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冬月廿三,三亚湾的浪涛裹挟着咸涩海风,将葡萄牙三桅帆船上的雪白绸缎吹得猎猎作响。李长风站在新建的\"海天阁\"露台上,望着远处正在卸货的商船,金丝蟒袍的广袖被风吹得鼓胀如帆。
\"大人,伊莎贝拉小姐的轿辇到了。\"管家捧着鎏金托盘,盘中盛着用冰鉴镇着的波斯蔷薇露。李长风抬手饮尽杯中物,水晶杯沿残留的玫瑰香气混着咸腥海风,竟有几分铁锈味。
这一日,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婚礼在此举行。主角正是名震一方的明朝驸马爷、宁远伯李长风,而他的新娘则是澳门总督之女伊莎贝拉。
婚礼在临春河畔的别院举行。二十四个梳着双丫髻的侍女提着嵌玻璃的六角宫灯,将红木回廊照得流光溢彩。李长风特意吩咐工匠在传统歇山顶上开了三扇威尼斯玻璃窗,此刻斜阳透过彩绘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十字光影。
婚礼当日,李长风身着华丽的明朝驸喜袍,头戴乌纱帽,帽上的明珠璀璨夺目。他身姿挺拔,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伊莎贝拉则身着精心定制的西式婚纱,洁白的绸缎如云朵般轻盈,层层叠叠的裙摆拖曳在地。她那一头金发盘起,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蓝色的眼眸犹如深邃的海洋,此刻也满是羞涩与幸福。
\"这不合礼制。\"礼赞官第三次擦拭额角的汗珠,看着红毯尽头款款而来的新娘——伊莎贝拉穿着精致的婚纱,裙摆下却隐约可见鲸骨撑起的涟漪。当她经过礼器陈列的紫檀条案时,腰间银链缀着的圣安东尼像与案上的青铜爵相撞,发出清脆的铮鸣。
李长风接过新娘递来的金丝楠木盒,里面躺着块产自马六甲的龙涎香。他故意用拇指摩挲过女子戴着蕾丝手套的指尖,果然感受到老管家投来的不赞同目光。这个动作让新娘碧绿的眼眸泛起笑意,像极了他在泉州港见过的猫儿眼宝石。
在众人的欢呼声与祝福声中,李长风与伊莎贝拉携手步入宁远伯府。按照明朝的传统礼仪,他们先是行了沃盥礼,净手洁面,以示庄重。接着是同牢礼,两人相对而坐,品尝着象征夫妻同甘共苦的食物。随后的合卺礼,将瓢瓜一分为二,又以红线相连,两人各执其一,饮下瓢中的酒,寓意从此夫妻二人合二为一,永不分离。
礼成之后,宾客们纷纷涌入府中,向新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一时间,宁远伯府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而李长风为了迎接伊莎贝拉,特意在府中建造了一座西式小洋楼。这座小洋楼风格独特,与周围传统的中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它有着高耸的尖顶,墙壁上镶嵌着精美的彩色玻璃,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上,形成五彩斑斓的光影。
戌时三刻,小洋楼新房内,波尔多红酒在夜光杯中泛着琥珀光。伊莎贝拉卸下洁白的面纱,任由金发如瀑垂落。她轻触墙角的古钢琴,一串《绿袖子》的音符流淌而出,却在转调时被李长风的古琴声接住。两股音流在雕花梁柱间缠绕,惊起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这叫《凤求凰》。\"李长风解开玉带钩,鎏金带扣上的云纹间暗藏辽东李家的虎纹。当他取下伊莎贝拉耳畔的珍珠坠时,发现那竟是用南海砗磲打磨的玫瑰念珠。
五更天,李长风被咸湿的海风唤醒。枕边的金发女子仍在安睡,晨曦透过彩色玻璃在她肩头绘出鸢尾花纹。他轻手轻脚走到露台,望着港口新到的三艘福船——那是他新打造的远洋船,桅杆上特意加装了葡萄牙式的三角帆。
婚礼结束后的一连数日,李长风都流连于这座西式小洋楼,每晚都在伊莎贝拉处留宿。小洋楼内,准备了大量的咖啡和红酒。每当夜幕降临,李长风和伊莎贝拉便会坐在窗前,一边品尝着咖啡或红酒,一边轻声交谈。李长风看着眼前这位金发碧眼的异国佳人,心中满是欢喜,仿佛真的走到了人生巅峰。
自与伊莎贝拉成婚以来,李长风每日与她相处,愈发觉得这位葡萄牙姑娘身上有着无尽的惊喜。在一次午后的惬意交谈中,阳光透过小洋楼的彩色玻璃,洒下斑驳光影,二人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品着香醇的咖啡,话题从生活琐事渐渐转向更为宏大的领域。
