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九夜的到来,为朝廷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他凭借着独特的才能,在外交与情报领域屡立奇功。朝堂之上,革新派与守旧派的力量对比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革新举措稳步推进,国家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然而,这份繁荣并未让萧宇和诸葛逸放松警惕,他们深知,平静之下往往隐藏着更深的危机。
不久之后,朝堂之上再起波澜。一些守旧派大臣联合起来,以绿九夜出身江湖、行为诡秘为由,对他进行弹劾,试图将他排挤出朝廷。在一次朝会上,一位老臣站出来,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绿九夜虽有些本领,但他出身南疆山野,行事作风难测。他所擅长的暗杀、毒药等手段,若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恐将危及朝堂安稳,臣恳请陛下将他逐出京城。”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绿九夜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反驳,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新皇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注视着这场激烈的争论,心中暗自权衡。
萧宇见状,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诸位大人。绿九夜虽出身江湖,但他心怀家国,自入朝以来,在外交和情报方面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才能是国家之幸,怎能因为出身和行事风格就被质疑?那些所谓的担忧,不过是无稽之谈。”
诸葛逸也紧接着说:“老大人仅凭出身就否定绿九夜的功绩,实在不妥。如今国家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需要各方人才共同努力。绿九夜的存在,是对国家实力的有力补充,而非威胁。”
守旧派大臣却依旧固执己见,他们列举了诸多理由,试图说服新皇。新皇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思量一番。”言罢,宣布退朝。
退朝后,萧宇和诸葛逸深知此事的紧迫性,若不能妥善处理,不仅绿九夜的处境堪忧,还可能影响革新事业的推进。他们立刻找到绿九夜,将朝堂上的情况告知他。绿九夜听后,神色平静:“我本就料到会有此一劫,朝堂之上的争斗,远比江湖复杂。但我问心无愧,自会坦然面对。”
萧宇拍了拍绿九夜的肩膀:“绿兄弟,你放心,我们定会全力保你。不过,我们也需想个万全之策,彻底打消朝堂的疑虑。”
三人商议许久,最终决定由绿九夜主动请缨,执行一项极为机密且重要的任务——潜入北方游牧部落,获取他们最新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此任务危险重重,但一旦成功,不仅能证明绿九夜的忠诚和能力,还能为国家提供关键情报,增强边境防御。
绿九夜乔装打扮后,踏上了前往北方的征程。他凭借着精湛的易容术和出色的卧底本领,成功混入游牧部落内部。在部落中,他小心谨慎,巧妙地与各方势力周旋,逐渐获取了部落高层的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掌握了游牧部落的最新军事计划:他们正联合西方一股势力,准备在数月后对中原王朝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一举突破边境防线,掠夺中原的财富和土地。
绿九夜得知消息后,立刻设法将情报传回京城。萧宇和诸葛逸收到情报后,大惊失色,他们立刻进宫面见新皇,将情报详细奏明。新皇听后,龙颜大怒:“这些蛮夷,竟敢如此嚣张!萧爱卿、诸葛爱卿,你们可有应对之策?”
萧宇神色凝重地说:“陛下,敌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立刻加强边境防御,调集精锐部队,同时联络周边盟友,共同应对。此外,绿九夜此次深入敌营,获取关键情报,足以证明他的忠诚和能力,朝堂之上对他的质疑也该烟消云散了。”
诸葛逸接着说:“陛下,臣建议一方面按照萧大人所言筹备防御,另一方面,利用绿九夜在敌营的身份,散布假情报,扰乱敌军部署,为我们争取更多准备时间。”
新皇点头应允:“就依二位所言,务必确保边境安宁。至于绿九夜,待他归来,朕定要重重赏赐。”
萧宇和诸葛逸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调兵遣将,将各地精锐部队紧急调往边境,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周边盟友处,商讨联合抗敌事宜。而绿九夜在敌营中,也开始按照计划散布假情报,让游牧部落和西方势力对进攻计划产生分歧,延缓了他们的进攻步伐。
在朝堂之上,当众人得知绿九夜获取重要情报,为国家立下大功后,对他的质疑声逐渐消失。守旧派大臣们也不得不承认,绿九夜确实是国家的功臣。而萧宇和诸葛逸则继续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努力,他们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为了国家和百姓,他们必将全力以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