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这位在古代官场中独树一帜的女子,以其非凡的智慧、果敢的决策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这是后话
她与张大山、赵铁柱和李智渊四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推动改革。
“诸位爱卿,今日我们继续商讨中央集权的改革事宜。”李智渊开口道,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赵铁柱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我已经在地方上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有些地方豪强确实对中央集权有所抵触。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策略得当,定能化解这些阻力。”
苏瑶微微一笑,展开手中的地图,说道:“陛下,根据我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郡县长官,负责地方的行政、司法、税收等事务。这样既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能提高行政效率。”
张大山也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我已经准备好了郡县长官的候选名单。这些人都是忠诚可靠、有能力之士,我相信他们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李智渊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按照各位爱卿的建议来办。赵爱卿,你负责地方的治安和军事调度;苏爱卿,你负责制定具体的郡县划分和官员任命;张爱卿,你负责监督郡县制的实施,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遵命,陛下!”三人齐声应道。
于是,南洋国的中央集权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
到了地方,赵铁柱二话不说,先把自己捯饬一番。他把头发梳得油亮,胡子刮得精光,穿上崭新的铠甲,腰间还别了把寒光闪闪的剑,活脱脱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整理完毕,他大摇大摆地走到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面前,清了清嗓子,扯着嗓门大声宣读中央集权的政策。他那洪亮的声音,震得树叶都沙沙作响。读完后,他嘴角一扬,露出招牌式的笑容,冲着众人眨了眨眼睛,说道:“各位乡亲父老,中央集权这事儿,对咱们国家可是天大的好事。以后呀,国家统一管理,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坏蛋来欺负咱们。只要你们支持改革,朝廷肯定不会亏待大家,该有的尊重和好处一个都不会少!”
可这世道就是复杂啊,总有些人不识好歹。有些地方势力一听要上交权力,立马炸开了锅。他们跟一群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上蹿下跳,到处煽风点火,说什么“中央集权是抢他们饭碗的”,还组织起武装力量,叫嚣着要跟朝廷对着干。
赵铁柱一看这情况,心说:“这帮家伙,敬酒不吃吃罚酒啊!”但他可不是个鲁莽的人,脑瓜子灵活着呢。他先稳住阵脚,琢磨着得用点手段。于是,他把那些愿意配合的势力拉到一边,拍着胸脯打包票:“只要你们支持朝廷,以后税收减免,发展机会多得是,保证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他还真拿出了不少实在的优惠,比如帮他们修路、建学校,给他们提供做生意的便利,这招可灵了,一下子拉拢了不少人。
当然,总有些顽固不化的家伙,软的不吃来硬的。赵铁柱也不含糊,直接调兵遣将,准备开打。战斗打响了,那场面,就跟煮开的水一样热闹。刀枪碰撞声、喊杀声、战马嘶鸣声,混成一片。
有一次,赵铁柱碰上个厉害的对手,这家伙人高马大,肌肉跟山似的,手里拿着一把大砍刀,舞得虎虎生风。关键是,这人不仅力气大,还贼精。他先假装往东跑,引得赵铁柱追过去,结果突然一个回马枪,差点把赵铁柱给撂倒。赵铁柱反应快,一个急刹车,往旁边一闪,那刀就擦着他的鼻子过去了,吓得他冷汗直冒。但他也不慌,脑子飞快地转,想着对策。他故意装作要撤退,引得那家伙追过来,然后带着他在山里绕圈子。那家伙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速度越来越慢。赵铁柱瞅准时机,突然一个急转弯,抄起路边的树枝,往那家伙腿上狠狠一扫,趁他摔倒在地,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剑抵住他的喉咙,大喝一声:“缴械投降!”
