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1日清晨,杭城的秋风裹挟着桂花香掠过星杭科技大学校园。沈雅思抱着一摞厚重的商业案例分析教材,快步走向虚拟教学实验室。作为工商管理系与哲学系的双学位学生,她今天要参与一场特殊的课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商业模拟对抗。
实验室的穹顶投射出全息界面,30名学生陆续戴上VR眼镜,眼前的场景瞬间切换成一座未来都市的虚拟商战沙盘。沈雅思的角色是一家新兴科技企业的cEo,她的竞争对手中,赫然有两名AI模拟的“商业巨头”。
“本次模拟设定为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初始资金1000万虚拟货币,竞争周期为现实时间45分钟。”教授的声音从虚拟空间传来,“注意,市场需求会根据你们的决策实时变化,同时,你们的对手具备深度学习能力。”
沈雅思深吸一口气,调出企业面板。她注意到AI对手的策略倾向:一个主打高端市场,强调技术壁垒;另一个则采取低价倾销,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她的手指在虚拟操作台上飞速滑动,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本翻旧的《孙子兵法》。
“避实击虚......”她低声自语,在研发栏投入30%资金用于柔性屏技术创新,同时将50%预算分配给社区营销。当其他同学还在传统广告渠道厮杀时,沈雅思的虚拟企业已经在各大科技论坛引发热议,“平民黑科技”的标签迅速传播开来。
模拟进行到第25分钟,AI对手开始针对她的策略调整布局。高端品牌推出中端副线产品,低价品牌则发起价格战。沈雅思却不慌不忙,启动预先设定的“生态链计划”——用智能手环的利润补贴新推出的健康监测App,构建起用户粘性极高的闭环服务。
“沈同学的策略很有意思。”教授的虚拟形象突然出现在她身旁,“表面上看是互联网思维,但底层逻辑更接近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理论。”
沈雅思会心一笑。哲学系的课程让她对商业竞争有了独特视角,她意识到,真正的商业智慧往往藏在看似对立的概念之中——创新与保守、扩张与收缩、利益与道义。
与此同时,在星宁壹号别墅的家庭影院,沈浩然正通过校园监控系统观看女儿的表现。屏幕上,沈雅思冷静应对AI对手的连环攻势,将哲学思维巧妙融入商业决策。他转头对妻子婉婷说:“这丫头的格局,比我当年还大。”
“你别忘了,她从小听着你的商业故事长大。”婉婷笑道,“不过我倒是担心,她太优秀了,以后找对象都难。”
两人正说着,书房的警报突然响起。沈浩然快步冲进去,发现是星宁金融公司的海外账户出现异常资金流动。他立刻调取监控数据,发现有人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绕过常规监管。
“看来上次的对手又回来了。”沈浩然盯着屏幕,眼神冷峻,“这次用的是匿名加密手段,背后势力恐怕不简单。”
他迅速召集沈逸和技术团队开会。沈逸调出最新的金融安全系统报告:“哥,对方的攻击模式很像三年前那几家公司的手法,但技术层面更先进,我怀疑他们得到了专业黑客组织的支持。”
“不管是谁,敢动星宁的钱,就得付出代价。”沈浩然在全息投影上画出战术图,“启动‘暗网追踪计划’,让情报部门重点排查与我们有过节的势力。另外,联系国际刑警组织,他们最近在打击跨国金融犯罪。”
另一边,沈雅思结束了虚拟商战课程。她的企业最终以47%的市场占有率获得胜利,教授专门将她的案例作为经典教案。回到宿舍后,她没有急着休息,而是打开虚拟现实设备,进入父亲为她搭建的“商业博物馆”。
这个虚拟空间收藏着星宁集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从1995年创业初期的艰辛,到如今的商业帝国版图。沈雅思漫步在虚拟展厅,突然停在2013年那场商战的展区。全息影像中,父亲沉着应对危机的画面让她陷入沉思。
“商业竞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利益博弈。”她对着空气说道,仿佛在与父亲对话,“就像哲学里说的,每个决策都关乎价值选择。”
深夜,沈雅思收到父亲发来的消息:“明天有空吗?带你去见几位商界前辈,他们想见见星宁未来的接班人。”
她微笑着回复:“当然有空,我正好想和您讨论下今天课程里的商业哲学应用。”
窗外,杭城的夜景璀璨,沈雅思站在宿舍阳台上,望着远处星宁集团大厦的霓虹灯光。她知道,属于她的商业征程才刚刚开始,而哲学思维将成为她最独特的武器。
在这个虚实交织的时代,沈雅思正以自己的方式,将古老的哲学智慧与前沿的商业科技融合,书写着新一代企业家的传奇。而星宁集团,也在家族传承与创新变革中,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