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里,左良玉的眼睛来回扫视着手下的将官,终于停在了黄州裨将王允成的身上,开口道:各位,那献贼已经从蕲州兵发黄州,黄州知府派人前来求援,本帅自不能袖手旁观。你们哪位愿意带兵去救援黄州啊?
帐内众将默然无声,他们早已明白大帅的意思,自不会坏了大帅的好事。
见无人作答,左良玉把目光转到了身边的儿子左梦庚的身上。左梦庚立即会意,高声道:父帅,儿子愿往,只是黄州地界不熟,需要一位黄州本地的将军同去最好!
此时那王允成知道再也躲不过去了,只能出列行礼道:大帅,小将愿同少帅同去!
左良玉点头道:很好,梦庚和王将军留下,其他将军都散了吧!
等众人都离去后,左良玉从帅案后站了起来,走到王允成面前,拍了拍他的肩,道:王将军,这次要辛苦你啦!皇帝也不能差饿兵,本帅更不能如此了,哈哈,你和梦庚一起好好谋划谋划!
接下来,在左梦庚率领着本部人马的监视下,王允成振臂一呼,杂牌军们呼啸着开始了兵乱。王允成带领着数万残兵败卒,一部分抢夺船只顺江而下,另一部分从湖口沿陆路进入了南直隶的池州地界,向着建德县城杀将而去。
顺天府紫禁城乾清宫,勤劳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埋首于一堆奏章之中。虽然清军自去年冬天破关扫过了直隶及山东大部,但这次明显是有意绕过了北京城,清军的目的除了掳掠人口、牲畜和钱财外,也是准备在关内过冬就食,这十几万兵马不用在关外过冬,大大减轻了满清的经济负担,这对黄太极来说绝对是一石二鸟的好事。所以此次清军破关后一路向南,兵锋最南达到了南直隶海州,且一直驻兵于此一线,并未对直隶境内进行驻扎和封锁。北京城和全国各地的通信来往也因此并没有中断过。
老太监王承恩给皇帝重新换了茶水,又把几本外廷新转呈的奏章放到皇帝的书案上。崇祯抬头看了看这老太监,放下手里的朱笔,拿起茶盅喝了口热茶,问道:又是哪里来的奏章?可是又有什么坏消息?
老太监脸上难掩的尴尬,强作笑容道:皇上不用忧心,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南直隶多地官员弹劾那左良玉的奏章,这文官弹劾武将也最是平常,无非就是骄横跋扈,纵兵扰民,劫掠地方而已。皇上您不是早就预料到了吗?早已经下旨让李邦华李大人在上京前先去安抚九江,想必此时已经都平息了。可笑这些地方官员的奏章到现在才送至御前,您说可笑不可笑!
崇祯又喝了口茶,道:这茶不错,是南边来的新茶?
王承恩赶忙道:回皇上,这是刚到的杭州新茶,老奴刚才打开时,还是温热的呢!
崇祯没有接话,眯起眼睛望向宫门外,自言自语道:都有新茶了,这天要回暖了,那些鞑子是不是也该北上出关了!左良玉这废物也就能打打小匪毛贼,遇到那闯贼是屡战屡败,唉!承天府都给丢了,真是该杀!
老太监接过小太监泡好送来的新茶,上前换下已经空了的茶盅,道:是该杀,皇上都给他封了伯,他辜负了皇上您的期望,还在所过州府散布谣言,把劫掠的屎盆子扣在朝廷头上,死有余辜!
崇祯皱眉怒道:什么谣言?
王承恩赶忙取了最上面一封奏折递了过去,道:这是中都马大人的奏章,这下面几封各州府主官的也都是说的这事!
崇祯看完了马士英的奏章,沉思了一会儿,摇头道:这左良玉还是有点小心思的,他这是在自保。前两天他的请罪折子里面言辞恳切的很,他这是生怕朝廷责罚于他,在显示实力啊!唉!只可惜朝廷实在是无人可用,他手里那几万能战之兵,已经是守住江南之地的依靠了。什么二十万兵马,朕看如那些文官所说的两万兵马差不多了,其他都是些强拽来的乱民而已。
王承恩哈腰道:皇上圣明!
崇祯接着道:也罢,但凡朝廷有一支强军,能剿灭那闯贼,朕就叫他人头落地!对了,那孙传庭的兵练得怎么样了?可有他的上奏?
王承恩回道:回皇上,还没有,孙督师厉兵秣马,必能率大军剿灭一干流贼。皇上请宽心!
这几天朱葛在军校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改变,这次站在讲台上的是四少,他自然只能坐在下面听课了。和他一起听课的并不都是军校的学生,这次军校的学生大都跟着春潮大军去了前线。对于军校的学生来说,最好的课堂永远是在战场,按照四少的语录:任何理论知识都要经过实践才能真正被验证和掌握。
四少这次在讲课时全程用的是客家话,林阿大和朱葛带了两个小组近五十人的成员也大都来自赣南,广东和福建,也有两个是浙江沿海的渔民,因为一直跑海也都学会了客家话。刚从海上回来的朱三少带了一个戏班回来,他这两天也一起来听课,虽然他听客家话还有些吃力,但也深深被四少所讲的内容所吸引。感觉在自己面前打开了一道崭新的大门,他这段时间在和洋人打交道时碰到的很多事情和心中的疑惑,一下子都豁然开朗了。
四少以西方耶诞教作为参考蓝本,把它和粥济社(共济社)的教义和组织形式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对比,特别强调了如何通过普及基础教育,戏曲文化宣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宗教信仰特定场所的限定限制等等进行社会管理。等把众人的思路都理清楚了,接着又把军队建设如何同这套社会管理相互融合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对各种条例,制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通过课堂上的激烈讨论和辩论,让每一个人都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满了各种方案和细节,在第七天董师爷登上崇明岛时,人人都已跃跃欲试,随时期待着自己能早日踏上征途,开创出一片天地。
董师爷看到四少时的表情,就让四少知道大功告成了。董师爷兴奋的道:顺天府昨天的鸽信到了,宫里传出的消息是至少有七八个巡抚以上的大员和御史上奏章弹劾了左良玉,皇上的原话是:只要有强军能剿灭了闯贼,就要杀了这丘八。呵呵,看来这小抄还真有效果啊!
四少点头道:这下陈小四他们连最后的顾虑都没有了,算算日子,他们也该动手了吧?
董师爷道:这逆水行舟,又是重载,风向也时有时无的,加上在中转地的装卸和休整。保守点的话,十天时间还是要的!
四少抬眼看向西边的天际,点头道:我现在知道为什么崇祯皇帝要那样催促洪承畴出兵决战了,这种等待的滋味真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胜利的消息固然令人欣喜,有时给个失败的痛快也比天天这样心焦舒服很多!你这次一起来的东西都交给四叔了吗?
董师爷点头道:四爷很兴奋,说他训练的二连马上就可以整装出发了,二少爷现在真给力呀!第三条产线都快要投产了!
四少笑道:最难的永远是零到一,后面的就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