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原来名叫欧阳离,懂阴阳八卦,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知未来,能测算祸福,妥妥有国师的才能。
时逢乱世,他避世而居,曾夜观天象,掐指一算,今天有个贵人要经此而过,这个贵人,是结束这个乱世,给南翔国带来福运的人。
算到贵人要来,他早早就等在此处,眼看日薄西山,还没有到人,正失望呢,忽然看见竹林浓烟滚滚,赶来就看到了火烧竹林的场景,并且看到了这个小子,通过看相,掐指一算时辰,可不就是贵人到了,但是他有个遗憾:看面相,如果这个小子是个女子,一定会更加不凡,但如果是男子,那就要大打折扣。不过,尽管他是男子,也是能改变这乱世的存在。
老头眼珠子一转,你们要过这里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这个小子叫什么名字呢?我要让他做我的徒儿。
武家荣有点奇怪,老头为什么让自己做他的徒弟,她一个现代特工人员,不觉得这个古人还能教自己什么,不过现实比人强,自己要不答应,这势必过不了这竹林。想到这里,就毕恭毕敬的说:“前辈,晚辈不才,愿做你的徒儿,只要你不嫌弃就好。”说完就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起身作了个揖。
银发老头很是满意,在袖中拿出一卷手稿,递给武家荣说:“乖徒儿,这是老夫总结的阵法图谱,老夫就送你了,你自己研读,如果有不懂的,你随时可以问我。”
武正荣一看,气得一口牙都快咬碎了:“凭什么一个废材被人这么看重?自己寒窗苦读十载,才中的秀才,人人都说自己是神童,他武家荣一介白丁,过一个森林,逃个荒,出一些不入流的点子,就被人誉为奇才,被冠上福星的名号,这老头还说要收做徒弟,什么眼光?要收徒弟,也是我这个秀才才配当一个高人的徒弟吧?”
武家荣可不知道武正荣对自己的腹诽,她恭恭敬敬接过图谱,藏在袖中,其实已经放在了空间中。
欧阳离领着大家进入竹林,只见随着欧阳离的动作,竹林里就有了变化,竹子像活了一样,迅速向两边移动,出现一条弯曲的路,曲径通幽处,大家跟着欧阳离进入竹林,来到欧阳离的居所,竹苑里的竹屋前,这竹屋建得非常精巧,居然有三间。
由于人多,屋子容纳不下,欧阳离让大家在院子里的竹凳上坐着休息,煮了山泉水让大家解渴。走得口渴了的人们,喝着山泉水感觉非常清甜爽口,纷纷赞叹这里风景优美,竹林景色美不胜收,一阵风过,竹林发出沙沙声,就像大自然演奏的乐章,难怪欧阳离离群索居,也能过得悠然自得,看着这大片的院落里辟出的花园,开着鲜艳的花朵,菜园里蔬菜绿油油,屋前有小溪流过,还有几只鸡鸭,在竹林边栖息,奔跑,这里是真正的田园风光,隐居的好地方。
欧阳离邀请村长和一些年老的族人,包括武三娘和武寻归等都进屋子,武家荣也随师傅进入屋子里,进入里面,各种家具都是竹子做的,有竹凳,竹茶几,竹桌椅,就连吃饭的碗,筷子,喝水的杯子,都是竹子做的,很是精致美观,彰显着主人的超凡脱俗。
欧阳离煮了茶让大家喝,谈到灾情,大家都心情沉重,又谈到当前形势,全国上下不容乐观,灾情让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到处土匪横行,杀人越货,无恶不作,边境还有北塞国的鞑子骚扰,也是民不聊生。
一阵沉默过后,欧阳离看了武寻归一会儿问:“请问这位少年如何称呼?”
武家荣赶紧介绍:“这位少年是我的哥哥,名叫武寻归”,又指着武三娘说“这位是家母武三娘。”
欧阳离对武寻归说:“阁下一看气度不凡,将来必成大器,愿不愿意也跟着老夫学习。”
武寻归面无表情地说:“小三弟弟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欧阳离一怔,这是什么情况?
武家荣赶紧解释:“家兄前期适逢大难不死,失忆后忘记了一些事情,现在正在恢复期,莫要责怪与他。”
欧阳离表示知道了,并说慢慢医治,说不定会恢复记忆。
欧阳离问大家要去哪里?村长说:“没有目标,就是想去南方灾祸少的地方去谋生,目前走一步算一步”。
欧阳离表示理解,并说大家路途劳累了,在竹苑休息几日,待考虑好再上路不迟,并说此处已经是森林边沿,前面三十里处就是官道。
大家一听,放下心来,终于要走出翔龙山,走出恐怖的森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