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清晨,杭城星宁集团总部大厦外的巨型屏幕泛着柔和的蓝光,滚动显示着“清明节放假2天”的通知。与传统企业放假前的匆忙不同,这里的员工们从容不迫——智能办公系统早已自动备份好数据,机械臂将未完成的项目封装进量子云端,等待假期结束后无缝衔接。
屏幕下方,醒目的招聘信息不断闪烁:“紧急招聘4人!量子芯片研发工程师(2名)、AI农业专家(1名)、智能建筑设计师(1名)。”全息投影循环播放着岗位福利:月薪8万起、年终分红上不封顶、配备专属智能助理,还有全球顶级实验室的资源支持。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看着屏幕上展示的工作场景——工程师在量子计算机前调试芯片,AI农业专家通过无人机群管理万亩农田,设计师用全息投影构建未来城市模型。
“听说了吗?这次招聘是为星宁的‘未来之城’项目储备人才。”人群中传来议论声。一位年轻的求职者推了推眼镜,对着手机直播:“兄弟们,我刚查了内部消息,这个项目要在沙漠里建一座完全自给自足的智能城市,用的全是最尖端的科技!”评论区瞬间沸腾:“这哪是上班?分明是参与人类文明的升级!”
此时在大厦55层,沈知意正通过量子通讯系统召开跨国会议。全息投影中,迪拜皇室代表与硅谷科技巨头的虚拟形象围坐在虚拟圆桌旁。“关于‘未来之城’的能源系统,我们建议采用星宁最新研发的量子光伏技术。”沈知意轻点桌面,沙漠中太阳能板阵列的3d模型立刻展开,“这些面板不仅能发电,还能通过纳米涂层收集空气中的水分,解决沙漠缺水问题。”
会议结束后,沈知意调出招聘后台数据:短短两小时,量子芯片研发工程师的岗位申请已突破5000份,其中不乏来自麻省理工、斯坦福的顶尖人才。她对着智能音箱吩咐:“启动AI初筛系统,重点关注那些有跨学科背景的候选人。”
大厦一层的智能餐厅里,员工们正在享用假期前的最后一餐。机械臂端上的不仅是有机美食,还有特制的清明粿——用艾草汁与量子烘焙技术制作,口感软糯却富含膳食纤维。“这次放假打算去哪?”市场部的小张问同事。对方笑着展示手机里的行程:“我报了星宁的‘科技考古’研学团,去良渚遗址体验AR历史重现!”
而在招聘现场,智能面试亭前的队伍越排越长。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生陈薇深吸一口气,踏入面试舱。AI面试官的声音响起:“请设计一套能在火星环境下运行的量子芯片冷却系统。”话音未落,舱内的量子计算机自动生成虚拟建模平台,陈薇的思维如泉涌,指尖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同时用语音讲解设计思路。
与此同时,沈知意收到了王副总裁从京城发来的视频通话。星芒有机槟榔集团的股票持续飙升,最新数据显示,其市值已突破万亿大关。“沈总,我们的槟榔渣环保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了!”王副总裁兴奋地展示着工厂画面,机械臂将槟榔渣转化为可降解塑料,“现在连苹果公司都来谈合作,想用这种材料做手机外壳!”
夜幕降临,大厦外的招聘仍在继续。智能系统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异常流量!”沈知意立即查看,发现是某黑客组织试图入侵招聘数据库。她冷笑一声:“启动量子防火墙,反向追踪。”不到三分钟,攻击者的位置被锁定,警方同步收到了预警信息。
此时,最后一位求职者走进面试亭。他是个30岁的退伍军人,自学了量子力学与AI技术。当被问及为何转行时,他的回答让AI面试官都“停顿”了半秒:“在部队时,我守护国家的安全;现在,我想用科技守护人类的未来。”
清明节假期正式开始,星宁园区却依旧灯火通明。沈知意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智能屏幕上跳动的招聘数据——四个岗位已全部招满,新员工的3d简历在虚拟空间中闪烁。她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招聘,更是为人类科技征程挑选领航者。而即将到来的假期,对这些未来的科技精英来说,或许只是他们在星宁创造奇迹前的短暂休憩。窗外,杭城的夜色与星宁的量子灯光交织,如同科技与传统碰撞出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