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修筑工程在萧宇和诸葛逸的精心督办下稳步推进,绵延的城墙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北方边境的山峦间逐渐成型。边防军也已组建完毕,在长城沿线的各个据点安营扎寨,日夜操练。士兵们的喊杀声回荡在边境,彰显着中原王朝扞卫疆土的决心与力量。
朝堂之上,新政在各方的支持下愈发稳固,商业的繁荣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工坊不断涌现,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远销海外。农业因水利设施的完善和新技术的推广,粮食产量屡创新高,百姓生活富足,市井间一片祥和。
然而,就在国家看似蒸蒸日上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打破了这份宁静。疫病首先在南方的一座繁华城镇爆发,患者们高热不退、咳嗽不止,且病情传播迅速,短短数日便有大量百姓染病。地方官员惊慌失措,紧急上报朝廷。
萧宇和诸葛逸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们深知疫病若不及时控制,不仅会夺走无数百姓的生命,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危及国家根基。二人立刻进宫面见新皇,商讨应对之策。
新皇面色凝重,忧心忡忡地问道:“二位爱卿,这疫病来势汹汹,该如何是好?”
萧宇上前一步,神色坚定地说:“陛下,当务之急是控制疫病的传播。臣建议立刻封锁疫区,严禁人员出入,防止疫病扩散到其他地区。同时,派遣太医和精通医术的官员前往疫区,全力救治患者。”
诸葛逸接着说:“陛下,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尽快查明疫病的根源,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臣听闻民间有不少医术高明的郎中,可广招他们进京,与太医们一同研究对策。另外,要安抚百姓的情绪,避免引起恐慌,可通过张贴告示、派遣官员宣传等方式,向百姓普及疫病的防治知识。”
新皇点头应允,下令由萧宇和诸葛逸全权负责此次疫病防控事宜。二人领命后,迅速展开行动。萧宇亲自调配军队,前往疫区执行封锁任务,在疫区周边设立关卡,严禁人员和物资随意流动。同时,他组织人手搭建临时隔离营地,将患者集中安置,防止交叉感染。
诸葛逸则在京城广贴告示,招募民间郎中。短短几日,便有数十位各地的名医齐聚京城。他将这些郎中与太医院的太医们召集在一起,成立了疫病研究小组,日夜钻研疫病的治疗方法。
研究小组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发现一种草药配方对缓解疫病症状有显着效果。他们迅速将配方传至疫区,指导当地的医生熬制汤药,分发给患者服用。同时,诸葛逸还根据疫病的传播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如要求百姓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并将这些措施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手册,发放到各地。
然而,防控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一些百姓对封锁措施不理解,认为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甚至有人试图冲破封锁线。还有一些不法商人趁机哄抬物价,囤积药材和生活物资,导致疫区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萧宇得知后,一方面安排官员深入疫区,耐心向百姓解释封锁的重要性,安抚他们的情绪;另一方面,严厉打击不法商人,将哄抬物价、囤积物资的商人依法严惩,没收其非法所得,稳定市场秩序。
在萧宇和诸葛逸的努力下,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患者数量不断减少,百姓的生活也慢慢恢复正常。这场疫病让萧宇和诸葛逸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他们向新皇提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疫病防控机构、储备防疫物资、培养专业的防疫人员等。
新皇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下令在京城设立“御疫司”,负责全国的疫病防控工作,并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萧宇和诸葛逸亲自参与御疫司的筹备和组建工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选拔优秀的人才充实其中。
就在御疫司逐步走上正轨时,朝堂上却暗流涌动。守旧派大臣们虽在新政的推行和疫病防控中未能占到上风,但他们并不甘心失败,开始暗中勾结一些地方势力,企图发动叛乱,推翻新皇的统治,恢复旧制。
萧宇和诸葛逸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他们加强了对朝堂和地方的监视,收集守旧派大臣的谋反证据。同时,他们秘密调遣忠诚可靠的军队,部署在京城周边,以防不测。
在一次朝堂议事中,萧宇突然站出,呈上一叠厚厚的证据,当众揭露了守旧派大臣的谋反阴谋。朝堂瞬间哗然,新皇震怒,下令将涉案大臣全部缉拿归案,依法严惩。
经过此次事件,朝堂上的守旧势力被彻底清除,新政得以更加顺利地推行。但萧宇和诸葛逸知道,国家的发展道路依旧漫长,未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他们将继续携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百姓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