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光转瞬即逝,长安城中一片繁华喧嚣,车水马龙。街头巷尾,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与香料的馥郁。大唐在这半年里,如同一颗耀眼的星辰,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盛世气象尽显。
军事上,李浩哲推行的改革成果斐然。水军战船鳞次栉比,船体坚固,装备了先进的弩炮与投石机。战船之上,水手们训练有素,在江河湖海间穿梭自如,掀起层层白浪。陆军步兵方阵整齐,步伐铿锵有力,长枪如林,盾牌似墙。步兵与骑兵协同演练频繁,骑兵凭借着速度优势,迂回包抄,步兵则稳扎稳打,构筑防线,二者相辅相成,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火器营更是大唐军事的秘密武器,士兵们熟练操作着各类火器,火药的刺鼻气味与爆炸时的轰鸣声,彰显着它的威力。
在农业领域,墨家子弟打造的机关农具大放异彩。田间地头,这些精巧的器械运转有序,只需两人操控,便能轻松灌溉十亩田。水流顺着沟渠,均匀地洒在庄稼上,农作物茁壮成长,丰收在望。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各大学院也蓬勃发展。墨家学院中,学子们潜心钻研机关术与科学原理,不断推陈出新,为大唐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军事学院里,年轻的将领们学习着古今中外的军事战略,沙盘推演、兵棋对弈,培养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工商学院内,商贾子弟与有志之士探讨着商业之道,研究市场规律,推动着工商业的繁荣;女子学院则打破了传统的禁锢,女子们在这里学习诗词歌赋、女红技艺,甚至还接触到了算术与管理知识,为大唐培养出一批批知书达理、独立自信的新女性。
然而,大唐的强盛也引来了周边势力的关注与忌惮。吐蕃与高句丽岛国,如同两只潜伏在暗处的恶狼,对大唐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垂涎欲滴。
一日,李浩哲端坐在御书房内,面前是巨大的军事战略图沙盘。沙盘上,山川河流、关隘城池栩栩如生,不同颜色的旗帜代表着大唐与周边势力的军事部署。苏将军与薛将军立于一旁,神情严肃。
“陛下,吐蕃近来在边境频繁增兵,大有进犯之势。高句丽岛国也在沿海地区集结战船,意图不明。”苏将军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
李浩哲微微颔首,目光紧紧盯着沙盘:“朕已知晓。吐蕃地势复杂,骑兵强悍,我们需加强边境防御工事,以守为攻。在险要之地设置烽火台,一旦有敌军来犯,即刻点燃烽火,传递军情。同时,派遣精锐骑兵在边境巡逻,骚扰敌军,打乱他们的部署。”
“那高句丽岛国呢,陛下?”薛将军问道。
“高句丽岛国倚仗水军,妄图从海上进犯。我们的水军不可轻视,要加强训练,提升海战能力。”李浩哲手指在沙盘上的海岸线划过,“在沿海地区增设了望塔,密切监视敌军动向。另外,火器营可研制一些适合海战的火器,如火箭、火炮等,给敌军以迎头痛击。”
正说着,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御书房,呈上一封密信。李浩哲打开密信,脸色微微一变。
“何事?”苏将军和薛将军齐声问道。
“高句丽岛国与吐蕃暗中勾结,意图联合进犯我大唐。”李浩哲沉声道,“他们以为朕不知晓,便想趁虚而入,哼,简直是痴心妄想!”
“陛下,我们该如何应对?”苏将军急切地问道。
李浩哲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既然他们想联手,那我们就各个击破。先集中兵力对付吐蕃,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高句丽岛国明白,与我大唐为敌,绝没有好下场。待解决了吐蕃,再腾出手来收拾高句丽岛国。”
“陛下英明!”苏将军和薛将军齐声赞道。
李浩哲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大唐的盛世,不容任何人破坏。朕定要让吐蕃和高句丽岛国知道,我大唐的威严,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