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小镇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流言。
小镇的气数将尽。
流言传播之快,只小半天,连小镇里的野狗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至于消息的根据,因为今天有老人在槐树下乘凉时,看见一根老槐树的枝条坠了下来,要不是他躲得快,那枝条直接就砸在他身上。
枝条足有人手臂粗细,上面还带着淡黄色的叶片。这枝条肯定不是枯枝,断口处很自然,不是谁家小孩的恶作剧。
老槐树的神奇,在小镇上不是秘密。平时都被众人忽视的老槐树,在发生枝条砸人的事情后,一些老人这才注意到。
老槐树的树皮比记忆里的,要干枯许多,而且老槐树的叶片,已有大半呈现不健康的黄色。
轻轻一晃,叶片竟直接掉落下来。
于是,一些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想着各种法子想拯救这棵陪伴了他们祖祖辈辈的老槐树。
没等他们想出办法,又一个消息传来。
大家常年取水喝的那口锁龙井,如今的井水开始莫名下降,只一天时间,水位就降到井底。
锁龙井里的井水,在老人的记忆里,就算是最干旱的那些年生,井里也从没缺过水。
如今,庇护了祖祖辈辈的老槐树莫名枯萎,养育了家家户户的锁龙井,也突然干枯。
这一处处现象,似乎在预示着,未来将有大变发生。
除了老人在担忧,一些孩子反而很高兴。
要知道,平时这老槐树,不管是家里的长辈还是其他老人,都不准任何人去破坏。
现在,这老槐树一天都要掉好些枝条。一些孩子专门守在这里,就盯着老槐树掉下来的枝条。准备第一时间捡回家,让家里的大人用槐树枝做武器。
从教训了许夫人后,不知道那正阳山的老猿,和高氏皇子是不是得到了消息,当赵政去找他们时,却发现这两拨人,早已经出了小镇。
暂时闲下来的赵政,用槐树叶将丹田和经脉重新修复了一遍,至少再全力以赴,他的丹田和经脉不会承受不住。
平日里,他就带着宁姚几人在小镇里到处逛。兴致来了,就在溪边搭个灶台,找一些倒霉的鱼、兔,做一顿野外烧烤。
因此,陆沉好几次中午回家,等待他的都是毫无热气的厨房。虽然晚上时,赵政他们会回来,但陆沉总觉得自己每天只吃了一顿,有些亏了。
于是,后面陆沉也不摆摊了,就跟着赵政几人在小镇里晃,看着他们一路走,一路捡着各种机缘。
听到老槐树开始枯萎的消息,赵政也找了个时间,准备过去瞧一瞧。
刚拐了个弯,他就看见一个风风火火的红衣少女,手里拖着一根老槐树的枝条朝他冲了过来。
“呀,你快让开啊,我刹不住了!”红衣少女看着突然出现的赵政惊呼出声,她一慌脚下突然绊了一下,整个人朝着地上扑下去。
少女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石板,脑海中已经出现自己摔得鼻青脸肿的样子,双眼下意识闭起来。
过了几个呼吸,疼痛感没有传来,少女大着胆子睁开眼,发现自己还保持着之前的动作,石板离她还有一臂的距离。
这时候她感觉脖颈传来一阵力道,顺着力道,她站直身子,抬头看去,是刚刚突然出现的这人抓住了她的衣领,这才避免了她受伤。
“谢谢大哥哥,我是李宝瓶。”
赵政说了自己的名字,打量着眼前一身红色的小姑娘。李宝瓶,这个未来浩然第一位女夫子,如今眉眼里已经可以看出她的坚韧。
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不久之后就必须要徒步走过万里之遥,去到一处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
只一眼,赵政就对这个小姑娘有极大的好感。
“宝瓶,你这是在?”
“大哥哥,这是老槐树的树枝,我大哥说过,槐树枝可以辟邪,你也快去捡一些回家。”说完,李宝瓶就要告辞,她还想抓紧时间多跑几趟。
“等等。”赵政叫住了这个风风火火的小姑娘,从怀里拿出一个储物袋,递到李宝瓶手上。
这个储物袋,里面存储了赵政的灵力,任何人捡到都可以使用。
“宝瓶,树枝可以收进这个袋子里,等会你还可以往里装一些。”
“我不要。”一个巴掌大的袋子居然可以把一米多长的槐树枝装进去,就算李宝瓶再怎么不懂也知道这个东西的宝贵程度。
“这个东西不值钱,你看,我这里还有好多。”赵政手一摊,掌心里堆积着十几个储物袋。
赵政又继续劝说了一会,李宝瓶才终于答应收下。
按照赵政的指点,宝瓶很快就学会储物袋的用法。
“这个袋子要收好,被别人捡到了,里面的槐树枝就没了。”
“我记住了,谢谢你,赵大哥!”
李宝瓶将储物袋揣进怀里,放好后还小心拍了拍衣服,从表面看不出她胸前多了个袋子。
和赵政说了再见后,宝瓶转头又跑回老槐树的位置,不一会儿她又拖着一根槐树枝回来。
拐进巷子,左右看看,确定没有人后,宝瓶将储物袋拿出,把地上的槐树枝收进去。又回去继续和人抢满地的槐树枝。
反复几趟,小姑娘额头前的头发丝,都被汗水打湿了。
李宝瓶来到大街上,左右看看,很快就锁定了肉铺前站着的赵政。
“赵大哥,你看这几根槐树枝,你喜不喜欢?”带着赵政来到无人的巷子里,李宝瓶将储物袋里的三根槐树枝拿了出来。
这三根槐树枝,一看就是小姑娘精挑细选的,枝干笔直,粗细适中。
刚刚赵政分出一丝注意力落在李宝瓶身上。本以为这个小姑娘是因为得了储物袋想多拿些槐树枝没想到她还想着自己。
“谢谢宝瓶。”赵政拿出一枚灵果递给她。小姑娘礼貌道谢后,拿出帕子擦几下直接下嘴啃起来。
将宝瓶送的槐树枝收起,赵政这边也买好菜,一大一小,边聊边走,很快就看见了李府的大门。
一位带着儒生书卷气息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前。
李宝瓶一瞧见这个男子,嘴里欢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