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玻璃柜台映着秋日的阳光,苏晚晴攥着三张皱巴巴的布票,指尖的汗渍洇湿了票面上的麦穗图案。柜台后的张管理员推了推搪瓷框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眼神:\"布票要平整如新才能换,你这票角都卷边了,不符合规定。\"
蓝布衫下的心跳陡然加快,苏晚晴望着玻璃柜里新到的的确良布 —— 藏青色的布料泛着微光,正是婆婆念叨了半年的 \"过年新衣料\"。原主的陪嫁布票总共五张,她特意留了两张给顾沉舟做衬衫,此刻捏在手里的三张,是跑了三个生产队才凑齐的。
\"大姐,这布票是我结婚时的嫁妆,一直收在铁皮盒里......\"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张管理员开始整理货架上的搪瓷盆:\"跟我说没用,公社有规定。\" 旁边几个排队的妇女交头接耳,有人小声说:\"军属也不能坏了规矩呀。\"
秋日的阳光突然被阴影笼罩,顾沉舟的军装肩章擦过她发梢,带着淡淡的硝烟味。他刚下哨,领章上还沾着靶场的浮灰,第二颗纽扣的 \"平安\" 绣字被汗水浸得发暗:\"怎么回事?\" 声音低沉如枪管里的膛线。
苏晚晴还没开口,张管理员已堆起笑脸:\"顾营长来了?你媳妇的布票有折痕,按规定......\" 话尾被金属碰撞声切断 —— 顾沉舟的三等功奖章被拍在玻璃柜上,红绸绶带在阳光下划出鲜艳的弧。
\"我在边境守了三年卡,\" 他的手指划过奖章上的五角星,\"每道折痕都是老百姓塞给我的馍馍、鞋垫压出来的。\" 镜片后的眼睛开始慌乱,张管理员的手在柜台上无意识地摩挲,\"现在我媳妇拿布票换给老娘做新衣的料子,你跟我讲折痕?\"
合作社的挂钟滴答作响,苏晚晴看见顾沉舟的拇指按在奖章背面,那里刻着极小的 \"晴\" 字 —— 是他第一次立功时,躲在营房用匕首刻的。阳光穿过玻璃,在深蓝的确良布料上投下跳动的光斑,像极了他当年在山雨中为她挡住洪水时,肩章上闪烁的星光。
\"不是...... 不是不给换......\" 张管理员的声音弱下来,视线扫过顾沉舟后颈的烫疤,那是去年救火时留下的,\"主要是怕别的社员有意见......\"
\"那就把我的军功章贴在公示栏,\" 顾沉舟的手指敲了敲玻璃,\"就说这是顾沉舟家的布票,折痕里浸的是军属的心血。\" 他转身望向苏晚晴,语气突然放柔,\"挑吧,娘喜欢带暗纹的,我记得你说过,的确良耐磨,经得住她上山拾柴。\"
当三尺藏青的确良布料展开时,苏晚晴发现顾沉舟特意多要了半尺 —— 边角料可以给她做条头巾。张管理员擦着汗补办手续,顾沉舟忽然从裤兜掏出块水果糖,塞进她掌心:\"炊事班小李给的,说军属该吃甜的。\" 糖纸在阳光下发出清脆的响,像极了他在抗洪胜利那晚,拆开铁皮盒的声音。
归途经过晒谷场,顾沉舟的军装口袋里露出半截布料,被秋风吹得猎猎作响。苏晚晴摸着掌心的糖,突然想起婆婆补了又补的蓝布衫,想起顾沉舟穿了三年的补丁军装,想起合作社玻璃柜上反光的军功章 —— 原来有些尊严,需要用勋章来守护,有些温柔,藏在皱巴巴的布票折痕里。
\"沉舟,\" 她忽然驻足,看着他肩章上落着的的确良布屑,\"你不怕影响不好吗?\" 他转头,阳光正好爬上他的眉骨,让那双总带着北疆风雪的眼睛,泛起温暖的光:\"军人保家卫国,不就为了让老娘能穿件新衫,让媳妇能挺直腰杆换布?\"
暮色漫过合作社的红砖墙时,苏晚晴看见张管理员正在公示栏贴告示,顾沉舟的三等功奖章复印件被郑重地贴在布票兑换规则旁边。深蓝的确良布料在竹篓里轻轻摇晃,蹭过她装着本草笔记的帆布包 —— 那里面,还夹着顾沉舟刚才偷偷塞的、写着 \"晚晴亲启\" 的小纸条。
是夜,顾沉舟在训练日志里画了幅简笔画:合作社柜台前,他的勋章挨着她的布票,旁边是抱着布料的苏晚晴,嘴角叼着颗水果糖。钢笔字写在画旁:\"今日方知,勋章不仅是荣誉,更是护她周全的盾牌。晚晴笑时,比任何军功都耀眼。\" 字迹带着罕见的歪斜,像他此刻因激动而不稳的呼吸。
当油灯在土炕上亮起,苏晚晴开始裁剪布料,顾沉舟蹲在旁边帮她抻平布面,指尖划过布料上的暗纹 —— 是她特意选的、像军功章星芒的图案。窗外的晚风送来晒谷场的稻香,混着合作社新漆的木器味,让这个寻常的秋日,因一场风波的平息,而有了别样的温暖与坚定。
布票的折痕还在,但此刻躺在竹篓里的,是比布料更珍贵的东西 —— 是顾沉舟拍在柜台上的勇气,是勋章背后的信任,是他们在八十年代的风雨里,为彼此撑起的、永不褶皱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