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齐暗道一句‘多事’,房契就被柳大公子拿了去。
“沈少东家果然爽快,只是这房契,还要更名才作数……”
“好说,好说,我家那宋管事对买卖铺宅流程十分熟悉,这件事交给她去办就好。”
“……嗯,好。”柳大公子思索片刻,便吩咐下人:“来人,去请宋姑娘。”
宋立春过来的时候,衣衫和头发都有些凌乱,沈齐心中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隐隐作痛。
两人四目相对,却也不方便多说什么,只一起带着柳大公子去县衙更名过户。
望着那新鲜的尚未干透的印泥,柳大公子终于忍不住露出得意神色。
“沈少东家,果然识时务者为俊杰。”
“柳大公子,过誉了。”
“过誉?”
柳大公子那语气可不是夸奖人的,又哪来的过誉一说?他看着那两人的背影渐渐淡出视野,突然有些心神不宁。
沈齐自是没有回头看,只和宋立春一起去了酒楼安排,告知大家从明天起酒楼易主,愿意继续留在沈家的则先去另一个酒楼干着,愿意随着酒楼一起易主帮柳家做事的则即刻结清工钱,沈家绝不为难。
酒楼众人面面相觑,最后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柳家做事,所以等到打烊后,众人把酒楼都搬空了,只留了个空壳子扔给柳家。
柳家父子在隔壁酒楼看着这一切,愤怒不甘,却又无可奈何。不过转念一想,就算是个空铺子,那也值个上千两银子,这可是没有任何成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来的,所以很快就眉开眼笑起来。
回去的路上,宋立春见沈齐默不作声,便先开口道:“你为了救我出来,把酒楼都搭进去了,救命大恩我报不了,这酒楼的钱,我却是早晚要还给你的。”
沈齐依然默不作声。
他在柳家见到了爹娘和宋家夫妻,才知道几人居然如此神速,把自己的人生大事都定下了,婚书都已经盖了县衙的官印。
按自己的性子,他该闹个天翻地覆再来个当场和离才对。
可是,他听说这件事时的真实感觉却是,竟莫名有些心动,有些释然,又有些不知所措。
这不像他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该有的表现。
余光中,他察觉到宋立春的忐忑不安,叹了口气道:“不过一个酒楼而已,你不用放在心上。”
宋立春道:“价值千两的酒楼啊,我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呢,这是大周九成九的人家终其一生都不可能买得起的,我一定会想办法赚钱,连本带利还给你。”
宋立春被柳家放出来的时候,沈家夫妻和宋家夫妻都已经被沈齐劝着先回去了,沈齐很想知道,宋立春得知即将和自己成亲会有什么表现。
他故作淡定道:“连你都是我的人了,还说什么还不还的。”
“……什么?少东家,我不懂你的意思!”
“你还不知道吧,你我的婚书都在县衙登记过了,你的户贴,也转到了我沈家名下,你我二人,就差个喜宴和洞房了。”
“……”
见宋立春整个人都傻了,沈齐便‘好心’地把双方父母的意思,给她十分详细地做了解释。
“当然,这门婚事只是权宜之计,你若不愿意……”
“我愿意!”反应过来的宋立春,答应得斩钉截铁。
先不说她早对沈齐动了心思,就凭今天发生的事情,也让她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她需要后台,一个背景强大可以保护自己的后台。
“少东家,我知道,你从一开始就瞧不上我,否则也不会有上次退婚一事。这次亲事重提,是东家和夫人为了保护我,不得已做出的权宜之计,你不愿意,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这个婚事却是我需要的,我需要沈少夫人这个身份,还望少东家成全。”
沈齐冷哼,“你需要这个身份,便要我成全你?”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宋立春此刻心身俱疲,脑子里早就乱作一团,语言组织上也是混乱不堪,只一股脑把自己的想法说于对方听。
“少东家,我只需要这个身份给外人看,不需要你实打实的身体配合,所以你千万别有思想负担。”
“我知道这么做,少东家也是牺牲巨大,所以沈家的生意上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沈家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也一定会义不容辞。”
“当然,我也不会一直死赖在沈家,不会一直死赖着少东家不放,什么时候少东家有了喜欢的女子,想娶人进门了,我保证二话不说当天就让贤,你想和离就和离,想直接休了我我也没有任何意见。”
“……”
宋立春越说,沈齐的脸越黑,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期待她说 些什么。
“听你这么说,似乎没把我当人看。”
宋立春今天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哪还有心思组织语言讨好人,说话也是脑袋里想什么嘴上就怎么说。
“嗯,我就是把你当个工具人看了。”
说完,她自己也觉得确实不妥,又说道:“少东家也可以把我当工具人看啊。我知道你不想成亲,东家和夫人却一直在你耳边念叨催你成亲。你不妨也把我当个工具人娶回家,这样,东家和夫人就再也不会催你了,你岂不是也清净了?”
“呵呵,多谢你为我着想。”
“少东家客气了。”
“……”
沈齐对这小丫头的态度十分不满意,本可以像上次那样,毫不犹豫地把婚事退了,可不知为何,等回到家见两家父母正谈得热火朝天时,他忽然改变了心意。
他原本寄希望于爹娘多生孩子改变前世命运,可惜爹娘不争气,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动静,倒不如顺从天意,先从自己改变开始。
前世不是没有成过亲么,那这辈子就先成亲再说。
当然,至于孩子,他是万万不会生的。
就像这个丫头说的,互为彼此的工具人就行了,自己是绝对不会碰她一根手指头,更不可能让她生孩子!
双方父母见两人都不反对,于是欢天喜地准备起了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