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青山书院的考试来临了。
武家荣这一个月把师傅给的内容好好看了几遍,心里默默记住,说实在的,她的知识储备还是很全面的,但是毕竟古代的考试着眼点不同,入乡随俗,还是要好好学习的。
武寻归也做好了备考,话说武寻归失忆,忘掉了许多事情,但潜意识里,许多东西只要接触,还是会想起一些,武寻归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那接受的教育岂是寻常人可比?星星和武天赐也跟着欧阳离学习,不过要入青山书院,他俩可是不敢想,不过假以时日,他们也许可以考进青山书院,所以武家的学习氛围很好。
天启八月十六日,青山书院招生考试,武家荣和武寻归二人一早坐马车到了青山书院的山脚下。
要上青山书院,得爬九十九级石阶,无论贫富贵贱,都得下马徒步攀爬上去,以示学习需要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武家荣和武寻归下了马车,就着台阶拾级而上,爬上九十九级台阶,青山书院的山门牌匾就映入眼帘:字迹龙飞凤舞,苍劲有力,这块匾用金丝楠木刻就,数百年了,依然古朴大气,让人敬仰。
二人进入书院,发现书院来参加考试的学子很多,有男有女,他们大多衣着华贵,一看出身不凡。可观武家荣二人,还是之前穿的细棉布长袍,武家荣本来想买些新衣服的,可是一直很忙,就把这事忘了,加上武家荣觉得这棉布衣服不错,又保暖又透气,不像那些绫罗绸缎,穿起来轻薄看起来漂亮,但就是不习惯,在现代,她就喜欢穿那些有弹性耐磨的料子衣服,最喜欢的就是纯棉衣服,除了特殊任务,需要扮演大家闺秀参加宴会的时候,就穿名贵的纱,珍贵的云锦礼服。
二人在人群中走着,忽然后面传来呼喝声:“让道,让道,夏世子到。”武家荣回头一看,只见几个家奴模样的人,推搡着前面的人群,后面跟着一个大约十四五岁的公子,那公子一身绣花锦缎的衣袍,摇着扇子,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
前面的人被家奴推得东倒西歪,眼看到了武家荣他们这里,武家荣本来要让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还没有让开,手臂就被家丁抓住想往旁边扔去,武家荣习惯性回手一抓,就把那抓自己的家丁扔到一丈开外,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好厉害的身手。”
夏世子一看:“你是何人,好大的胆子,敢伤本世子的人?”
武家荣不卑不亢的说:“公众场合,横行霸道,有没有素质?”
夏世子嘴角一撇:“素质?是什么玩意?挡道者死,给我上。”
三四个家丁冲了上来,大家没有看到武家荣怎么出手的,家丁们都倒在了地上起不来了。
众人又倒吸一口凉气:“好厉害的身手!”这夏世子平时霸道惯了,也没有人敢惹,今天碰到硬茬了。
夏世子气得哇哇叫,又无可奈何地搬出家世:“我是侯府夏家的嫡出大公子夏世子,你敢伤我的人?我侯府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一众学子窃窃私语:“这是外姓王夏侯爷的独子夏进夏世子,夏侯爷手握兵权,佣兵自重,连皇帝都要忍让三分,夏世子在皇城像螃蟹一样横着走,无人敢惹,这个小子得罪谁不好,偏偏得罪夏世子,以后被夏世子盯上,没有好果子吃了。”
由于人群聚集,声音颇大,惊动了青山书院的护院过来看情况,大家一哄而散,武家荣也趁乱快步走了。
夏世子及其家丁吃了个暗亏,他知道青山书院不可打架斗殴,否则会被赶出书院,永不收录。几个家丁费力爬起来,骂骂咧咧地护着夏世子往书院里面走,再不敢推搡别人,垂头丧气地走着,夏世子也是郁闷的走着,那手中的扇子也不张扬地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