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施针的手法精准而沉稳,每一针落下,都像是在与死神进行一场无声的博弈。他额头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面上,洇出一小片湿痕。他的眼神专注得近乎虔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这微弱却又顽强的生命体征。在他的努力下,公主那原本急促得如同破风箱般的呼吸,渐渐有了些许平缓的迹象。寝宫之内,众人高悬着的心刚微微放下,一丝松懈还未散开,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骤然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
刘太医令年过半百,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那是时光与经验的烙印。他身形挺拔,一袭长袍随着大步流星的步伐轻轻摆动,袍角扬起的弧度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一进门,他便不慌不忙,恭恭敬敬地向皇帝和皇后行了大礼,动作流畅而标准,举手投足间尽显太医令的风范。随后,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直地落在了林羽身上,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怀疑,仿佛在探究这个年轻太医究竟有何能耐。
刘太医令快步走到公主床边,俯下身,神色凝重。他先是伸出那布满老茧却又异常稳当的手,轻轻搭在公主的手腕上,闭眼感受着脉象的跳动,眉头随着脉象的起伏越皱越紧。他的手指微微用力,似乎想要从那微弱的脉搏中探寻出更多的秘密。接着,他又仔细查看公主的舌苔,目光在舌苔上一寸一寸地扫过,不放过任何一丝异样。随后,他微微俯身,近距离端详公主的面色,从脸颊的色泽到五官的细微变化,全都尽收眼底。一番细致入微的诊断后,他缓缓直起身子,神情肃穆,声音低沉却又清晰地说道:“陛下,依老臣多年行医经验判断,公主所患绝非普通的肺炎,而是肺痈之症。”
刘太医令微微顿了顿,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阐述:“陛下,皇后娘娘,肺痈一症,在中医理论里有着明确的病理机制。肺,在人体五行中属金,其性清肃,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公主此前感染外邪,高热不退,邪气从口鼻而入,直犯肺脏。肺本为娇脏,如同娇嫩的花蕊,不耐寒热,一旦遭受邪气侵袭,就如同花蕊被风雨摧残,肺失宣降,肺气郁闭。气行不畅,郁而化热,就像封闭的空间里热量不断积聚。热邪煎熬体内的津液,就如同烈火烹煮清水,津液被炼化为痰,痰热相互胶结,阻滞肺络。肺络如同人体的交通要道,一旦被阻滞,气血便无法顺畅运行,气血凝滞,血行不畅,就像道路堵塞,车辆无法通行,久而久之,瘀而成痈。随着病情的发展,热盛肉腐,就如同高温下的血肉会腐败变质,肺中的血肉腐败化脓,最终形成肺痈。
如今观公主之症,高热持续不退,这是体内热邪炽盛的表现,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无法熄灭。咳嗽频繁,乃是肺气上逆的症状,肺失宣降,气不顺则咳。脉象洪数有力,洪脉如同汹涌的波涛,数脉则表示跳动急促,这都是热盛的典型脉象。面色潮红,恰似被烈火映照,舌苔黄腻,黄色代表热,腻则说明体内有痰湿蕴结。这些症状综合起来,都清晰地指向了肺痈。而且,肺痈初期,症状往往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但老臣凭借多年经验,从这些细微之处,判断公主极有可能已发展为肺痈。若不及时按照肺痈之法治疗,一旦痈肿破溃,就如同堤坝决口,脓血四溢,不仅会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还可能危及公主的性命。
这短短一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寝宫内掀起了惊涛骇浪。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各异。有的太医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有的则微微皱眉,若有所思;还有的忍不住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皇帝原本稍稍放松的神情瞬间紧绷起来,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他疑惑地看向刘太医令,又迅速将目光转向林羽,眼中满是探寻与焦急,问道:“肺痈?这与苏逸所说的肺炎,究竟有何区别?”
