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申想了想,轻声道:
如今可选的路有两条,一是立即去海外寻找一处安稳之地,仿效前宋遗民全族移居海外,待得中原定鼎,天下重归太平之后再寻机回归故土。二是利用目前江南仍大体平稳的局势,全力培养自己的武装势力,力求取得自保的实力,待得天时,一争天下或待价而沽归附一方。但不管选哪条路,都要迅速积蓄财富和战略资源并培养掌控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是压倒一切的当务之急,而科举之事,父亲既已准备多年,今年也不必放弃,而孙儿则不能在此浪费时日,必须放弃此次院试,全力以赴应对天变。
老太爷和朱三爷两人怔怔地看着眼前的朱煜申,这个瘦瘦小小的儿子已经变得完全不认识了,这还是不是以前那个羸弱多病的孙子吗?
半晌后老太爷拿起桌上的盖碗,喝了口茶水,看了一眼还呆呆的儿子,道:
老三,老大还在苏州,你去把宅子里其他的兄弟和子侄们都叫过来,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马上。
朱三爷应了声,急忙开门出去吩咐下人去分头通知。
老太爷微笑着道:
乖孙儿,坐,这些你都是怎么知道的?现在就我们爷孙俩,你好好和我说说。
朱煜申坐下后,道:
爷爷,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王朝周期律的说法?
老太爷摇摇头,道:
没有,你仔细说说。
朱煜申轻声道:
孙儿前段时间病的昏昏沉沉的时候,梦见有个道士和我讲,我们泱泱中华自大秦一统华夏以来,所有的王朝都没有能过300年的国祚,两汉各只有200多年,中间隔了个新朝,晋朝150多年大唐这么强盛也只有290年,两宋也都各自150多年,蒙元不足百年,而大明自太祖登基至今已是270多年,现在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这就是王朝周期律。
老太爷点点头,他久居官场,知道整个大明的官场背地里也有这样的共识,李自成张献忠等也都在民间散布类似的言论来为他们的造反制造舆论,只是官场里大家在明面上都不会如此直白的谈起,有意无意的采取刻意避免和忽视的态度。没想到今天从自己这个孙子口中如此直白的讲出来,着实又让老太爷心惊不已。
老太爷又问:
那你刚才说的两种选择,你觉得哪个更好呢?
朱煜申呵呵一笑,道:
爷爷你不是已经决定了么?常言说得好,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什么都要。
爷孙俩对视一眼,会心的哈哈大笑。
老太爷起身摸了摸孙子的头,笑道:
祖宗保佑,没想到我朱家孙辈里还能出你这样一个俊才,只可惜你身体太瘦弱了些,十五岁了还长得像个娃娃。
朱煜申道:
爷爷放心,之前孙儿的确多病多灾,经此大婚,已然痊愈了,这两天孙儿胃口大开,想必会很快长高长壮起来,等下次爷爷再回老宅,可能都认不出孙儿我了。
老太爷高兴道:
果真如此,那就太好了,爷爷等着你的惊喜。
接着,朱煜申把已思考周详的各种计划大致的和老太爷商量了起来,老太爷频频点头,也给出了一些意见进行了补充,家里的男丁陆陆续续的都来到了正堂,见老太爷正和这三房的孙子窃窃私语聊得热闹,也都行了礼按序入座,看看人都到齐了,老太爷挥手让坐在最后面的把屋门关上,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今天我把大家都叫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今天家里成年的男丁除了老大和大孙不在,其他都在了,我今天说的话,大家都仔细的听,都记在心里,出了这个门不得和任何其他人讲,包括你们自己的婆娘也不能提起一字半句,否则就会大祸临头,你们明白了吗?
众人都点头应是。
老太爷接着说:
我先说说这天下的局势,年初朝廷征辽大军被满清建虏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督师洪承畴被俘投降,锦州陷落,祖大寿投降,朝廷在辽东只剩下宁远孤城,辽东局势彻底糜烂。河南的闯贼李自成月初又开始第三次围攻开封,朝廷虽号令多路总兵前去解围,但此次形势更是危急,开封城破可能性极大,一旦开封城破,闯贼就在中原站稳了,几乎可以隔绝朝廷南北。现在这天下除了江南还算太平,其他真是流民遍地盗匪猖獗,大家有没有发现就连我们这朱桥镇地面上的乞丐流民也越来越多了?
众人都点头称是。
老太爷接着道:
朝廷局势如此糜烂,眼看这天下马上要大乱了,我们也必须要未雨绸缪,有所准备,别看我们朱家上上下下这一大家子男丁也不少,可大都不成器,所幸这孙辈里还是出了小四煜申这么个人物,见识不凡,今后朱家就由小四煜申来当这个家,家里里里外外的生意,上上下下的内务都听由小四拿主意,你们所有人也要听小四安排,没有什么嫡庶之分,任何有违背者,我自有家法伺候。你们都听到了没有?
众人也连声答应。
老太爷随后转头对朱煜申道:
煜申,你也来说两句。
朱煜申忙起身先躬身向老太爷行了礼,又躬身团拜了一礼,起身眼睛扫了一遍众人,清了清嗓子,道:
在座的都是我的长辈和兄长,我是这里年纪最小的,今后诸多事项安排都请各位叔伯兄长能全力配合,刚才爷爷把现在的形势讲的很清楚了,要保全我们全族的安危现在已经是刻不容缓,否则长则两年,短则一年,我们全族就会有灭顶之灾。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什么危言耸听。具体的安排我就不在这里说了,今后我会逐一详谈的。
说完回身又向老太爷行了礼,坐回了原位。
老太爷让大家先散去后,又和朱煜申切切的谈了很久,吃了晚饭后,连夜赶回太仓去了。临走时还特意当着出门相送的众人嘱咐了朱煜申必须去参加十日后在苏州府城的院试。弄得朱煜申一脸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