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试,反而勾起了她的购物欲。
宋月娥的手艺真的很好,她选了浅蓝色的绸缎,上面手工刺绣了兰花,里面加了一层棉花,又保暖又好看,孙月娘觉得这就是件艺术品,拿着上下欣赏,宋玉娥看她半天不说话,以为她不喜欢,紧张的问到:“大嫂,你觉得这衣服合适吗?如果不合适,我可以改一下的。”“怎么会不合适,太合适了,我很喜欢,谢谢你,月娥,你的手好巧啊。”孙月娘赞到,宋玉娥这才松口气,“大嫂喜欢就好。”孙月娘就邀请她明天去街上逛逛,这几天,是一年一度的清山县庙会,非常热闹。
宋玉娥本能的想拒绝,她很不想出门,她觉得自己一个和离回家的女人,还是安安分分的呆在家里,不要去外面惹些闲言碎语了,她总感觉大家会用鄙夷的目光看她,但是看着春燕期待的眼神,还有她也不想拂了孙月娘的好意,最后就同意了,春燕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最喜欢去凑这样的热闹。
于是第二天,孙月娘,宋玉娥,子惠和春燕一起出了门 ,子龙当然也跟着。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孙月娘也是第一次逛古代的庙会,大体上和后世差不多,摆摊的卖艺的热闹非凡。
几个丫头也正是喜欢凑热闹的年纪,所以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也跟着出来了,她们陪在两个小姐旁边,这里瞅瞅,那里瞧瞧,对什么都感兴趣。赵大也出来了,他远远地跟在后面,今天人多,有备无患。一路上有卖各地特产的,有卖小吃的,不过这时候的小吃也就是糖人,糖葫芦,炒货,糖水等。这时候多数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哪有闲钱去买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也就是赶上庙会这种热闹时,才会咬咬牙给孩子们买一点解解馋,所以孩子们才盼着这样的日子。
孙月娘又想到了前世,小时候,真的很盼望着过年过节,因为很多好吃的食物只有过年过节才吃得到,新衣服也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穿。后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想吃的随时都能吃得到,新衣服更是可以天天穿。大家都在感叹年味淡了,其实是太容易得到后就不珍惜了。
一行人正在逛着,突然看到前面围着一群人,里面还传来呵斥声,小孩的哭声。孙月娘让付婆子去问问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则和其他人找了个茶棚坐下来休息。不一会儿,付婆子就回来了,她叹了口气说:“是个可怜的丫头。”原来是一个叫大丫的女孩,被别人催债,如果今天还不了,就要被拉去做丫头抵债了。
坐在邻桌的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听到孙月娘她们说话,便接话到:“这大丫是我们村的,说起来真是苦命。她父亲在世时,她家也算是村里殷实的,可是她十二岁那年,他爹上山打猎时不小心跌落下悬崖摔死了。大丫娘带着他们姐弟俩辛苦度日,大丫特别能干,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而且特别会想赚钱的门道,春天去山里采野菜,夏天下河捞鱼捉虾,秋天摘各种野果,冬天天冷,她就到街上支个摊,卖热乎乎的红糖姜茶水。总之,只要能赚钱的事她都做。这样她们母子三人也熬过了四年,他弟弟小勇还能上私塾读书,而且读得很好。可是当大家都以为她们能越过越好的时候不幸又降临了。大丫的娘去年底生了病,治了几个月,欠下一屁股债后今年四月底还是撒手人寰了。”那个人摇着头叹口气“大丫也真是命苦,今天就是还账的最后期限了。”孙月娘听了也是感叹,不过她对这个大丫倒是有几分兴趣了。“咱们过去瞧瞧吧,”说完带着大家一起走了过去。
只见人群中,有个尖嘴猴腮的人带着三个打手模样的正准备去拉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正在与他们对峙,她身后藏着一个小男孩,正眼泪汪汪的紧紧抱着姐姐,她们后面是卖糖水的小摊子。尖嘴猴腮的人说:“你就爽快些跟我们走吧,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就算去见官也是这个理。”大丫哀求到:“我不是不还,请您再宽限两个月,两个月后我一定还。”“还宽限?今天就是最后期限了,乖乖跟我们走吧,别逼我们动粗啊!”说罢就打算拉人。
孙月娘低声对付婆子说了几句话,付婆子就走过去,对那尖嘴猴腮之人说:“她欠你们多少钱?”“二十两,怎么,你帮她还吗?”“我明明只和你们借了十两,怎么就成了二十两了?”大丫急忙喊道。“利滚利不知道吗?”尖嘴猴腮之人狞笑道,并还出示了一份借据“这可是你亲自按了手印的”。大丫气的得眼睛通红,“可是你们当时说的是一年一两银子的利息,三年内连本带利还清的呀?”“你记错了吧,当时所说的都写在这份借据上,大家可以看看,现在不是你能抵赖的。”围观的人中有识字的看了这张借据,上面还真是写着借期一年,过期不还数量翻倍。
大丫明白她是被人算计了,可是当时她娘病重急需用钱,她没办法才去借的高利贷,也怪她太不小心,自己又不识字才被坑了。尖嘴猴腮之人得意的笑着说:“怎么样,字据在这,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你赖不掉的,还是麻利点,乖乖跟我们走吧。”大丫面色苍白,瘫坐在地上。付婆子拿出二十两银子,“她的账我们帮她还了,借据给我,今后不要再找她的麻烦,否则……”付婆子故意不说话了,回头看了一下。那尖嘴猴腮之人也看了过来,看到一个气质不俗的夫人,身后还站着一个身材魁梧一看就很能打的汉子,知道不是好惹的,反正钱已到手,就把借据递给了付婆子,“好说,好说,我们也是求财的,有钱就没事了。”尖嘴猴腮之人说完又冲孙月娘这边拱拱手,带着三个打手走了。
大丫一脸戒备的看着孙月娘一行人。她今年虽然才十六岁,但是天天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看遍了人间冷暖,她知道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对自己好的。不过她还是过来行礼道谢:“多谢这位夫人出手相救,不知夫人怎么称呼?家在何处?今天多谢夫人出手相助,夫人请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银子还上的。”
听她这么说,孙月娘又高看了她一分。正常情况下,被帮助的应该是想尽办法抱上她的大腿,要为奴为婢在所不辞,可这姑娘眼中有坚定,有倔强,有防备,唯独没有谄媚。孙月娘想培养几个可用之人,毕竟她整天抛头露面也不好,而且她想做的事很多,一个人也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