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陆洋和江宁意就起床了。
陆洋简单煮了一锅红薯粥,又煮了三个鸡蛋,一人面前放上一个,围坐在堂屋里吃了早饭。
幸好村里人昨天过来暖房大多都是带着鸡蛋的,虽然这个年代每天早上一人一个水煮蛋奢侈了些,但陆洋没有把鸡蛋拿到黑市交易的打算。
陆洋觉得自己努力赚钱不就是为了过得好吗?吃的好也是很重要的一项。
正宗的土鸡蛋,煮到蛋黄刚刚凝固,特别香。
这时候陆洋就体会到一家之主的好处了,自己掌握着厨房的采买、煎炒炖煮大权。
陆梦虽然不能跟着一起去小里村,但她用手语比划着,表示自己会在家好好看家,顺便给院子里新开垦的菜地浇点肥。
“小梦真乖,等我们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陆洋笑着摸了摸陆梦的头,陆梦开心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期待。
吃完早饭,陆洋和江宁意收拾好自己,准备出发。
他们先去镇上的供销社买些拜访三外公的礼物。
供销社里东西不多,陆洋看来看去挑了两瓶大曲酒,这酒两块五一瓶,算是镇供销社里最贵的了。
还有江宁意买的一包红糖和几盒饼干,算是新媳妇的礼节性礼物。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供销社时,陆洋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等牛车的地方,即将上牛车。
是周文斌!
“宁意,你拿着东西在这里等我一下,我看见了朋友,过去一下。”
陆洋将酒放在靠墙跟的地方,转身就朝那边跑过去。
“文斌?周文斌!你怎么在这儿?”
陆洋的喊声让周文斌停下了往板车上爬的动作。
周文斌见到陆洋,脸上露出一丝愧疚又尴尬的笑容。
“陆哥,真巧啊。我...我不知道你住哪?还打算坐牛到陆家村问问人呢。没想到会直接碰到你。”
“嗯,找我做什么?”
上次和周文斌见面还是三天前,当时周武城的判决下来,劳改10年。
可能确实是对吴章秋失望透顶,周武城在陆洋的劝说下主动供出了吴章秋这么多年来的其他罪行,还有吴章秋的秘密金库。
后面陆成远也想使这招,但到底慢了一步,所以只有周武城得以戴罪立功,减了刑。
至于为什么周文斌什么事都没有?
吴章秋想不起来这么个小人物,周武城根本不可能说弟弟和自己是一伙的,陆洋吗?他什么都不知道。
“我...陆哥,我是来跟你道歉的。我哥已经交代过我了,以后让我做什么事都先来问问你。”
陆洋点了点头,他能理解周文斌当时对着自己挥拳的心情,年轻人有血性才是应该的。
所以他也不记仇,该帮的忙照帮,顶着青了一块的脸求王勇在上报稽查队的名单里划掉了周文斌。
陆洋注意到周文斌手里提着一个小布包,里面似乎装着一些瓶瓶罐罐。
他随口问道:“你奶奶的身体好些了吗?上次听你哥说要带她去省城检查。”
周文斌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还没呢,奶奶还不知道哥出了事,我也一直没抽出空来。不过,我打算下个月就带她去。”
“下个月吗?那你选好时间告诉我一声,我打算带我妹妹也去省城医院看看。”
陆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老人家身体要紧,别耽误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周文斌勉强笑了笑,目光有些闪烁:“谢谢您了。陆哥,你这是要去哪儿?”
“我带媳妇一块去小里村拜访三外公,我盖了新房子,下次你来认认门。”
陆洋笑着说道。
“好,那陆哥再见!”
“再见,再见。”
陆洋对着有些颓丧的青年挥了挥手,扭头往供销社走。
至于后面周文斌又在原地站了好一会,才等到下一趟牛车的事,陆洋就不知道了。
小里村离陆家村不算太远,但山路崎岖,走起来并不轻松。
一路上,陆洋不时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野花,或是和江宁意讲一些他和周家兄弟的事,以及村里的趣事,倒也十分悠闲,像是上学那会难得一次的秋游。
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他们终于到了小里村。
三外公家住在村子的最里头,是一座老旧的土坯房,分家后这座老房子就三外公和三外奶住。然后几个孩子轮流过来看看,照顾一下。
五年前,三外奶去世后,老头一个人过,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显得格外清幽。
“三外公,我们来看您了!”
陆洋站在院门口喊道,很快就有人来开门。
“四舅好!”
“诶呦,是陆洋吗?爸!你外甥孙来了。”
不一会儿,屋里走出一个头发半白的老人,正是三外公。
他见到陆洋和江宁意,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哎呀,洋子和媳妇过来了!”
“快进来,快进来!”
三外公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
陆洋和江宁意连忙进屋,把带来的礼物放在桌上。
三外公看了看礼物,笑着摇了摇头:“你们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太见外了。”
陆洋笑着说道:“三外公,这是我和宁意的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三外公笑着点了点头,招呼他们坐下,又给他们倒了茶水。
三人聊了一会儿家常,三外公便问起了陆洋和江宁意的新房和未来的打算。
“你们现在有了新房,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三外公笑着说道,“洋子什么时候去部队?去了那可就是吃公家饭的了,是顶顶有出息的。”
陆洋赶紧谦虚一番,又站起来给三外公的杯子里续上茶水。
“三外公您是知道我们新房离大里山很近,我听说小里村有位老猎人,打猎技术很好,我想跟他学学,不知道您认不认识?”
三外公听了,眼睛一亮:“你说的是老张头吧?他可是我们镇上唯一的老猎手了,年轻时打猎可是一把好手。
不过现在年纪大了,不怎么上山了。你要是想学,我可以带你们去找他。”
陆洋听了,连忙道谢。
三外公摆摆手,笑着说道:“不用客气,你们年轻人肯学是好事。走吧,我带你们去。”
三外公交代四舅妈中午做些好菜招待陆洋和江宁意。
出了门,沿着村子的小路往村后走去。老张头住在村后的山脚下,房子不大,周围杂草丛生。
三外公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谁啊?”
“老张头,是我,老刘!我带两个年轻人来见你。”
三外公也扯着嗓子大声回道。
门很快被打开,一位身材瘦削但精神抖擞的老人出现在门口。
老张头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神依旧锐利,看到三外公和陆洋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老刘,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老张头笑着问道。
三外公指了指陆洋和江宁意:“这是我的外甥孙陆洋和他媳妇,我外甥孙想跟你学学打猎的技术,你看能不能教教?”
老张头打量了一下陆洋,点了点头:“年轻人肯学是好事。不过打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得吃苦,你能行吗?”
陆洋连忙点头:“张爷爷,我不怕吃苦,只要能学到本事,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而且我开春就要参军了,提前练练也是有好处的。”
老张头一听是个兵苗子,更满意了,点了点头。
“好,既然你有这个心,那我就教教你。不过今天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明天五点之前来我这儿,我先带你上山一次。”
陆洋听了,连忙道谢。
三外公也笑着说道:“老张头,那就麻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