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的夜,寒风如同猛兽般拍打着窗棂,发出 “呜呜” 的嘶吼。陈默的住所内,台灯昏黄的光晕下,铺开了好几张大号白纸。他身着深灰色西装,领带随意地挂在脖子上,袖口挽起,露出小臂微微凸起的青筋。桌面上摆满了圆规、直尺、彩铅和削得尖尖的铅笔,烟灰缸里烟头堆积如山,混合着浓咖啡的苦涩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陈默眉头紧锁,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铅笔在白纸上快速游走。他时而用直尺比划着线条,时而用圆规勾勒出精确的弧度,嘴里还不时念叨着专业术语:“墙面拆除得用切割机,隔音棉必须阻燃,机房的 UpS 电源得配双路……” 为了赶在天亮前完成联通办公楼装修的方案和预算,他已经连续奋战数小时,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这开放式办公区得留出足够的采光面,工位布局得按照人体工学来……” 陈默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红笔在纸上圈出重点区域。遇到关键数据,他便拿起计算器快速敲打,得出结果后又赶紧标注在图纸旁。在绘制机房平面图时,他特意用蓝色彩铅强调防静电地板的铺设走向,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当窗外泛起鱼肚白时,陈默终于放下手中的笔,疲惫地靠在椅背上。他揉了揉发酸的脖颈,看着桌上铺满的图纸和密密麻麻的预算清单,嘴角微微上扬。虽然双眼布满血丝,整个人憔悴不堪,但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让他精神一振。
清晨的乌鲁木齐,街道笼罩在薄薄的雾气中,寒意刺骨。陈默顾不上休息,将图纸和预算表整齐叠好,塞进公文包,便朝着黄河路邮电学校赶去。他的皮鞋踩在结着薄霜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步伐急促而坚定。
邮电学校的红砖墙在晨光下更显沧桑,陈默走进那栋老旧办公楼,楼梯间的声控灯忽明忽暗,发出 “滋滋” 的电流声。二楼办公室里,彭大民早已等候在窗边,阳光洒在他黑色皮夹克上,勾勒出挺拔的身形。
“彭总!” 陈默推开门,声音带着兴奋与疲惫。
彭大民转过身,看到陈默略显狼狈的模样,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家伙,你这是连夜赶工了?” 他走上前拍拍陈默肩膀,“够拼的啊!”
陈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公文包取出图纸和预算表:“彭总,你看看。工期我按一个半月算,今天工人就能进场拆除,预付款一到全面开工。” 他眼神充满期待,紧盯着彭大民。
彭大民摆了摆手,没接文件,脸上带着洒脱的笑:“陈默,我跟你说实话,总部催得急,没时间搞太细的东西。你就给我整些关键要点,能让施工快速推进就行,图纸和预算不需要太详细。”
陈默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目光扫过桌上的图纸,心中快速思索如何将专业内容更直观地传达。“彭总,那我现场给你说道说道。” 他拿起一支红笔,在白纸上快速勾勒出办公楼的简易平面图,笔尖在纸面划出沙沙声响,“就说这墙面拆除,普通隔墙用切割机就行,但要是承重墙,动一毫厘都得按建筑规范来,得先做结构加固,不然整个楼都可能出问题。”
彭大民饶有兴致地凑过来,黑色皮夹克蹭到桌沿的铅笔,带落几片橡皮屑。“那机房呢?我就知道机房重要,具体咋整?” 他的眼神中满是求知欲。
陈默用蓝笔重重圈出图纸上的机房区域,“机房讲究可多了。就拿这防静电地板来说,为啥用全钢无边款?” 他放下笔,伸手比划着地板的拼接结构,“因为它承重能达到 1000 公斤以上,以后你们放大型设备都稳当。而且它的无边设计,方便打开检查线路,不像有边的地板,撬开还得小心别弄坏边框。”
彭大民若有所思地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那网络布线这块,你说用六类网线和光纤,比普通网线强在哪儿?”
“这区别可大了!” 陈默眼睛一亮,从公文包翻出一段网线样品,“普通网线传个百兆网络还行,六类网线能支持千兆网络,网速快还稳定。再加上光纤,以后联通业务扩展,万兆网络都能轻松应对。” 他将网线展开,指着内部的线芯,“你看,六类网线的线芯更粗,而且有十字骨架隔离,抗干扰能力强多了。”
彭大民伸手接过网线,翻来覆去地查看,“听你这么一说,这里头门道还真不少。” 他抬起头,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陈默,你这专业知识,不服不行!”
陈默笑着摆摆手,“大民,这些都是干我们这行的基本功。以后项目上有啥不懂的,尽管问,保准给你讲明白。” 他收拾起桌上的图纸和工具,“现在咱们说回施工,拆除工作得注意……”
两人又围绕施工细节讨论了许久,彭大民频频点头,时不时拿出笔记记录要点。最终,彭大民满意地点点头:“够干脆!就这么定了!合同我都带来了,咱现在就签!”
两人在合同上郑重签下名字,握手时,陈默感受到彭大民手掌的力量和信任。“陈默,这项目就交给你了,有问题随时联系!” 彭大民眼神充满期待。
当天下午,赵修伟带着施工队来到工地。他穿着深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眼神透着干劲:“默哥,工人都到齐了,啥时候开始?”
陈默看了看手表,扫视四周:“就现在,先拆除,不需要的墙体和设施都拆掉,垃圾及时清理。大家注意安全,按规范操作!”
工地上很快响起电钻、切割机的轰鸣,尘土飞扬。陈默和赵修伟穿梭其中,指挥作业,检查进度质量。
傍晚,忙碌一天的三人在工地旁餐馆相聚。暖黄色灯光下,彭大民举起酒杯:“来,为合作干杯!项目顺利!”
“干杯!” 酒液下肚,暖意涌来。饭桌上,三人热烈讨论项目规划,陈默认真听着彭大民想法,不时提出见解,眼神满是对项目的期待与信心。
吃过晚饭,陈默和赵修伟回到住所。推开门,看到牛萍的弟弟牛国军坐在客厅。17岁的牛国军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穿着朴素外套,眼神透着拘谨与好奇。
“国军?你咋来了?” 陈默惊讶问道。
牛国军连忙起身,憨厚一笑:“姐夫,我想来看看你,顺便看有没有能帮忙的。”
陈默走过去拍拍他肩膀:“来就来呗,还客气。正好,明天跟我去工地,看看材料,学学经验。”
牛国军眼睛一亮,兴奋点头:“行!哥,我一定好好学!”
陈默看着牛国军期待的眼神,心中涌起暖流。他知道,新项目已启动,未来挑战重重,但有身边人的支持,他定能在装修行业闯出一片天。窗外夜色渐深,寒风依旧,可陈默心中满是希望与力量,期待着项目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