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时间来到深秋。
锣鼓巷,阎埠贵骑着二手自行车行驶在街道上。
路过公告栏的时候,他习惯性的停了下来。
凑上前看了看,又扶了扶黑框眼镜,仿佛是想确定什么一样。
随后他猛地一惊,快步跨上自行车离开。
回到院子,阎埠贵甚至来不及将自行车停好,大喊道:“不好了,孩他妈,大事不好了。”
一嗓子下去,整个前院的人都被惊动了。
三大妈走出来问:“发生啥大事了?”
阎埠贵大呼:“刚刚街道发了新的指示,说今年粮食欠收,咱们的城市户口粮要下降。”
什么!
三大妈顿时一惊,连忙问:“下降多少?”
阎埠贵无奈叹息,随即将刚才看到的说了一遍。
由于今年大灾,全国粮食欠收,国家颁布了最新的粮食份额政策。
原先,城市户口壮劳力每月可以领到二十八斤的口粮,现在只有二十三斤了。
而半劳力则是从二十五斤下降至二十斤,无劳力更是减到了十二斤。
这让原本就吃不饱的情况,更加雪上加霜。
三大妈听完,当即就慌了。
“哎哟,这可怎么办啊,咱们家这么多人,还有几个孩子,就算咱们能撑得住,他们能撑住吗。”
阎家四个孩子,只有阎解成算是壮劳力,其他的全都是半大小子。
老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偏偏这些小的都是无劳力,每月只有十二斤的口粮,相当于每天只能吃四两粮食。
而成年人,每天更是只有七两多点,正常情况,一些成年人一顿就能吃掉这么多。
按照这样的政策下去,那可是要饿死人的。
阎埠贵也是着急,想了想说:“孩他妈,你赶紧去把咱家的存折拿出来,看看还有多少钱,咱全都买议价粮去。”
三大妈来不及询问太多,转头就开始照做。
而院里其他人知道消息之后,也会去相互商量了。
最终,大家一窝蜂的往粮站跑去。
可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人买到了粮食。
他们去得晚,粮站的粮食早就采购一空了。
贾张氏提着粮食袋,骂骂咧咧的回到院子。
进了家门,秦淮茹挺着大肚子上前问:“妈,怎么样了?”
贾张氏摇摇头:“还不是那个该死的张老二,要不是他挤了我一下,我就买到粮食了。”
“还有后巷的王老太,那么大年纪了,抢什么粮食啊,反正都要入土了。”
听着这些抱怨,秦淮茹感觉天都要塌了。
“这可咋办啊。”
他们家一个城市户口,其他的全都没有定额粮食。
现在连议价粮都买没了,还能上哪去弄到粮食呢?
贾张氏也是没办法,冷静下来说:“这样吧,以后我跟孩子们都少吃点,小当一天一顿,我跟棒梗一天两顿,剩下的都你吃,别饿着你肚子里的小孙子。”
可就算这样分配,她们家的粮食也不够啊。
正愁着,傻柱突然拎着两个饭盒来了。
“哟,秦姐,你们还没吃呢吧。”
贾张氏看到饭盒,眼睛都冒光了:“傻柱,你这....?”
傻柱扬了扬饭盒说:“街道的消息我都听说了,正好今儿厂里做招待餐,我一猜就知道你们家肯定困难,所以就给你送来了。”
闻言,贾张氏不等傻柱递上来,一把抢过饭盒。
打开一看,里面居然还有肉。
“好啊,傻柱,你可真有心。”贾张氏难得夸赞了一句。
傻柱挠挠头:“没事,我不都说过了嘛,只要你们有困难,我肯定会帮忙的。”
“以后厂里要是有招待餐,我还给你们拿。”
贾张氏连连感激,秦淮茹也是轻声笑道:“傻柱,有你真好。”
这话说完,傻柱觉得做什么都值得了,当即挥挥手道:“行了,那我先回去,你们先吃着,不够再来找我。”
等傻柱离开,贾张氏当即就把饭盒藏起来。
“这么多肉,可不能让小当看见,等会你先把棒梗叫回来,我们吃完了再让她吃。”
秦淮茹白了一眼,心道:‘这贾张氏偏心都偏到姥姥家了。’
没办法,谁让小当是女孩呢。
要不是自己怀着孕,估计这饭盒也没自己的份。
现在只希望肚子里的是个男孩,要不然生下来也得受苦。
........
另一边。
宋铁都已经孕晚期了,挺着大肚子还背着半袋粮食回来。
进了家门,赵秀芝看到连忙上去接住,嗔怪道:“铁铁,你都这月份了,还出门干嘛呀。”
“咱们家粮食又不是不够吃,还用得着你去买什么。”
宋铁拍了拍手笑道:“没事,多存点总没错。”
赵秀芝也是庆幸,幸好当时赵阳跟她们说了,要多存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现在还真派上了用场。
下午收到消息的时候,赵秀芝就出门买粮食去了。
下了班,宋铁还带回来这么多粮食,再加上家里的存粮以及每个月的定额,基本一两年都不用慌了。
宋铁还在供销社上班,每月能提前知道粮站消息,更加不用着急。
这年头,产假基本也都在生孩子之后。
哪怕宋铁怀着孕,她也依旧坚守在岗位上。
两人搬完粮食,坐在屋内炕头上,赵秀芝忍不住感慨:“哎,也不知道阳子什么时候回来,他那边能吃上饭吗。”
宋铁也是担忧,伸手摸了摸肚子:“这都半年多了,阳子哥能赶回来吗。”
正说着,宋铁突然感觉下身一股暖流划过。
“不好。”
“妈,我好像要生了。”
什么!
赵秀芝一惊,手忙脚乱的说道:“你等着,我去找周大妈过来接生。”
宋铁拉住:“别,这都新社会了,还是去医院吧。”
赵秀芝这才反应过来,稳婆接生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生孩子要在医院才安全。
随后,她便快速跑到门口大喊:“来人呐,有没有人来帮个忙,我家铁铁要生了。”
“大家快来啊!”
两嗓子下去,院里不少人都被惊动了,但只有前院的牛婶跑的最快。
她冲到屋里看完情况之后,转头就推了辆板车过来。
两人一起将宋铁扶上板车,又抬着板车出门,然后才朝着医院跑去。
院里众人看到,一个个跟着嘀咕起来。
“这赵阳媳妇可真会挑时间生孩子,孩子生下来,家里多了个户口,又多了几斤口粮。”
“谁说不是呢,就是不知道赵阳死哪去了,怎么大半年没见呢。”
“就是,自家媳妇生孩子都没回来,我看多半是出事了。”
“啊,不会吧!”
.......
一群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说,赵阳杀人逃走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