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李承乾利益分配成功,马皇后颇为满意。
为避免常蓝两家独大,马上就把徐达扶了起来,徐达之女未来也是皇后,可以平衡常蓝两家。
而拉拢了汤和,朱标怕徐达一人压不住常蓝两家,给找了汤和当帮手。
平衡前朝后宫。
至于李善长,这家伙本来就是最合适得丞相人选,只是这家伙太贪了而已。
贪好啊。
不怕你贪,就怕你不贪。
有弱点才更好驾驭啊。
而且只是一个相国,家中无女入后宫,自身又是文臣,根基还是薄了些。
所以李承乾只是让李善长来掌舵,但没说要杀了胡惟庸。
李承乾也想看看,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两个有野心且贪权的师徒,在这宰执天下的大权面前,还能不能不争!
权力迷人眼啊。
哈哈。
李善长得忙着和胡惟庸去斗,李承乾坐山观虎斗,压根不慌。
“那诸位对我刚刚的意见意下如何?”
马皇后这时候也开口道。
“太后娘娘所言极是!”四人异口同声的喊道。
陛下都喊出来了,还差这一声太后?
马皇后点点头,“好,魏国公,你带一对亲信,把京畿四十八位当中,太上皇的义子全部就地问斩,卸了他们的兵权,理由就是通敌谋逆!”
“臣遵旨。”徐达应声道,这明显是要一次性到位,把老朱的人马杀得干干净净。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朱元璋文治一塌糊涂,但武功是有的。
就连教员都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朱元璋军事指挥能力不错,但他若是没人能指挥了呢?
说到底,还是老朱办事寒了人心。
老朱对权力抓得很紧,任何人想反老朱,基本上没有赢的可能。
但马皇后不同。
淮西要是不认马皇后的情分,那他们的后宅可就不得安宁了。
更何况,是马皇后帮他们照顾家属,才能让他们在前面放心打仗。
而且,马皇后又不是要把朱家江山拱手让人,马皇后只是想让太子提前继位而已。
“蓝玉,你带亲兵去封锁京城,任何一只信鸽都不能飞出京城,确保消息不会传出去,保证今晚的皇权平稳过渡!”马皇后继续安排。
蓝玉拱手道,“臣遵旨!”
“汤和,你研究一份新的名单,到时候填补四十八卫的空缺,并领一卫兵马随时待命,若见宫中一道红色响箭射上天空,马上带兵从玄武门进来,直杀至乾清宫,若宫中无恙,天亮之后兵马各归本位。”
马皇后继续吩咐,显然是给了汤和往军中安插亲信的机会,也算是变相的弥补汤和。
“臣领命。”汤和应声道。
马皇后微微点头,“韩国公,你是文臣,本宫就不要求你什么了,这传国诏书就请你代笔了。”
“臣遵旨。”李善长也应声道。
小事开大会,磨磨唧唧三五个小时。
大事开小会,主打的就是个高效率。
“韩国公,这诏书今夜戌时之前,送至东宫即可。”李承乾提醒道。
“臣明白。”李善长微微点头,时间不多了啊。
马皇后挥挥手,“去办吧,今晚过后,大明仍是那个大明。”
“臣等领命!臣等告退!”
四人齐刷刷行礼退下。
权力过度的事情在马皇后的主持下,就这么敲定了。
李承乾心里暗暗琢磨,兵马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安全感,孤不喜欢把命运交给别人。
还好自己安排了常茂。
等常茂兵马一到,自己直接拿着诏书,带人杀到乾清宫。
逼迫朱元璋传位!
妈的,当初自己造反,若不是有人告密,自己未尝会失败!
但是这次,就算有人告密,那也不怕!
因为这件事情的幕后推手是马皇后,得罪了马皇后,你是真当马皇后的刀不快啊。
这回玄武门之变,说啥都不带输的。
苍天呐,玄武门之变,说啥也该我李承乾赢一回了吧!
这回我李承乾直接以身入局,就不信还不能胜天半子!
自己向马皇后举报朱元璋,以身入局,今晚我李承乾,必须要胜天半子,君临天下。
几人离开之后,马皇后说道,“标儿,你也退下吧,我想休息一会儿了。”
李承乾忙起身道,“是,儿臣告退,今晚儿臣再与母后汇合乾清宫。”
马皇后嗯了一声,李承乾则回了东宫。
造反没龙袍哪行呢?
李承乾马上命袁天罡去织造局,取一件崭新的龙袍来。
合不合身也差不多了,将就着用吧。
上回我李承乾别说龙袍了,太孙服饰都没穿上就造反了。
这回造反,仪式感必须拉满!
天凉了,孤加件衣服怎么了?
“玉儿,你说标儿会是一个好皇帝吗?”马皇后叹了口气道。
玉儿回答道,“殿下是您的长子,又有监国的经验,肯定能堪当大任,若娘娘您不放心,可代行皇权,垂帘听政。”
马皇后摆摆手,“垂帘听政就算了,标儿是个成年的太子了,不需要有人再牵着他的手走路了。
本宫还是好好培养雄英吧,标儿是他从小带在身边培养的,有人说标儿是有文化的朱元璋,本宫还是不放心。”
培养朱雄英,留个后手。
朱标要是不堪大用,自己能把他扶上去,就能把他拉下来。
“娘娘高瞻远瞩。”玉儿小小的吹捧道。
马皇后站起身来,“大明,变天了啊。”
“娘娘,您不是要休息吗?距离天黑大概还有一个多时辰,去小憩一会儿吧。”玉儿建议道。
马皇后微微摇头,“本宫哪里休息得下!眼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去给本宫煮一碗参汤吧。”
“是,奴婢这就去。”
玉儿微微福身离开。
马皇后抬头看向天空,“真不知道本宫强行干预朝堂,于大明而言,是福还是祸啊,标儿,你不会让娘失望的,对么?”
马皇后喃喃自语。
由于马皇后的刻意安排,有消息送往乾清宫,但没有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还在气呼呼的教朱雄英读书,朱元璋感觉教小孩子读书这事儿,是真能把三高给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