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小普,周身仿若被一层柔和的光晕所环绕,那是一种宁静而祥和的光芒,似与天地相融,与整个世界化为一体。他原本眼中的迷茫全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清澈透亮,恰似一泓清泉,毫无杂质,清晰映照着内心深处熠熠生辉的智慧之光。
历经无数次的潜心探索与深度思考,小普终于在这一神圣时刻实现了明心见性,达到了自性圆满的境界。那种感觉,恰似长久被厚重迷雾笼罩的心湖,刹那间云开雾散,灿烂阳光倾洒而下,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通透无比,每一处角落都被智慧照亮。
回想起曾经听闻慧能大师所说的“何其自性,本自圆满”这句话时,小普那时仅仅只是略有知晓,一知半解。可此时此刻,他真切地体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邃佛理,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欣喜之情。这喜悦并非源于外界的物质享受,也不是因他人的赞誉而生,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对自我本质的深度洞察与彻悟。
自性圆满,意味着他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本心,不再盲目地向外部世界寻求答案与满足。小普深知,真正的安宁与力量皆来自内心的觉醒。明白了这一点后,小普感觉自己又一次重获新生,浑身充满了力量与勇气,足以去直面未来人生路上的种种挑战。
只见他怀着无比虔诚之心,脚步沉稳而缓慢地走向旃檀功德佛。在佛像前,他恭敬地双手合十,缓缓低头。
他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与庄重说道:
“佛祖,弟子历经千辛万苦,今日终于明悟自性。在此,弟子想要将从自性之中推演出来的十二因缘镜后续呈现给您,请佛祖您为弟子印证一二。”
说罢,小普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开始将脑海中的思绪如画卷般一一展开。
旃檀功德佛面容慈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微笑,低声轻语:
“小普,贫僧洗耳恭听你的妙音!”
小普定了定神,语气平和却又充满力量地说道: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是一切轮回中心的真正堕落凡尘。
因为有这个错觉,导致我们心的欲望上升,想要拥有更多,这便是欲望的诞生。当这种欲望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自然而然地引发衰老。
衰老之后,各种不适随之而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病。有的甚至尚未衰老就已患病,这代表我们本心对这种念头分割的不适。
衰老和疾病经过时间的演变,最终直接导致痛苦的死亡。这便是我们凡尘之人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不可更改的轨迹。因为世间万物自生成伊始,就必须遵循成、住、坏、空的周期定律。
这个过程对我们的本心自性而言,极其痛苦,直到死亡之后,才逐渐得以解脱。这就是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然而,死亡只是一种短暂的解脱,生前的分别习性早已融入我们心中,由此直接引发下一次无明的开始,又构成了无明的因。
故而,老死忧悲苦恼缘无明,再次组成十二因缘的大轮回。”
“善哉!善哉!”旃檀功德佛周身绽放出耀眼的光明,为小普圆满了十二因缘镜而放光加持。
在佛光闪耀的瞬间,小普心中涌起一股奇妙的感觉,他惊异地发现,自己的想法竟与旃檀功德佛如出一辙。
“哇塞,心灵相通啦!”小普在心中暗自惊叹。借着佛法这座无形的桥梁,小普竟能从自己的内心真切感受到旃檀功德佛的心境。
他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佛祖的心中看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浩瀚宇宙。宇宙之中,繁星闪烁,无数闪闪发光的星体悬浮其中。奇妙的是,只要心念一动,那些漂亮的星体便触手可及,能被轻易抓到手里。在这佛心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无法实现的,一切皆有可能。
小普兴奋得难以自持,尽情在佛心的奇妙世界里畅游。不知不觉间,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原来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呀!太神奇啦!”小普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这一瞬间,小普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然修成了佛门神通——他心通。
这时,旃檀功德佛的声音悠悠传来:
“小普,你佛性已成,下灵山去历练吧!希望能够在灵山等到你成佛归来。”
“佛祖,我才刚得自性自在,您就赶我走!”小普佯装不满,眼中却闪过一丝坚定。他心里明白,这是佛祖对他的期许与考验。
“小普,一切皆在因缘果报之中!你已明自心自性,此后当念念观照自心,不可令自心被凡尘所染,自性被外道所迷。
常行六度万行,待因果成熟,你自成佛果。贫僧送你一首东土禅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待你游历九天十地归来,佛心未染,佛性依旧光明,贫僧替你洗礼去凡尘俗体,成就佛身!去吧!去斩断你往昔在凡尘俗世留下的分别念吧!”
小普听着佛祖的教诲,心中满是感动与决心。他再次恭敬地向旃檀功德佛行礼,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向门外走去,准备迎接尘世的历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