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李夏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甚至他闭上了眼睛,只等着那临门一刀斩下来,唯一的期盼就是,刀口能够锋利一点……
可这时,他却听到了些微的笑声。
很轻,但那感觉就好像是农场主对狗崽的调戏……
他感觉自己的尊严被侮辱到了,睁开眼,就看到韩安筠端起一杯清茶,抿了一口后说道:“谈钱的话就算把夏天娱乐卖了你也赔不起吧。”
李夏心中刚积攒的怒气立马蔫吧了下来,他垂头丧气地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韩安筠想了想道:“要不……你如果能答应我三个条件的话,这事还有的考虑?”
“三个!”
李夏瞪大了眼睛。
这熟悉的捆绑戏码,让他感觉自己更像一只狗崽了,只要答应了,就彻底被这个女人死死拿捏住了。
可不答应的话……
五千万呐,甚至不止……
靠!
李夏无奈了,他现在还能怎么办呢?
祸是自己闯出来的,无论如何,都得弥补回去才行啊。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三个就三个,但绝不可以让我献身之类的。”
韩安筠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没好气道:“谁要你献身呐。”
说是这样说,可此时不管换任何一个人,谈到这种话题,目光总会有意无意地瞟向一些不该瞟的地方。
韩安筠也不例外。
而且被李夏抓个正着,撇撇嘴道:“口是心非。”
韩安筠俏脸顿时升起红晕,心虚道:“搞得好像你吃了多大的亏一样,五千万都可以找五千个牛郎了。”
李夏嘴角抽搐:“受得了嘛你。”
“咳咳。”
韩安筠转移话题道,“吃饭吃饭,都凉了。”
……
一顿饭吃完,不管过程发生了什么,属于夏天娱乐的财务危机总算是解除了一半。
而接下来,他就可以腾出手去弄那个叫山口七郎的rap了。
第二天一早。
李夏就在练歌室找到了舒毅,并且把新写的歌曲十分霸气地拍在了桌子上:“给我狠狠地揍他!”
舒毅一脸莫名其妙,可拿起谱子后,脸上的表情便肉眼可见的精彩起来。
“有这首歌在绝对能够把他揍得体无完肤!”
舒毅已经能够想象到现场会燃成什么样子了。
李夏得意道:“那当然,这样,你先熟悉熟悉,待会我再告诉你怎么唱合适……”
对此,舒毅当然没有意见。
和李夏对音乐的理解比起来,他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在唱功上了。
而李夏交代完后,就把宋念念,以及正在练习钢琴和吉他的刘依彤和刘依依两姐妹喊了过来,开始教她们怎么配合自己做配乐。
“啊?这也要我们做吗?”刘依依一脸懵。
“对啊,这是咱们公司的传统文化,一个萝卜几个坑,你看谁不是这样?”李夏理直气壮地说道。
“这是压榨!”刘依依一脸不服。
不过当李夏拿出给她们的新歌后,那种抵触情绪立马就烟消云散了。
“这真的是给我们的吗?”
“那还有假?”
“可是……这首歌怎么看上去像儿歌啊?”
“这叫老少通吃。”
“呱呱呱……这歌词……傻乎乎的诶。”
“很可爱不是吗?”
李夏干咳两声,随后板起脸道:“好了,歌你们抽空练练,过几天时代广场的商演要用,先帮我弄个配乐。”
没办法,给舒毅那首新歌的配乐涉及的方面太多了,他一个人弄有点忙不过来,有宋念念和两姐妹的帮忙就可以省去不少的事情。
即使如此,也用了将近七个小时才算完成。
而舒毅那边,早就已经等不及要录制了。
这几天他也被山口七郎弄得十分不爽,早就想出口恶气了。
不止是他,还有许多华夏的网友。
甚至是《华夏有说唱》的节目组也是,对于山口七郎的到来,他们十分反感,可无可奈何的是,和星辰娱乐的合同签得太死,在这件事上,他们也没有话语权。
“难搞了,这波仇恨拉大了。”一名导师愁眉苦脸。
郑玉山苦笑道:“实在不行只能把它当成好事了,起码关注度在直线攀升。”
他打开电脑给众人看了看,现在《华夏有说唱》的话题愈演愈热,主要原因就是关于山口七郎的争执。
不少喜欢听华夏说唱,尤其是近期因为李夏而对华夏说唱产生自信的网友,都被恶心坏了。
山口七郎直接把华夏文化和华夏说唱贬了个透心凉。
他那些脑残粉更是趋炎附和。
更别说姚桌、徐远、单高杰也在推波助澜。
再加上李夏那一波无底线的广告,几乎借调了韩安筠的影响力,把热度推上了新的高度。
当然,也有另一种呼声,就是希望李夏能够再次站出来,狠狠地把这一巴掌给抽回去。
并且表示如果李夏能抽回去,他们不介意他和女神有孩子……
“可是……谈何容易啊。”
郑玉山感慨。
除非李夏再来一首《本草纲目》这种带有diss意外的说唱,否则就算是《霍元甲》和《乱舞春秋》这种,也显得有些疲软。
更别说山口七郎还把《霍元甲》diss了一遍,说华夏武术就是夸大其词的花拳绣腿。
那个叫渡边的更是挑战了好几家武术道馆,无一败绩,现在好像又在挑战一家名叫精武馆的,还闹得挺热闹。
就是不知道那个叫霍嘉荣的馆主能不能赢了……
“难道李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民族文化自信,又要被贬回去了吗?”
就在郑玉山思索时,他打开的电脑上,忽然叮咚一声,传来邮箱的声音,而来件人正是李夏!
“是新歌?”
郑玉山顿时一震,其他导师也变得满脸期待。
没有犹豫,他立刻打开了文件,点击播放——
随后,几人就呆住了。
过了将近十分钟,才有一名导师讷讷问道:“郑会长,这真的能唱吗?”
郑玉山也是一脸纠结,最后咬牙道:“当然要唱,哪怕当场打起来,也要唱!”
他们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了一种能够突破血脉的热血。
但,这一切都基于他们是华夏人,是华夏文化的拥护者。
如果是换成其他人,尤其是小日子,听完这首歌就没那么得劲了,虽然不至于真的打起来,但面子上肯定过不去。
“那要怎么宣传呢?”
又有人问道。
郑玉山思索道:“既然决定要唱,那就干脆把噱头拉起来,怎么夸张怎么搞。”
李夏的这首歌,值得他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