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凡深知这钦差大臣来意不善,却不得不虚与委蛇。回到营帐后,他眉头紧锁,在帐中来回踱步,试图找出应对之策。陆雪坐在一旁,看着萧凡焦虑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
“萧凡,这钦差大臣明显是受人指使,故意来扰乱我们的计划,我们不能任由他胡来。”陆雪轻声说道。
萧凡停下脚步,微微点头:“我明白,只是他身为钦差,手握圣谕,我们行事还需谨慎,稍有不慎,便会被扣上抗旨的罪名。”
两人正说着,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萧凡心中一凛,快步走出营帐,只见一群士兵正与几个百姓模样的人争吵推搡。
“发生何事?”萧凡厉声喝道。
一名士兵连忙跑过来行礼:“将军,这些人在城中散布谣言,说我们畏敌如虎,故意拖延战事,煽动百姓闹事。”
萧凡目光如炬,看向那几个闹事之人:“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此造谣生事?”
其中一个尖嘴猴腮的男人大声叫嚷道:“萧将军,你手握重兵,却不敢出击,百姓们都在受苦,我们不过是说出实情!”
萧凡冷笑一声:“哼,实情?恐怕是有人故意指使你们来扰乱军心吧。”说罢,他一挥手,“把他们给我抓起来,严加审问!”
士兵们立刻上前,将那几个闹事之人制住。就在这时,钦差大臣也匆匆赶来。
“萧将军,这是何意?为何抓捕百姓?”钦差大臣满脸不悦地问道。
萧凡拱手道:“大人,这些人在城中散布谣言,煽动百姓,恐怕是敌方奸细,末将正准备审问。”
钦差大臣脸色一变:“萧将军,没有证据可不要乱说。这些不过是普通百姓,你这样随意抓人,不怕引起民愤吗?”
萧凡心中冷笑,知道这钦差大臣是在袒护这些人,但他并不畏惧,沉声道:“大人,事关边疆安危,末将不得不谨慎行事。若是放走奸细,导致战事失利,大人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钦差大臣被萧凡的话噎住,一时说不出话来。这时,陆雪走了过来,轻声说道:“大人,不如让我们先审问一番,若是他们真是无辜百姓,我们自会放人。若是真有问题,也不能让他们坏了边疆的安稳。”
钦差大臣权衡再三,只好点头:“好吧,那就依萧夫人所言。不过萧将军,你可要尽快查明真相,莫要冤枉了好人。”
萧凡将那几个闹事之人押入营帐,亲自审问。起初,这些人还百般抵赖,但在萧凡强大的气势和陆雪巧妙的追问下,终于有一人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实情。
“将军饶命,我们都是被人指使的。”那男人哭喊道,“是城中一个叫刘二的人,他给了我们银子,让我们来军营闹事,说只要能逼您出兵,还有重赏。”
萧凡和陆雪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这刘二必定是与钦差大臣勾结的内应。
“刘二现在何处?”萧凡厉声问道。
“他……他住在城西的一家客栈里。”男人颤抖着回答。
萧凡立刻派士兵前往城西客栈抓捕刘二。很快,刘二便被带到了营帐。
“刘二,你可知罪?”萧凡冷冷地看着刘二。
刘二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下:“将军饶命,小的也是被逼无奈,是钦差大人……”
“住口!”钦差大臣听到这话,脸色骤变,连忙喝止刘二。
萧凡心中冷笑:“大人,看来这背后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你身为钦差,竟然与奸细勾结,扰乱边疆军务,该当何罪?”
钦差大臣还想狡辩:“萧将军,你莫要听信这刁民的一面之词,他是故意诬陷本官!”
萧凡却不再给他机会,对士兵们说道:“将这二人先关押起来,待我写好奏折,连同他们一起送往京城,让陛下定夺!”
解决了钦差大臣和内应的问题,萧凡和陆雪开始全力筹备应对敌人的计划。他们深入分析了前朝余孽和境外势力的特点,发现对方擅长骑兵突袭,且熟悉周边地形。
“我们不能在地形上吃亏,得想办法限制他们的骑兵优势。”萧凡看着地图说道。
陆雪眼睛一亮:“萧凡,我们可以在敌军必经之路设置陷阱,挖掘壕沟,再用拒马阻拦,这样他们的骑兵就难以发挥作用了。”
萧凡点头称赞:“雪姑娘,你这个主意好。另外,我们再派出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破坏他们的粮草和补给线,打乱他们的部署。”
于是,萧凡立刻下令,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日夜赶工,在边疆的要道上设置了重重陷阱,挖掘了数条又宽又深的壕沟,还准备了大量的拒马。同时,萧凡精心挑选了数百名精锐士兵,组成多支小分队,趁着夜色潜入敌后。
这些小分队行动敏捷,如鬼魅一般。他们在敌人的后方神出鬼没,烧毁粮草,破坏营帐,袭击巡逻的敌军。敌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而在朝堂之上,皇帝收到萧凡的奏折后,勃然大怒。他下令彻查此事,将与前朝余孽勾结的官员一一揪出,朝堂风气为之一振。同时,皇帝下旨全力支持萧凡在边疆的行动。
就在萧凡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前朝余孽和境外势力终于按捺不住,决定发起大规模进攻。他们集结了大批骑兵,气势汹汹地向着边疆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