打赢这场仗,赵铁柱累得不行,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气。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抹了把汗,冲着旁边看得目瞪口呆的部下们笑了笑,打趣道:“哎呀妈呀,这年头,连个土匪都这么难对付,看来以后得多练练剑术了,不然这小命都保不住啊!”部下们一听,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山谷里回荡,仿佛在宣告他们的胜利。
赵铁柱他们回到王宫,李智渊国王亲自设宴款待,大家伙儿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畅谈未来,心里别提多美了。赵铁柱还跟部下们吹嘘:“看吧,这中央集权,就是香饽饽,以后呀,咱南洋国肯定越来越牛,谁也别想欺负咱们!”大家都被他逗得前仰后合,笑声传遍了整个王宫。
苏瑶在接到李智渊国王制定郡县划分方案的任务后,立刻在王宫中忙碌起来。她深知这项工作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因此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任务中。
她首先收集了南洋国各个地区的详细资料,包括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她仔细研究了每一份地图,分析了山脉、河流、平原等地形对区域划分的影响。她注意到,一些地区因为地形复杂,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而另一些地区则因为地处平原,人口密集。
为了使每个郡县的大小和人口相对均衡,苏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比较。她根据人口数据,将人口较多的地区划分为多个较小的郡县,而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则设立较大的郡县。她还考虑到了经济因素,将经济活动相似的地区归为同一郡县,以便于资源的整合和管理。
在挑选郡县长官候选人时,苏瑶更是慎之又慎。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寻找具备相应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的人选。她不仅关注候选人的行政能力,还注重他们的品德和廉洁程度。她通过与地方官员和百姓的交流,了解候选人的口碑和政绩,确保所选之人能够真正为百姓谋福祉。
在工作的过程中,苏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有时,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存在冲突,需要她在划分郡县时进行巧妙的平衡和协调。但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耐心,一一克服了这些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苏瑶终于完成了郡县划分的方案。她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县,每个郡县的大小和人口都相对均衡,便于管理和治理。同时,她也为每个郡县挑选了合适的长官候选人,为南洋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大山接下监督郡县制实施这活儿,感觉责任重大。他心里清楚,这任务关乎国家稳定,来不得半点马虎。于是,他整理好行囊,带着几名随从,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旅程。
一路上,张大山那叫一个认真。每到一个郡县,他先把自己捯饬一番,把衣服抻得平平展展,头发梳得顺顺溜溜,好像要见大人物似的。其实也就是见见地方官员,但他觉得这是对工作的尊重。
到了地方,张大山二话不说,直奔主题,开始检查官员任命情况。他把那些候选人的资料拿在手里,瞪大眼睛,一字一句地看,那认真劲儿,仿佛在审阅国家机密。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家庭背景到过往经历,从文化水平到政治素养,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要是发现有啥不对劲的地方,他立马像炸了毛的公鸡,非得问个明白不可。
核对完资料,张大山还要跟当地百姓唠唠嗑。他换上便装,混在人群中,跟老百姓聊天。他问他们对新任命官员的看法,了解官员们有没有以权谋私,有没有好好为百姓办实事。老百姓们一开始还有点拘谨,不敢乱说。张大山就赶忙笑着打趣道:“乡亲们,咱就是来了解情况的,你们只管说实话,说错了我也不怪罪。” 这样一来,百姓们就放开了,把心里话都倒了出来。
在监督郡县制实施的日子里,张大山也闹了不少笑话。有一次,他到了一个偏远的郡县,那里的人都讲方言。张大山一句都没听懂,急得他直挠头。他硬着头皮,用手比划,好容易才弄明白对方的意思。还有一次,他去一个山区的郡县,山路崎岖难走。张大山走得气喘吁吁,累得够呛。到了地方,看到当地百姓热情地迎接他,他立马打起精神,跟没事人似的。
经过张大山的不懈努力,郡县制在南洋国顺利实施。张大山回到王宫,向李智渊国王汇报工作。他把一路上的见闻和趣事都讲了出来,逗得国王哈哈大笑。国王对张大山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还奖赏了他不少好东西。
张大山心里美滋滋的,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工作任务,更是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出了一份力。他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为南洋国的改革和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瑶轻盈地走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份奏折,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李智渊一看,就知道这丫头肯定又想出了什么好点子。果不其然,苏瑶行了个礼,说道:“陛下,我琢磨着,这改革啊,得让百姓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您看,咱们是不是可以搞搞宣传,比如说说中央集权以后,税收能更公平,治安能更好,这样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不就都支持了?”李智渊眼睛一亮,赞道:“苏爱卿,你这脑子就是灵光!对,就得让百姓们知道,这改革是为了他们好。你赶紧去安排,我这儿给你撑腰。”
张大山最后一个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郡县长官的候选人。他把名单往桌上一放,说道:“陛下,郡县制的推行,我已经挑好了人。这些人啊,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个个都是能干的料。”李智渊打开名单,仔细看了看,笑着说道:“张爱卿,你这执行能力没得说。不过啊,你可别光顾着挑人,还得盯着他们干活,别让百姓们失望了。”张大山拍着胸脯保证:“陛下,您放心,我一定监督到底,让这郡县制稳稳地落地生根。”
李智渊又开始思考怎么接见那些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的代表。他琢磨着,得用点小计策,让这些人乖乖地支持改革。于是,他吩咐下去,说是要设宴款待这些代表。
宴会那天,王宫里热闹非凡。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的代表们一个个都打扮得光鲜亮丽,仿佛是要去参加什么盛大的节日。李智渊亲自迎接他们,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就像是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他一边领着众人入席,一边说道:“诸位乡亲父老,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跟大家唠唠家常,听听大家对改革的看法。”这话一出,那些代表们心里的戒备瞬间松了下来,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智渊清了清嗓子,开始切入正题。他说道:“各位,咱南洋国要进行中央集权的改革,这可不是我一时兴起,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以后啊,国家统一管理,税收公平,治安有保障,大家都能安心地种地、做生意。”他停了停,又接着说:“当然,我知道这改革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便,所以啊,只要大家支持改革,朝廷一定会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好处。比如说,税收减免、提供发展机会,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那些代表们听了,有的点头称是,有的还在心里盘算着怎么从中获利。这时,李智渊又不失时机地说道:“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只要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百姓好,我都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这话一出,那些代表们更是受宠若惊,纷纷表态支持改革。
宴会结束后,李智渊国王看着那些代表们心满意足地离开,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南洋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他回到内殿,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自己脸上还带着宴会时的笑容,不禁自嘲道:“这国王当得,连笑容都成了职业装了。”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