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食品厂,某实验室中。
此时负责调配添加剂的实验人员全副武装,一边调制着诱发人味蕾的新型产品,一边将残余废料统统倒入下水管道中。
这些废料顺着管道一路通到了一处蓄水池。
然而与外面池塘里死鱼散发的臭味不同,蓄水池这里却极香,偶尔从其他管道过来的污水里还能闻出三花淡奶的香味。
这时候往里面放个臭鞋垫,也能如美食一般香气扑鼻。
金山食品厂总经理大腹便便站在高处,低头看着蓄水池里的“货物”。
刚才听手下汇报,从不远处的金山大坝赶来了几个穿着行政夹克的人,正气势汹汹往他们食品厂这里过来,一副要收拾他们的样子。
这让总经理有点摸不到头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他们是做食品的,又没有吃死人,附近这么多工厂不查,怎么还突然查他们食品加工厂了?
食品厂总经理皱眉对身后的手下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他们来我们食品厂干嘛?在京州谁不知道我们食品厂背后是什么人?每次来检查也是白来,浪费这时间干嘛?”
手下人挠挠头,示意他也不清楚来的人是谁。
再说了,人家都是政府官员,他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去直接打听人家是谁,具体什么职务,不被那些人轰走都算可以了。
不过他倒是打听到了这些人因为什么事情而来,“听说是因为咱们将添加剂排到了金山大坝那里的小池塘,造成了死鱼,恶臭扑鼻这才被人举报了。”
“什么?死鱼?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没人告诉我?”
听到有死鱼,总经理顿时眉毛一跳,这事情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死鱼和他们工厂有什么关系,他们又没有人去投毒。
手下纠结半天,不知道该说不该说,“那些死鱼是......其实,是是你干的。还记得就在我们厂落地之后,这里的厂远离城市,于是被规划为了实验基地,专门调配各种添加剂。”
总经理直皱眉,“说重点,厂子的历史我比你更清楚,你给我说这些有什么用?”
“哦哦,是是。”
手下人低头继续说道,“就是因为成了实验基地,我们这里并不生产食品,只是做着研究添加剂的事情,这里虽然厂区小,人也少,但用来实验的食品却十分多。”
“如果常年做实验用的食品直接处理了岂不是浪费?想到周围池塘有鱼类,于是将这些已经实验过,却不能流入市场的食品丢到了附近鱼塘里。”
“可我们也没想到,人能吃的食品,鱼不能吃啊。”
“刚开始可能有一两条出现意外,但经过这么多年,谁知道这些添加剂里混杂了什么东西,最终经过这么一混合,那一片就成了臭水沟。”
“你们啊,你们。”
总经理咬着牙,指着手下的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骂。
“最近你们还有继续做这件事吗?”
总经理皱眉道。
当然这件事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大事,毕竟吃死的是鱼,不能说他们家的食品有问题。
只能说好心养鱼,但没想到会造成这种后果。
他等会会以这种理由做说辞,来逃避市场监督的检查。
手下使劲摇头,“现在没有了,绝对没有了,我可以打包票!主要是那地方太臭了,都是死鱼,就是钓鱼佬都不愿意过去,谁知道钓出来的鱼还能不能吃。”
“行。”
总经理点头道,“那这件事就此打住,以后也别再喂鱼,回头找个人,就说厂里有人为了钓鱼于是把没有研究好的增香剂倒在了鱼塘里,刚倒确实能钓到,但没想到后面却污染了整个鱼塘。”
“人能找几个吧?每个人给上几十万,进去待几年,就当这件事就此打住。”
“啊?几十万?要不要.......这么多?”手下有些肉疼。
以眼前这个总经理的尿性,这几十万支出一定会在他们高管身上扣的。
当初就是他们几个为了省下排污钱,这才将那些废弃食品直接一股脑倒在了池塘。
总经理也知道这件事,就是他们几个人闯的祸。
但这些人可是他的手下,他不保谁保?
万一进去后捅出来更大的事情,怎么办?
“你们要是不愿意掏钱就自己进去,别怪我没提醒你,咱们厂身后的老板可没我这么有耐心,你自己想好怎么办!”
“是是是。”
听到幕后的大老板,那可是认识极其厉害的人,在这种大人物眼里,有时候别说鱼了,有时候一个人,都不值一提。
手下赶忙处理,并找好几个替罪羊,而总经理继续站在蓄水池这里,看着一个个输送污水和杂物的车辆离开,他满意笑了笑,耐心等待几位领导的到来。
......
十分钟后,赵东来火急火燎带着李达康一众人来到了这个名叫“金山食品厂”的门口。
赵东来一边介绍一边带路道,“金山食品厂是我们京州市里数一数二的食品制造厂,不仅拥有生产链,还有各种销售渠道,而且还拿过城市绿色食品的称号。”
“绿色?”
李达康直接气笑了,“刚才你没看到?鱼都不能吃的东西给人吃?你把这叫绿色?这到底是哪个王八蛋评选的?啊!?”
赵东来瘪瘪嘴,转头看向身后的几个早就灰头土脸的同事。
能颁发这个荣誉的不就是身后的这几位吗?
又不可能是他一个市局颁发的。
赵东来说道,“总之,目前这只是一个实验基地,若是能确定这里实验的食品有问题,我建议将整个京州的金山牌食品全部查封。”
赵东来的一句话,让李达康顿时无语。
他刚才在钟小艾面前说查封,那是说给钟小艾听的,以向钟小艾表现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态度。
这若是真查封了,哪个厂还敢来金山县投资?
而且金山食品厂,一听名字就和金山县有关。
他当初在金山大坝这里审批多家厂区建设,就是为了能带动金山县的发展。
那时候,金山县的群众只能务农,之后在几个机械制造厂的带动下,李达康才让金山县的农民走出了大山。
只是没想到,后来又冒出了这些食品加工厂。
当然之后的几个厂就不是他李达康批的了,作为京州市市委书记,他只需要说一句“大力发展建设金山县”,那么金山县县委书记或县长等人就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招商引资。
李达康唯一能做的,无非就是让那些厂卖个面子。
否则谁会把厂建到偏远山区?还是离金山大坝这么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