:“好,我同意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李宏说道:“这个先不急,弟兄们刚打完一仗,让他们先好好休整几个小时。”
灵丘这边,日军此刻却是炸了锅了,日军大队长看着时间,按照桥本顺正的速度应该早就到了却不见人影,就派了一个小队沿着桥本顺正的路线去搜索,结果发现了桥本顺正和随行的护卫小队的尸体。日军大队长惊慌失措,连忙向前线的三浦敏事和蔚县的板垣征四郎汇报了这件事。
得知桥本顺正阵亡,板垣征四郎震惊不已,当即叫来了参谋长西村利温大佐。
板垣征四郎震惊而又愤怒地说:“西村君,我刚得到消息,桥本君在灵丘马湾村以南被支那军伏击,已经为玉碎了,随行的护卫小队也全部为天皇尽忠。”
西村利温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下就脱口而出:“纳尼?师团长阁下,您是说桥本君遭到了支那军伏击,全军覆没?这怎么可能呢?消息确切吗?”
板垣征四郎没有说话,但是那眼神已经告诉西村利温,桥本顺正确实阵亡了。
西村利温很快就明白过来,桥本顺正阵亡,板垣征四郎找他来一定是要商量新的部署。遂问道:“师团长阁下,您找我来是要调整兵力部署吗?”
板垣征四郎点点头,说:“西村君,根据灵丘方面的报告来看,伏击桥本君的支那军人数有一个营,我们不确定这支队伍是从什么方向过来的,但是我担心他们会是晋绥军的先头部队,意欲切断我平型关前线部队的补给,从而与平型关正面的支那军前后夹击,吃掉我前线部队。因此我想要抽调一部兵力去肃清我们占领区内的支那军。”
西村利温听后顿感为难,面露苦色,说道:“师团长阁下,恐怕您这个想法暂时无法实现。”
板垣征四郎不解,问道:“西村君,为何这么说?”
西村利温回道:“师团长阁下,我军现在各处兵力紧张,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去肃清后方啊。”
板垣征四郎大吃一惊,疑惑道:“纳尼?我知道我军兵力紧张,可怎么会紧张至此?我师团两万大军,难道就抽不出来一点兵力吗?”
西村利温解释道:“我军自宣化出发,一路上攻城掠地,连下支那阳原、蔚县、广灵、涞源、灵丘等地,已经分出不少兵力来驻守这些县城。我们的第九旅团虽然在涞源,可他们要奉华北方面军的军令开往保定,此刻我们身边就只有三浦君的第二十一旅团和师团直属部队。辎重联队要为前线运输物资,工兵联队要随时待命,保证公路以及桥梁可以随时被使用,野炮联队负责前线的火力支援,我们师团已经无兵可调了。”
板垣征四郎听完后沉默了,片刻之后问道:“西村君,若是我调第九旅团去肃清占领区支那军,你觉得如何?”
西村利温想也不想就摇头,说道:“不可,方面军司令部之前就已经多次催促,命令我军向保定方向开进,我们已经佯装不知,拖延了不少时间。我们的任务是配合第一军合围保定地区的支那军,进攻山西完全是我们私自行动,司令部那边已经对我们非常不满。若是此时抽调第九旅团,万一影响保定会战的结局,司令部那边一定会怪罪我们,甚至送我们上军事法庭的。”
板垣征四郎心有不甘地问道:“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支那军在我们的占领区内肆意妄为吗?难道桥本君的仇不报了吗?”
西村利温无奈地劝说:“师团长阁下,大局为重啊。我们眼下只能先保证三浦君能顺利突破平型关,其他都可以暂且搁置。只要我们拿下平型关,方面军司令部那边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我们进攻山西的事实,到时候我们调动第九旅团就不会被怪罪,甚至司令部都会抽调兵力增援我们。届时我们就不用担心兵力不足的问题了。”
板垣征四郎无奈地点点头,再也不提调兵的事。随后板垣征四郎看着平型关一线的军事地图,良久之后,说:“西村君,你去联系一下粟饭原秀,问一问他们到哪里了,还有多久可以抵达平型关侧翼。”
“嗨。”
夜幕降临,寒风刺骨,整片天地陷入寂静。大地上,一支军队正在急匆匆地向南快速行军。此时的灵丘已经在 9 月 19 日就下了一场雪,气候已经转冷。然而这支军队却丝毫不惧寒冷,静悄悄地穿梭在山间小路,除了凌乱的脚步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肃杀万分。
李宏走在全军前面,路上迎面而来一股寒风,吹得他脸颊僵硬,鼻尖生疼。
罗大山感受到寒风,搓了搓手,走到李宏旁边,说道:“支队长,这才 9 月,天就已经这么冷,弟兄们可都还没有棉衣,这事我看要尽快着手准备了。要不然,到了后面,弟兄们就只能穿着单衣过冬,这会出事的。”
李宏对此深以为然,说:“老罗,确实如此,棉衣的事不能马虎。这样,等我们打完了这一仗再说,到时候我看能不能从鬼子手里抢一批回来。”
罗大山觉得从鬼子手里抢听起来痛快,可做起来不但难度大,危险性还高,于是说:“支队长,从鬼子手里抢危险性太大了,我看不如派人去城里采购,这样更安全一些。”
李宏表示支持,说:“好,可以,这事到时候你来负责,资金我来想办法,无论如何,不能让弟兄们穿着单衣过冬。”
罗大山当即答应:“好,没问题。”
李宏抬头看了眼天,此时大概是夜晚十一点左右,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明早六点之前就能到达灵丘县城以南的红石塄乡。虽然天气寒冷,可李宏心里却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使得李宏全身充满力气。
李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此时内心非常激动。别人不知道他却很清楚,明天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平型关大捷就会打响,自己将会亲身见证这一场大战,怎能不激动?
突然,天上乌云密布,四周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没多久,大雨倾盆而下,狂风不止,路面很快就被雨水冲得湿滑,人走在上面一不留神就会滑倒,行军瞬间变得十分困难。
全军上下所有人的衣服都被大雨淋湿,有的士兵因为滑倒多次,已经成为泥人,寒风一吹,冻得人直哆嗦。
李宏看着部队士气有所下滑,当即站在路旁,不断喊话鼓励士兵,给他们打气,遇到摔倒的士兵及时上前搀扶。当士兵们看到李宏冒着大雨在鼓舞他们,心中的勇气再一次激发出来,不再有任何不满情绪,紧紧跟着部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