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当他们看到整个队伍里除了几个壮年汉子。
其余的都是些妇人和小孩,心中的贪念更是蠢蠢欲动。
一个身着棉服的男子,低声对身旁的同村人说道。
“你看,那些粮食,够咱们村吃上好一阵子了。”
“这大柳树村竟然有这么多余粮。”
另一男子眼神中满是狠毒,冷冷开口。
“想必,村里还有更多。”
“他们村里定有什么秘密……”
他们低声商议时,大柳树村的妇人孩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孩子们手持红缨枪,排列在粥蓬前。
一脸严肃,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妇人继续烧火熬粥,其他几个汉子相约进城购物。
近段时间大雪封路,各家都有要买的东西。
不一会儿,热腾腾,香气扑鼻的大白米粥就熬好了。
早就有流民寻着香味围在一旁。
他们看着一个个神情严肃手持红缨枪的小孩,心里忐忑。
倒还安分,只远远看着,不停咽着口水。
傅言看着围观的流民,心里很是动容。
心想:老祖宗真是大慈大悲。
要是几年前的动乱有老祖宗相助,相信公爹也就不会活活饿死了。
她看着热腾腾的米粥,心里暖呼呼的,一脸笑意,高声开口。
“乡亲们,咱们是大柳树村的。”
“奉永嘉郡主之命,前来施粥救人。”
“大家排队领粥,都有啊,不着急!”
流民听了,一窝蜂散去,你推我搡的排好队。
傅言等人则直接抄起大勺,舀了满满一勺浓稠的米粥。
老汉身着破烂的衣服,冻得脸色发青,颤抖着手递过碗。
看着一大碗热腾腾的米粥,老汉流出了眼泪。
他连连道谢,“多谢永嘉郡主,多谢永嘉郡主。”
流民接过热粥,眼里满是希冀,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情。
他们一边伸过碗,一边连连道谢。
“永嘉郡主真是活菩萨啊!”
“咱们可得记住郡主的这份恩情。”
“是是是,肯定不敢忘!”
妇人们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继续忙碌着。
三口大锅面前都排满了长长的队伍。
小孩子们则巡逻着,维持秩序。
衙差看着三队长长的队伍,也松了口气。
虽说他们奉县令大人的命在此施粥。
但流民实在太多,他们觉得力不从心。
流民手中捧着一碗碗热腾腾的粥,围坐在临时搭建的棚子下。
热气升腾,驱散了他们身上的寒意。
尽管衣衫褴褛,但他们脸上却都是满足的笑容。
忽然,一个小孩子蹑手蹑脚地跑了过来。
悄悄凑近石头,低声说道。
“石头哥,你瞧那边。”
“他们一直盯着我们呢!”
石头顺着小孩指的方向瞥了一眼。
不远处几个穿着整齐的百姓正打量着他们。
石头微微一笑,拍了拍小孩的头,低声回道。
“没事的。”
“他们要是敢过来,咱们就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
小孩听了,咧嘴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对呀,咱们就拿他们试试手!”
“县里大人到!”
一声高喊,城门口传来一阵喧哗。
县令张大人带着几名随从走了过来。
流民纷纷放下手中的碗,围拢过去,脸上满是感激。
虽然张县令没有放他们进城,但每日开粥棚施粥。
还在城外搭建了遮风挡雪的住所,让他们不至于冻饿而死。
流民纷纷跪地,高声喊道,“感谢县令大人的活命之恩!”
张县令微微弯腰,示意大家起身。
声音洪亮而坚定,“大家放心,朝廷定不会放弃你们。”
“只要熬过这个冬天,明年定会有好日子过!”
流民听了,纷纷点头附和,心中对朝廷充满了希望。
毕竟,当今皇帝自继位以来。
一直开仓放粮,发放银两,帮助他们安家立命。
若不是此次大雪成灾,他们也不会流落至此。
只要熬过了冬天,有了高产粮种,日子定会好起来的。
张县令安抚完流民,径直走向大柳树村的粥棚。
村民见到张县令,连忙弯腰行礼。
张县令连忙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他扫了扫周围的流民,高声说道。
“本官今日前来,是为了感谢永嘉郡主的义举。”
“郡主心怀百姓,在此施粥赈灾,实在是令本官敬佩。”
“你们一定要将我的话带给郡主。”
傅言连连点头,一脸笑意,“一定带到!”
张县令顿了顿,目光扫过四周的流民。
“此外,本官会派人日夜巡逻,维持秩序。”
“有人胆敢滋事,直接送入大牢,绝不姑息!”
衙差和侍卫闻言,赶忙恭敬地弯腰行礼,齐声应道。
“遵命!”
声音洪亮,震慑人心。
流民听了,一脸欣喜,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心想:这么多粮食,有衙差看着。
其他眼红的人也不敢随意乱动心思了。
不远处,正直勾勾盯着几大车粮食的村民,被吓得两眼一哆嗦。
他们原本想等到天黑,再下手。
没想到,县令大人竟亲自出面。
还派了衙差在此看守,心中的算盘只能搁置。
其中一人低声开口,“没想到县令大人竟亲自来了。”
“咱们还是赶紧走吧,别惹麻烦。”
另一人点头附和,“是啊,是啊!”
说罢,他们一群人低着头,灰溜溜的溜走了。
“石头哥,他们走了。”
石头缓缓点头,却依旧皱着眉,低声开口。
“想必他们不会就此罢休。”
“城外有县令大人派兵守护。”
“而且,上次几个村的村民上门发难,老祖宗没有搭理他们。”
“想必他们一定记恨上了咱们。”
“我是担心他们可能会联合起来。”
“咱们村离县城太远了,张大人想要帮忙也赶不过来。”
“万一他们起了坏心思,村里可就危险了。”
一众小孩子听了攥着手里的红缨枪,一脸担忧。
一个小孩转了转眼珠子,狡黠一笑,兴奋地开口。
“石头哥说得对,咱们得早做准备。”
“回去就告诉村长爷爷,让他早做打算。”
“他们要敢来,嘿嘿嘿……”
石头拍了拍他的小脑袋,高声开口,“此事回去再议!”
“现在赶紧去维持秩序!”
一众小孩听了又一哄而散,各自忙活去了。
张县令看着周围一脸满足的流民,心里热乎乎的。
他低声自语,“没想到老祖宗不仅是大柳树村的宝贝。”
“更是大楚的宝贝啊!”
夜色渐渐降临,天边最后一抹余晖也被厚重的云层吞没。
一天的施粥赈灾终于结束。
大柳树村的村民累得腰酸背痛,却无人抱怨。
他们看着空荡荡的粥锅和两大车已经见底的粮食。
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灾情如此严重!
流民饥寒交迫,若非老祖宗,恐怕许多人都撑不过这个冬天。
村民揉了揉酸痛的肩背,心中暖洋洋的。
收拾好大锅,他们又拉着七大车生活用品,踏上了回村的路。
他们一离开,衙差一脸肃然,手握刀柄。
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确保粮食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