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当天的报纸送来了,林江和弗兰克一人一份开始看报。
“林老弟,你看这些报纸,一天天报道的要么是长篇大论,要么是电影明星,昨天晚上法租界那么大动静,硬是一句不提。”
弗兰克随便一翻,便把报纸放茶几上了。
林江则是在夹缝的寻人启事上看到了春平太郎要见自己的消息。
这正是林江要找的。
林江原本以为春平太郎会在报纸上给自己传递消息,没想到是见面,而且见面时间定在第二天,而不是当天下午。
这足以说明消息很多,没有办法再有限的篇幅里传递,只能见面说。
想来也是,这一次对小松代洋二的打击那么大,他到底会做出什么疯狂举动还真说不一定。
第二天上午,林江依葫芦画瓢,和之前一样在三牧宾馆和春平太郎见面。
春平太郎来了之后,语速很快,说:
“小松代洋二已经知道了王谢就是王有川,也猜到了他这次的对手就是鲶鱼。
还有,我们的新据点放弃使用,估计随后会重新换地址,小松代洋二如今的保卫工作做得很好,最好不要对他动手。
还有蓝田惠子,也就是那个谍报天才最近会来法租界,她的破译能力很强,如果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用电台。
最后还有一点,小松代洋二这个人心思很重,我感觉他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万事小心。”
说完春平太郎便离开了。
林江万万没想到小松代洋二竟然知道了王有川的身份,那他昨天应该是真的害怕进攻的人要了他的命,这才把亨利路3号的人全部撤走防守。
至于蓝田惠子,林江也略有耳闻,知道此人是日本的谍报天才。
那这段时间确实需要谨慎一些,能不用电台尽量不用电台,有需要传递出去的情报最好是通过人力传递的方式传递出去。
林江晚上回到家,开始思考如何给这个小松代洋二上压力。
按照春平太郎的说法,小松代洋二的保卫工作做得很好,那就给他安排一个悬赏。
给压力不一定要去攻击他,让他时时刻刻知道有人要他的命就行。
就像之前对待影佐一样,让他日夜难眠,做任何事都不敢太过张扬。
第二天林江通过何茂把这个命令传达出去,关于小松代洋二的悬赏立刻传到各个亡命之徒耳朵里。
小松代洋二刚刚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汇报给军部参谋本部,便得知黑市上有自己的悬赏令。
“又是这一招,真当有人敢对我动手?500条大黄鱼,真是一个大手笔啊!”
小松代洋二确实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任何人对自己动手都需要想好后果。
以自己现在的安保措施,一般人想要靠近自己都难,所以这个悬赏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想到下午要去关口接蓝田惠子,小松代洋二便安排手下给自己准备午饭,吃完午饭便坐铁甲车前往关口。
铁甲车非常显眼,被法租界很多人盯着,有点消息的人都知道铁甲车便是小松代洋二的座驾。
铁甲车刚开到浦石路拐角,便被楼顶丢下来的几床被子盖住了挡风玻璃,只能紧急刹车。
下一秒几个燃烧瓶从楼上丢下来,铁甲车车顶燃起火,黑烟升起大街上人群唯恐避之不及。
铁甲车后面跟随的队员分了两个人去处理车上的燃烧瓶,另外几个人则是把那栋楼围了起来。
“什么情况?”
铁甲车内的视野不好,小松代洋二问道。
“机关长,我问问!”
车内的队员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只能从尝试打开车门询问外面的队员。
可当他打开一条缝,一股刺鼻的浓烟便进入车内,吓得他连忙把车门关上。
“机关长,好像是燃烧瓶,我们被攻击了!”
小松代洋二没有听到外面有任何枪声,知道这一次是小打小闹不像是“鲶鱼”的手笔。
但是他也不敢下车,生怕对方在暗处隐藏了狙击手,只得继续等待。
过了几分钟,车外的队员找来木棍,总算把盖在铁甲车上的被子给拨开,能够透过挡风玻璃看到外面的大街。
又过了一会,一名队员在挡风玻璃前打手势示意没有危险,小松代洋二这才示意开门询问情况。
门打开,队员前来报告:
“机关长,刚才有人扔燃烧瓶和杯子,我们赶到楼上已没有了踪影,这些人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要不要扩大搜索范围?”
“停止搜索,去关口!”
小松代洋二虽然很气,但理智告诉他,这些小打小闹的都是冲着悬赏去的。
燃烧瓶和铺盖这种东西制作很简单,对方肯定是想着能成功就成功,不能成功就算了。
大概率此前早就侦查好了地形,丢了燃烧瓶,人就逃了,现在扩大搜索范围毫无意义。
如果真的派出人力去追,自己反而不安全。
一路到关口,倒是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只是他不敢下车,就在车里等。
蓝田惠子杵着拐杖进入关口便看到车顶和侧面被烧得乌黑的铁甲车,便知道发生了什么。
等她上车后,小松代洋二对她点头示意后,命令开车出发。
“机关长,你现在的情况这么危急,要不要转移到华界去?”
“不用,如果我现在去华界,岂不是怕了对方?让你过来就是为帝国出力,找到有价值的情报。
我留在这里,正好吸引火力,你也可以安心做事。”
“是,机关长!”
蓝田惠子的腿之前被炸,后来虽然治好了,但小腿不能承力,下半生只能陪着拐杖度日。
这样的仇,她不得不报。
所以在接到小松代洋二的安排后,立刻暂停休养复健,马不停蹄地从医院赶来。
半路上,她便得知黑市上关于小松代洋二的悬赏。
到了之后便看到了铁甲车上的痕迹,内心更加坚定了要弄死这个所谓的“鲶鱼”。
之前“鲶鱼”活跃的时候,他还没有来上海,但是对于“鲶鱼”发送过的电文,她都收集了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破译这些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