刘太医令清了清嗓子,声音不紧不慢,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肺痈,乃是因风热犯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成痈所致。其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咳吐大量脓血痰。公主之前高热不退,如今病情反复,这些迹象皆表明,极有可能已发展为肺痈。若不及时按照肺痈之法治疗,一旦痈肿破溃,后果不堪设想。” 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试图让皇帝更直观地理解病情的严重性。
林羽心中猛地一沉,他心里清楚,在古代,肺痈被视为极为棘手的重症,一旦按照刘太医令的诊断来治疗,整个治疗方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后恭敬地说道:“刘太医令,晚辈以为公主目前症状虽与肺痈有相似之处,但仔细分辨,仍有诸多不同。从诊断依据来看,公主高热、呼吸急促,且之前有外邪感染病史,发病相对较急,这些都符合肺炎的特征。从中医理论来讲,肺主皮毛,外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此次公主感染外邪后,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气机不畅,郁而化热,灼伤肺津,炼液为痰,痰热阻肺,从而引发高热、咳嗽等症状。而肺痈虽也有风热犯肺的病因,但发展到痈肿阶段,其病理变化更为复杂,不仅有热壅血瘀,还有血败肉腐的过程。
目前公主并未出现咳吐大量脓血痰的典型肺痈症状,虽然肺痈初期症状不典型,但就当下公主的脉象来看,虽有热象,但并非肺痈那种洪数且伴有滑象(提示有脓毒之象)的脉象,综合判断,肺炎的可能性更大。若贸然判定为肺痈,使用过于猛烈的药物,反而可能损伤公主本就虚弱的身体。
就治疗而言,我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公主的病症属于风热犯肺,热邪壅盛,灼津为痰,导致肺气失宣。所以我的用药原则是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兼顾扶正,增强公主的抵抗力,以抵御外邪。我拟定的中药处方如下:金银花 15 克、连翘 12 克、黄芩 10 克、桑白皮 10 克、杏仁 10 克、桔梗 10 克、芦根 15 克、生甘草 6 克。金银花和连翘,二者皆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要药,可有效清除肺中的热邪;黄芩苦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助金银花、连翘之力;桑白皮善于泻肺平喘,可缓解公主的咳嗽气喘症状;杏仁降气止咳平喘,与桑白皮配伍,增强止咳平喘之效;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能引药上行,直达病所;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可缓解高热导致的津液损伤;生甘草则调和诸药,同时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刘太医令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 “川” 字,脸上露出明显的不悦之色,他冷冷地说道:“苏逸,你年纪轻轻,行医之路尚短,切莫轻易否定老夫的判断。肺痈初期症状本就不典型,若非要等到咳吐脓血痰时才诊断,岂不是延误了公主的救治时机?老夫行医数十载,诊治过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对肺痈一症更是颇有研究,断不会看错。”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傲慢,仿佛在强调自己的权威不容挑战。
林羽并没有被刘太医令的威严吓倒,他耐心解释道:“刘太医令,晚辈在行医过程中,曾遇过类似病症。肺炎若得不到及时控制,便会引发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与公主当下情况高度相符。且晚辈采用针灸和清热解毒草药配合治疗,已初见成效,若此时贸然更改治疗方案,恐对公主病情不利。晚辈并非否定您的经验,只是希望能从公主的实际病情出发,做出最恰当的判断。” 他的声音诚恳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医术的执着和对公主病情的关切。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论声在寝宫内回荡。皇帝和皇后面色凝重,面露难色,一时之间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该如何抉择。皇后紧紧握住皇帝的手,手指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担忧与焦急。皇帝则眉头紧锁,目光在林羽和刘太医令之间来回游移,心中权衡着利弊。就在这僵持不下之时,一旁一直默默观察的老太监,向前迈了一步,轻声说道:“陛下,两位太医皆是一心为公主着想,不如先让苏太医继续治疗,同时也请刘太医令准备针对肺痈的药方,若苏太医治疗无效,再改用刘太医令的方案,您看如何?”
皇帝沉思片刻,微微点头,说道:“此法可行。苏逸,你务必继续全力救治公主,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刘太医令,你也尽快准备好肺痈的治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林羽和刘太医令领命。林羽转身回到公主床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他全神贯注地继续进行针灸治疗,每一针都仿佛倾注了他全部的希望。他的手稳稳地拿着银针,精准地刺入穴位,同时还不时转头看向熬药的方向,密切关注着草药的煎熬进度。他心里明白,这场与刘太医令的诊断之争,实际上也是一场与时间的生死较量。他必须用实际疗效证明自己的判断,才能真正将公主从死神手中夺回。而在这充满争议与挑战的治疗过程中,他也将面临在大唐医途上最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