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没事吧。”
赵琳疑惑:“你们怎么过来了,不是在那边说话吗?”
赵老爷“哼”一声说:“看你们闹什么,多大的人了,不成一点样子。”
赵琳毫不客气的说:“那我们确实没有你一个状元懂礼,真是难为你大驾光临。”
赵老爷指着赵琳就要生气,赵瑜一句:“找到了!”打断了赵老爷接下来的话。
“什么东西啊,让你们这么闹。”赵夫人在人群外说。
赵瑜说:“是哥哥他们的少年得志。”
“来来来,看看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五哥六哥,少年都有什么愿望。”
众人簇拥着赵瑜,油纸一层一层剥开,露出少年人的笔迹,是赵明易写的:老子天下第一。
众人看了都笑,纷纷问这是谁的愿望,可真是少年意气风发。
而对于认识赵明易笔迹的人来说,几乎是一瞬就指向了他。
赵明易梗着脖子说:“怎么了!老子不能当天下第一吗!老子现在也是天下第一!”
“那你怎么不跟小姑父比比呢?”赵永湍不知这里发生了什么,反正听见自己老爹要当天下第一的声音,第一反应就是拿真正的天下第一来压他。
赵明易直接一句“滚”结束了这个话题。
那边,赵玥、赵明华和赵瑾,也都找到了剩下的信纸,按着次序拿给众人,最上面的是大哥赵明泽写的: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赵明泽的弟弟妹妹们,表示静默,并且都十分默契的看向了他。
以赵明泽如今的行事作风,这八个字,多少有点尴尬了。
“看不出来,大哥你还有这愿望呢?”
“是因为实现不了,所以才不想考状元的吗?”
赵瑾和赵瑜一人一句,讽刺的赵明泽多少有点抬不起头。
年少时,赵明泽经常目睹赵老爷和赵夫人争吵,是以立誓,将来要对妻子一心一意,免除妻妾之争,对儿女精心教养,免去他们殚心竭虑。
但是现在,他妻妾成群,儿女一堆,府中乌烟瘴气,再看少年愿景,多少应了那句:初心易得,始终难料。
二哥赵明澄的酒封里写的是:兰桂齐芳,椿萱并茂。
于今日看赵家,倒是应景。
三哥赵明华写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你既发下这宏愿,又为何远走他乡,连科场都不愿意下。”赵老爷沉声问道。
赵明华看了一眼赵老爷,说:“庙堂之上,如走钢丝,权力之巅,如履薄冰,吾,更爱自由。”
“厉害。”
“嗯。”
杨仲宇和杨叔睿的声音不知从何处传进来,反正听得赵瑾心烦。
“都给我滚!”
杨仲宇和杨叔睿悻悻闭嘴,连带着赵永煦和赵永熙也不打算吭声了,反倒是赵永琛和赵永琨伸长了脖子,想看他们父亲写了什么。
而赵明烨少时的愿望,只有力透纸背的四个大字:金戈铁马。
“哇!”
赵琳听着这“哇”声一片,不由得笑了。
孩子们正当风华,看见父辈们的成就,由衷的表示自己的赞佩,也不知再过两年,是否还会对长辈们有所敬畏。
赵永煦和赵永熙好不容易挤到前面,想看看自己爹少时许了什么愿望,要是还没有实现,说不定他们还能帮帮忙。
但赵明辰什么也没写,酒封撕开,里面只有数张白纸。
“咦?”
“阿爹你什么都没写啊?”
赵永煦和赵永熙不信邪,将那一团纸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
“你怎么什么都没写啊?”
“你小时候竟然都没什么愿望的吗?”
赵明辰无语。
“你以为谁都跟你们俩似的,成天那么不知足,这也要,那也要。”
“那我们还想着帮你实现愿望呢。”
“就是啊,反过来你不也应该帮我们实现心愿吗?”
“对啊。”
“对你们个鬼!哪凉快哪玩去,再叫看见你们捅娄子,腿给你们打折。”
“阿娘!你看他!”
赵永煦和赵永熙抱着他们撒娇,惹得众人在一旁哈哈大笑。
“哎呀,好了好了好了,都散散都散散,什么都没了,围着都快把人闷得出不来气了。”赵瑜无不嫌弃的拨开众人道。
众人只好相继散开,接着刚才的话聊天。
不过,赵琳他们兄弟姐妹打开了幼时的话匣子,一个接一个凑到一块儿,硬是说个没完,旁边大的小的,竟没一个插进去的。
小萝卜头们从外面回来,直奔赵琳跑过去,结果被赵琳和赵瑜一起推开,还不小心在地上给摔了个屁股蹲。
小家伙们大概也是习惯了,没哭没闹,相互扶着站起来,再次凑到赵琳跟前,说:“母亲,我们回来了。”
赵琳说:“哦,我知道了,你们去玩。”
说完,再次把小萝卜头们推到一边,而赵琳和赵瑜的脑袋,则是再次严丝合缝的碰到一起。
赵夫人看不下去,走到赵琳身后,扯着她的衣裳问:“你们干什么呢?”
赵琳他们兄弟姐妹,像做了什么坏事被抓包一样,但一想,他们什么也没干呀,俱都看向赵夫人,眼神询问她什么意思。
赵夫人被看得有些心虚,但一想,她有什么好心虚的,就说:“我问你们干什么呢!孩子都不管了!”
说着,还指了指四个小萝卜头。
赵琳看了一眼说:“他们不是好好的。”
“好什么!刚刚都被你推到地上了,有你这么当娘的吗!”
赵琳说:“有啊。”
赵夫人无语,想说什么,被外面两声:“了了!”、“表姐!”给打断了。
赵琳听见祝婉君和祝好的声音,高兴的起身。
“表姐,英台,好好,你们都来了啊。”
“你请我们,怎么不来啊。”祝好欢快的声音响在小院门口,赵琳忙迎上去,带他们进来和赵夫人、承恩公夫人见面。
“来,我带你去见我母亲,还有我姨母。”
祝婉君一行人跟着赵琳走近,见了赵夫人和承恩公夫人,先是自报家门。
“小辈婉君,带堂妹英台,祝好,给两位姑母请安,祝两位姑母,身康体健,岁岁平安。”
赵夫人和承恩公夫人出嫁时,祝婉君、祝英台和祝好,都还尚未出生。
而赵夫人和承恩公夫人姐妹两个,这么多年也未曾回西北娘家走过亲戚,一来是路途遥远,二来是没有出嫁的女儿常回娘家的道理,这一别,竟是半生都没再见过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