伊莎贝拉妙语连珠,对诸多事物都有着独特且深刻的见解。她的谈吐优雅不凡,无论是对当下局势的分析,还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都展现出极高的智商与敏锐的洞察力。李长风越听越入迷,心中暗自惊叹,这绝不是一个徒有美貌的简单花瓶。
一番深入交谈后,李长风得知伊莎贝拉曾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在葡萄牙,她接触到了先进的知识体系,对金融、贸易以及航海等领域都精通无比。她详细地向李长风阐述着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从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到如何通过合理的投资来积累财富;在贸易方面,她分享着各国不同的贸易规则与特色商品,以及如何建立高效的贸易网络;而谈及航海,她更是如数家珍,从船只的构造优化,到航海路线的规划,无不头头是道。
李长风意识到,这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在当下的局势中,自己正致力于发展海南的经济与海上势力,而伊莎贝拉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暗自思忖,不能将这样的人才仅仅关在府中,当作一只供人欣赏的金丝雀。
此时,李长风新组建的海上商船队正急需一位得力的管理者。这支商船队,承载着他拓展海外贸易、积累财富的厚望。商船队拥有各种类型的船只,从坚固的福船到灵活的广船,它们将穿梭于各大洋,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李长风深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对于商船队的发展至关重要。
经过深思熟虑,李长风郑重地对伊莎贝拉说:“伊莎贝拉,我决定将新组建的海上商船队交给你打理。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让这支船队在商海中乘风破浪,为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伊莎贝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兴奋,随即又变得坚定起来。她知道,这不仅是李长风对她的信任,更是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绝佳机会。“长风,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我会运用我所学的知识,让商船队成为海南乃至大明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力量。我想把这个商船队组建个公司,就叫大明帝国海南贸易公司!”
李长风对此十分认同,叫她大胆放手去干。在海南巡抚衙门附近,李长风大兴土木,建设了一座宏伟气派的巴洛克风格大厦,挂上了大明帝国海南贸易公司的牌匾。
大明帝国海南贸易公司招聘了大量的文员和管理人才,尤其是女性,在面试时,伊莎贝拉给予了优先招聘。
管理队伍组建后,伊莎贝拉迅速投身到商船队的管理工作中。她首先对船队的船只进行了全面评估,根据不同船只的特点,重新规划了贸易航线。对于航速较快、载货量相对较小的船只,她安排它们前往距离较近但贸易利润高的东南亚地区,运输丝绸、瓷器等贵重物品;而那些载货量大、续航能力强的大船,则驶向遥远的欧洲,带回香料、毛织品等稀缺货物。
在人员管理方面,伊莎贝拉制定了一套严格且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经验丰富、工作认真的船员,给予丰厚的报酬和晋升机会;而对于违反规定、工作懈怠的船员,则进行严厉的处罚。她还亲自挑选了一批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人员,跟随商船队一同出海,以确保在与各国商人交易时沟通顺畅。
同时,伊莎贝拉运用她的金融知识,为商船队制定了详细的财务计划。她合理安排资金,在采购货物、船只维护以及人员薪酬等方面进行精准预算,确保每一次航行都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她还与各国的银行和钱庄建立联系,为商船队的贸易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