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陆山长和武家荣谈话过后,左思右想,觉得青山书院不能再吃老本了。陆山长经过深思熟虑后,大刀阔斧开始改革教学模式,今年进行新一轮野外教学,就是野外生存课,就是一个试点。他觉得教书育人,除了让学子学好知识,练好武功,最重要的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绝处逢生的本领。
野外训练课,采取自愿的原则,不能参加野营训练的学子要提前申请,能够自愿参加野营训练的学子,要签下协议,协议的内容大致是:“书院在可控范围内提供保护措施,就是教工在暗中保护学子的安全,但不能面面俱到,遇到不可抗力的事件造成的意外伤害,由本人承担后果,学院没有责任。”
青山书院这么做也是合理的,谁也不能保证野外会遇到什么不可控事件?而这个事件也许要了一个人的命,青山书院初衷是好的,但因此担负承担不了的责任,那就不应该了,可是怕承担责任就不去做,更是不配教书育人,更谈不上是南翔国最好的学府。
对于野外训练课,许多学子犹豫了:“这可是危险的野外生存训练,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被野兽吃掉,或者被毒蛇咬伤丧命,他们来青山书院学习是为了功名利禄来的,英年早逝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
一些学子申请了不参加,这也无可厚非,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思想。
但有一些有抱负的学子,特别是准备考武状元的学子就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野营训练可,要知道,如果考武状元,将来就要带兵打仗,而带兵打仗的目的,就是建功立业,升官发财,升官的最终目标,就是封将拜侯,要想得到想要的金钱地位,那又回到了原点,就是在野外带兵打仗,不是呆在家里养尊处优,作战的场所,就是野外,如果自己兵败,一个人沦落到野外,或者自己的军队被敌人包围,封锁在野外,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没有外援,没有救兵,野外生存的技能那就是保命的手段,现在连野外训练都害怕,将来如何带兵打仗?如何建功立业?封将拜侯?
不提这些要参加野营训练的学子的心路历程,那野营训练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除去不参加野营训练的学子,余下的这些要参加野营训练的学子,陆山长为了学子们减少磨合的时间,还是按原来的精英班,普通班,初级班的学子分成三组,他们的着装以颜色区别:精英班着装是红色,普通班着装是黄色,初级班着装是蓝色服装,为了方便称呼,姑且叫精英班为一组,普通班为二组,初级班为三组,以组为单位,分头出发去青山书院以南的大青山进行野外训练,这次野营的目的,是学会在没有物资,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如何在野外生存十天。
临行前,陆山长说:“你们三组学员,如果在十天之内没有伤亡,能活着走出大青山的组,奖励一千两银子,而且在你们的毕业考评上每个人都填写优。”参加野营训练的人一阵欢呼。
清点人数后,发现精英班有八人,普通班有十人,初级班十二人,这次进行野营训练的人,共有三十人,大家背着简单的背包,里面装着三日的干粮和一些生存用具,都是学院为学子统一准备的。
精英班的学子有:武家荣,武寻归,慕容雪,容学武,裴文渊,谢轩,夏竟,武正荣等八名学子参加了本次的野营训练,大家推选容学武为组长,因为容学武的武功最高,可以保护大家的安全,大家都没有意见。
普通班十人,推选王显贵为组长,初级班十二人,推选鹿元为组长。
清点完人数,查看完行装,三组学员以组为单位,准备分头进入大青山进行野营训练。组与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没有相隔太远,都是可以一声呼唤,就能彼此呼应的距离。
在大青山的巍峨之下,青山书院精英班八位学子整装待发,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武家荣,一个身形瘦削却眼神坚毅的少年,正与他的同桌慕容雪轻声交谈,两人似乎总能找到共同话题,让周围的空气都弥漫着温馨的气息。武寻归看着这两人的亲密,心中不是滋味。
“家荣,这次野外生存训练,你可得小心了,别让武正荣那家伙给比下去了。”慕容雪嘴角挂着一抹狡黠的笑,她知道武家荣与堂兄武正荣之间的微妙关系。
武家荣苦笑了一声:“放心吧,雪儿,我不会让他得逞的。”
一旁,皇城四大才子裴文渊、谢轩、容学武、夏世子正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偶尔传来几声轻笑,似乎在嘲笑武家荣的自不量力。尤其是夏世子,眼神中满是不屑,他与武家荣之间的恩怨早已在书院内传得沸沸扬扬。
随着陆山长的一声令下,八位学子踏入了大青山的原始森林,开始了他们的冒险之旅。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冠,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树叶的清新气息。
大家背着轻便的包裹,走得很快,只见大青山山势虽然不陡峭,但山顶大雾弥漫,看不清山上的情形,大家走了一段时间的路,进入了大青山的山林中,大青山从远处看,山间云雾缠绕,但进入山林,能见度还是可以的,十丈之内视物清晰。
武家荣一组走着走着,碰到了一小片竹林,武家荣从肩上拿下自己的包裹查看,发现有一把匕首和一些干粮,再无其他,她拿出匕首,砍倒了一根竹子,砍掉旁枝,把竹子沿竹节的位置砍断,做了几个能盛水的竹筒,她自己留了一个竹筒,给了武寻归和慕容雪两人各一个,余下的悄悄放进空间。
夏世子凑过来问:“穷小子,你做竹筒干什么?”
武家荣白了他一眼说:“玩啊。”
夏世子说:“你就知道玩,等会碰到毒蛇猛兽,你就没有机会玩了。”
武家荣说:“就你乌鸦嘴。”夏世子闭了嘴,不再说话。
容学武,裴文渊,谢轩三人,学着武家荣的办法也做了竹筒带上,虽然不知道干什么用,但武家荣这么做,自然有用到的地方,至于武正荣和夏世子,觉得竹筒没有用,还背着竹筒加重负担,不如不拿的好,他两人没有做竹筒。
大家继续前行,沿途寻找能吃的东西,毕竟他们要在山上呆十天,干粮却是只能吃三天的量,明显后面七天就没有食物了。
武家荣喊住大家停下来说:“我逃荒的时候,曾经经过翔龙山原始森林,对森林里的情况有点了解,虽然大青山和翔龙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一样,但森林里的生存方式应该一样,我建议大家先找水源,没有水,只有干粮,大家支撑不了几天。”
其他人都觉得武家荣说的对,于是大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