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当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如果四少参加殿试,崇祯皇帝问策的话,自然会把原因归结到士绅和皇族的贪得无厌上去,作为农业社会的根基,土地兼并和隐匿是亘古不变的死结,根本无法解开。而明朝开国之初的尝试,原本是很有可能避开这个死结,解决财政困境的。不管朱元璋出于什么目的开始发行大明宝钞,这种划时代的货币制度可以让国家迅速掌握并运用社会财富来应对各种突发或长期的灾害和风险,其先进性已经被现代社会的实践所证实。而明朝却没有彻底贯彻这样一套货币制度,没有把金银等贵金属彻底清除出货币流通体系。最终则导致国家对社会财富彻底丧失掌握和分配的能力。朱由检也只能用最后的倔强来维护他历代先祖的脸面了!
在和老爹解释了一大段王朝兴衰史,社会经济结构,金融货币流通的内容后,四少看着满脸痛苦的朱三爷道:父亲,您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吗?
朱三爷终于听懂了每个字和整句话,他晃了晃已经死机了的脑袋,道:不知道!
四少接着道:那是因为我没有接到您,那就只能等崇明来的船。
朱三爷一口闷了杯中酒,他又没有听懂儿子的这句话,问道:难道你接到我,就不用等崇明的船了吗?
四少见父亲终于和自己互动了起来,笑道:如果接到您,我就会和您一起等那条船。
那条船很重要吗?三爷终于似乎尝出了点这口菜的味道;
很重要,非常重要,父亲您知道我这次去信让您回来是什么原因吗?四少又问道:
三爷看着儿子手里的筷子一点都没有因为讲话而停歇过,犹豫了一下,放下筷子,拿起了酒杯,道:怀远侯和我们的协议你同意吗?
四少咽下了嘴里的菜,又夹了一口,道:同意啊!这是好事情。
三爷被酒呛了一口,咳咳道:那如果其他权贵公公也都来插上一脚呢?
四少帮三爷倒满酒杯,道:好事呀,来一个涨点价,来一个涨点价,只要我们的订金分润不变,越涨我们可以收到的预付订金越多,而有了这么多权贵给我们背书,我们则根本不用担心有人来催货或者退订,何乐而不为呢?
三爷的筷子夹着菜停在了大张的嘴旁边,好久,才塞进去,点头道:对哦,我们的钱这收订金时就全收到了,交货时的尾款才是徐家和他们的呀!那我就不用跑回来了呀!
四少摇了摇头道:你当然应该跑回来,
为什么?三爷又问道:
四少喝了一口酒,道:因为不是每个权贵都象怀远侯那样通情达理的,他们可能会把你绑了,来逼我们把厂子卖给他。或者直接按个罪名,把爷爷和我们全家都关进牢里,然后就把厂子抢了去。
三爷惊道:啊!谁这么大胆?
四少伸开手掌翻了翻,道:在应天府有这个能力的,至少有十家,凭我们家和舅舅家根本斗不过。
三爷仔细想了想,道:不止十家!
四少笑道:不过有了船上的货,就没有人敢这么干了。
三爷疑惑道:那是什么货?这么厉害?
四少嘿嘿笑道:那是一种枪管,明后天就可以装配成为一支支火枪。
火枪?那是什么武器?是火铳吧?三爷更疑惑了;
四少点头道:差不多,和火铳有点类似。
三爷笑了,他自信地笑道:火铳看着挺吓人的,其实也就是唬唬人而已,为父也曾在南京见过,不易操作,装药慢,准头差,还容易炸膛,遇上雨天还不能用。儿子啊,那绝对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你可别听外面的谣传,如果火铳真有这么厉害,那朝廷也不会在辽东被那满清建虏打的满地找牙了!这骑马弓射才是正途,你没看朝廷武举都是考校骑射,从来没有考校火铳的!
四少面无表情地吃菜喝酒,给徐姨娘新端上的红烧划水挪出块地方,问道:姨娘,您别忙了,一起来吃点吧!
徐姨娘偷偷看了眼朱三爷,赶忙摇手道:不用不用,我正在你媳妇那里吃呢,一大桌子人,热闹着呢!陈家的大弟也来了。你们父子俩这么久没见了,多说说话。我没事,不忙。
四少给父亲碗里夹了筷划水,笑道:父亲,等过两天我带您去看看那火枪,就会知道那和火铳有多大区别了。这菜是您喜欢的,姨娘亲自下厨烧的,趁热先吃。当心鱼刺。
三爷终于尝出了甜美的味道,边吐着鱼刺,边嘟哝道: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