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王帐内,烛火噼啪作响,火光映照在颉利可汗粗犷的脸上,忽明忽暗。
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帐下众人,沉声问道:
“大唐与炎国交战,我们该如何行事?”
帐内一时寂静无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终于,一位将领小心翼翼地开口:“可汗,依属下之见,我们应该……”
“应该什么?”颉利可汗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吞吞吐吐,成何体统!”
“可汗息怒,”义成公主款款上前,施一礼后说道,“依臣妾之见,我们应当助大唐一臂之力。”
“哦?公主有何高见?”颉利可汗饶有兴趣地问道。
义成公主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分析道:“大唐国力强盛,若我们助其灭掉炎国,便可与其结成盟友,共同对抗西域诸国。反之,若我们助炎国对抗大唐,即便胜了,也必然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帐内众人纷纷点头,觉得义成公主所言极是。
颉利可汗沉吟片刻,最终拍板决定:“好!就依公主所言。突利,朕命你率两万铁骑南下,攻打炎国!”
“得令!”突利可汗抱拳领命。
“来人,传令梁师都,让他出兵配合突利,夹击炎国!”颉利可汗
千里之外,炎国皇宫。
“报——”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宫中的宁静。
李川放下手中的奏折,眉头微皱:“何事如此惊慌?”
“陛下,突厥……突厥出兵了!”传令兵气喘吁吁地禀报道,“两万铁骑,正朝我国边境而来!”
“什么?!”李川猛地站起身,脸色骤变。
一旁的和珅、李时珍等人也大惊失色,议论纷纷。
“突厥为何突然攻打我国?”
“难道他们与大唐联手了?”
“陛下,如今大唐压境,突厥又来犯,我朝危矣!”
李川强压下心中的惊慌,沉声问道:“杨都尉呢?让他速来见朕!”
一名侍卫连忙领命而去。
李川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一片沉重。
大唐、突厥,两面夹击,炎国该如何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杨都尉,风头高原……”
李川负手而立,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跪在殿下的杨都尉:“杨都尉,风头高原的防务,你布置得如何了?”
杨都尉身躯一震,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他匍匐在地,声音颤抖:“陛下……臣,臣已在风头高原设立三道防线,囤积粮草,修筑工事……”
“很好。”
李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他缓步走到杨都尉面前,缓缓道,“朕现在命你,即刻率领三千自卫军,前往风头高原,务必将突厥铁骑阻挡在国门之外!”
和珅、李时珍等人闻言,皆露出惊讶之色。
三千自卫军对战两万突厥铁骑,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杨都尉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他连连叩首,涕泗横流:
“陛下!臣,臣……臣才疏学浅,能力平庸,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任啊!陛下另请贤能吧!”
李川眼神一凛,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在杨都尉身上。
他声音低沉,却充满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朕知道你并非久经沙场的老将,但如今国难当头,朕需要有人站出来!朕给你这个机会,让你证明自己!”
杜颜站在人群中,担忧地望着杨都尉,又看了看一脸坚毅的李川,心中百感交集。
杨都尉闻言,浑身颤抖得更加厉害。
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不信任:“陛下……臣真的不行!臣只是一个平庸的都尉,如何能与骁勇善战的突厥铁骑抗衡?此去风头高原,无异于送死啊!”
李川眉宇间闪过一丝失望。
他走到杨都尉面前,弯下腰,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杨都尉,朕知道你心中害怕。但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是缺少一个机会。朕现在给你这个机会,让你去挖掘你自己的潜力,去证明你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他直起身,目光扫过大殿:“朕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只要你敢于挑战,敢于拼搏,就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杨都尉呆呆地望着李川,他从李川的眼中看到了信任和期盼,这让他内心挣扎不已。
但是长久以来的平庸让他无法相信自己,他再次伏地叩首,语气中充满了绝望:“陛下,臣……臣真的做不到……”
李川缓缓转身,留给杨都尉一个略显落寞的背影:“罢了,既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