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梦露来都来了,当然不能让她白来。今天没在宫里,方梦露可以放开自我,江九郎终于听到了她的叫声,像黄莺般婉转动听,当然要满足了她之后再把她送回宫里。
第二天,江九郎艺高人胆大,偷入了御膳房,此时午饭已做完,御膳房的人都休息去了,江九郎看了看里面的菜,果然丰盛啊,王上每样菜只吃了一点点,但又不能做太少,所以还剩很多。好在每样菜都有写名字,江九郎本身也是大厨,看了下就大概知道怎么做了,他找到方梦露说的那三种,尝了尝。
晚上,江九郎来了“今天带你去逛夜市的小吃吧”
“真的?”方梦露高兴地说。
“真的”江九郎道“不过那里人比较多,你要把身上佩戴的首饰先拿下来,头发也先披下来,不能让人认出来”
“哦”方梦露听话照做。
江九郎还是让她穿着那件黑色披风,背她到了洞口,又拿出一张面纱。
“还要戴这个啊?”方梦露说。
江九郎道“不要让人认出来嘛,更重要的是你的绝代风华只有我能欣赏”
夜市整条街各色灯笼亮着,小贩们的吆喝声、食客的谈笑声、铜钱相撞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现在已经深夜了,却还有一些人。
街首的糖画摊前,老师傅手腕轻抖,琥珀色的糖稀在石板上拉出金丝,转瞬凝成腾云驾雾的龙。旁边的担子上,雪白的糖絮在风里轻轻颤动,像云朵坠入了竹篮。再往前,炭烤架的火苗窜得老高,肥美的烤羊排滋滋冒油,撒上一把辣椒粉,呛得人直打喷嚏却又挪不开眼;隔壁的铁板鱿鱼香气霸道,鱿鱼须在铁板上蜷成小卷,刷上秘制酱料,油星子噼里啪啦溅在青石板上。
拐角处的蒸笼摞得足有两人高,白雾翻涌间,灌汤包薄如蝉翼的包子皮里盛满汤汁。不远处的臭豆腐摊飘来独特的香气,漆黑的豆腐块在油锅里咕嘟冒泡,捞出来浇上鲜红的剁椒和翠绿的香菜,引得食客们一边皱眉一边大快朵颐。
卖糖葫芦的老汉竖着草把子,山楂裹着透亮的糖衣,在灯笼下泛着红宝石般的光。还有串着糯米藕的竹签,藕孔里塞满晶莹的糯米,浇上浓稠的桂花蜜,甜得人心尖儿发颤。茶汤摊前,老汉用长嘴铜壶划出银亮的弧线,滚烫的沸水冲进碗里,炒米、杏仁、葡萄干在乳白的茶汤里沉沉浮浮,碗边还撒着星星点点的玫瑰花瓣。
最热闹的要数中央的美食擂台,一位胖师傅正表演刀削面绝活。面团顶在头顶,削出的面片如银鱼跃入沸水,眨眼间便煮得筋道弹牙。浇上浓稠的炸酱,配上黄瓜丝、豆芽、胡萝卜丁,食客们蹲在小马扎上,呼噜呼噜吃得额头冒汗。
夜市深处,卖梨膏糖的货郎摇着铜铃,竹板敲出清脆的节奏:“止咳润肺,老少皆宜”。而巷尾的馄饨摊最是温柔,竹帘半卷,暖黄的光晕里,老板娘的手像灵巧的蝴蝶,三两下捏出元宝似的馄饨。紫菜、虾皮、蛋皮在碗底铺好,滚烫的高汤一冲,撒把翠绿的葱花,热气氤氲间,连晚风都变得香甜。
方梦露尝了几种,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她,现在却像小孩子般开心。
当然最后要来江九郎的豪宅了,江九郎今天特意拿了张三倍弹力的床垫,江九郎的冲击力加上床垫的弹力,给了方梦露双重享受,最后,江九郎突发奇想,打开精关…
让方梦露休息好后,江九郎拿出点心,方梦露惊讶道“你去御膳房偷的吗?”
“不,我自己做的,你尝尝”
方梦露尝了一下,“你做的?做得和宫里一模一样啊”
“喜欢就好,我会做的可多了”
“时间不早了,我们赶快回去吧”
“好”江九郎又把方梦露送了回去。
翌日,江九郎又想带方梦露出来玩,方梦露道“还是不要了,万一暴露了,你很危险的,我们还是在这里就好”
“好吧”本来江九郎也不想总带她出去,她能替他着想,说明她更加爱他了。
这日,方梦露到了鸡鸣寺,她攥着三炷香穿过飞檐斗拱,檀香混着露水的清甜漫过石阶。铜鼎里青烟袅袅,烛火在菩萨低垂的眉眼间跳跃,蒲团上早跪满了祈福的善男信女,此起彼伏的叩拜声惊起檐下白鸽,扑棱棱掠过写着“有求必应”的朱漆匾额。
摇签筒时掌心沁出汗,竹签碰撞的哗啦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突然有支签“当啷”落地,竹面泛黄,顶端烫金的“上上”二字在晨光里泛着微光。解签的老和尚指尖摩挲着签文轻笑:“施主这签,是‘枯木逢春’。”他展开泛黄的宣纸,蝇头小楷写着“百花深处遇知音,根深蒂固情劫缘”。
功德箱旁的长案上,素白绢布绣着金线的平安符码得齐整,朱砂写就的“平安”二字在晨光里泛着暗红。方梦露低声道“想求一平安符”
老和尚颔首,枯瘦的手指从檀木匣中取出墨绿锦缎。他铺开绢布,蘸饱朱砂的毛笔悬在半空,忽然手腕疾走,苍劲的字如游龙般跃然布上。墨迹未干,他又取出一枚刻着祥云纹的檀木牌,用红绳仔细系在锦囊上“檀木辟邪,红绳护佑”
晚上,方梦露把平安符给了江九郎,“这是我今天特意去庙里为你求的,保你一生平安”
“梦露,你真好,我会一直带在身上的”江九郎有点感动“你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好的,用的也是最好的,我都想不出送什么给你?”
“我什么都不缺,你什么都不用给我”
“不,你命里缺我,我把自己送给了你”江九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