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桌上的模拟试卷被煤炉烘得发脆,顾沉舟的弹道笔记摊开在《高等数学》课本上,微分方程旁边画着辆小坦克 —— 那是苏晚晴用红笔添的,说 \"军事理论要和数学联姻\"。他咬着铅笔背单词时,三岁的小宝正趴在他背上揪耳朵,指尖捏住他后颈的星形烫伤,像在摆弄新发现的玩具。
\"Ab-c-d-E......\" 顾沉舟的声音混着孩子的 giggles,作训服领口被扯得变形,露出里面苏晚晴新缝的护颈套,边缘绣着 \"军校必胜\" 的弹道线。苏晚晴端着搪瓷盘从灶台转身,看见丈夫被孩子折腾得皱眉却舍不得呵斥的模样,突然想起三年前他教她用蜂窝煤炉的场景 —— 那时她把煤球摆成弹道抛物线,他笑说 \"烧火也像打靶,得算好通风角\"。
\"吃块饼干吧。\" 她递过烤得金黄的玉米饼,饼面上用弹壳模子压出五角星,\"当年你教我认蜂窝煤,\" 指了指他试卷上的三角函数,\"现在我教你 Abc,\" 突然笑出声,\"扯平了。\" 顾沉舟接过饼干,发现饼心嵌着极小的弹壳碎末 —— 那是她特意磨的,说 \"知识要和弹壳一样扎实\"。
小宝的口水滴在顾沉舟的军事理论试卷上,晕开 \"军队编制\" 的油墨。苏晚晴抽出张草纸,用蓝笔在边缘画了幅简笔:顾沉舟抱着孩子背单词,她坐在缝纫机前改校服,窗台上的弹壳风铃正对着 \"军校倒计时\" 木牌。\"这个单词,\" 她指尖点着 \"strategy\",\"和你制定的靶场训练计划一个意思。\"
顾沉舟的指尖划过试卷上的红圈 —— 那是苏晚晴用弹道笔记的标准画的重点,每个圈心都标着 \"易考区 = 弹壳薄弱处\"。他突然想起昨夜,她在煤油灯下帮他分析错题,用弹壳匕首在草稿纸刻积分公式,刀刃划过纸面的声响,像极了当年他在靶场校正瞄准镜的声音。
\"爸爸笨!\" 小宝突然指着顾沉舟的单词本笑,本子上歪扭的字母旁,画着他偷偷添的、把步枪画成钢笔的简笔。苏晚晴摸着孩子辫梢的银顶针 —— 那是用顾沉舟第一次考军校的准考证编号磨的,突然说:\"你爸爸当年打靶,\" 指了指单词本,\"十发九中,现在背单词,\" 喉结滚动,\"也能十拿九稳。\"
煤炉的铁壶发出哨响,苏晚晴起身续水,看见炕柜上摆着顾沉舟的三等功奖章,旁边是小宝用蜡笔涂的 \"爸爸加油\"—— 歪扭的字迹旁,画着辆用弹壳拼成的坦克。她的针线筐里,新织的考学围巾已初见雏形,毛线里混着弹壳粉,织成弹道抛物线的纹样,尾端缀着 \"舟\" 字毛球。
深夜,孩子在隔壁屋发出均匀的呼吸,顾沉舟的台灯在窗纸上投出低头演算的剪影。苏晚晴摸着他后颈的硬茧,那里还留着白天背孩子时蹭的饼干渣,突然想起他在训练日志里写的:\"考军校不是为了晋升,是想证明,军人的弹道,不止在靶场,也能在书桌。\"
\"这个矩阵,\" 她的指尖划过试卷上的线性代数题,\"像不像你排兵布阵的方阵?\" 顾沉舟抬头,看见她发间别着的、用他 1987 年考学准考证改的发卡,突然笑了:\"当年教你用缝纫机,\" 指了指她腕间的弹壳手链,\"现在你教我解方程,\" 喉结滚动,\"咱们这叫,\" 望向窗外的靶场,\"军民联合备考。\"
是夜,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写在小宝的涂鸦背面,字迹沾着玉米饼渣:\" 孩子揪我耳朵时,单词本上的字母在跳,但看见晚晴用红笔标重点,突然觉得,考军校的战场,和靶场一样需要精准。她把军事理论题画成小坦克,把单词和战术术语联姻,让我想起父亲说的:' 知识是军人的第二把钢枪。'
小宝的口水滴在 ' 军队编制 ' 上,却让我想起连队的排班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就像每个单词都有自己的战场。晚晴嵌在饼干里的弹壳碎,像极了她缝在我护颈套里的红景天,是看不见的铠甲。
深夜演算时,她的影子落在炕上,比任何军功章都更让我安心。原来备考不是孤独的冲锋,是她用针脚和钢笔,为我织就的、通向未来的弹道。当她指着 ' strategy ' 说像训练计划,我突然懂了:所谓军校备考,不过是把靶场的严谨,搬进了书桌前的时光。\"
页脚画着单词本与缝纫机,中间是重叠的 \"舟晴 \" 二字,像两柄在寒窗中相靠的剑,一柄刻着微分方程,一柄缠着毛线针,共同指向,雪后初晴的、属于军人与军属的、知识与爱的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