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杏儿正忙着采买粮食准备做善事。这时,土豪朋友杜莹莹翩然而至,随手就甩给柳杏儿五千两银子,让她随意花销,钱没了再要。柳杏儿灵机一动,提议开一间善堂,杜莹莹毫不在意地摆摆手,不仅如此,还大手一挥又追加五千两,直呼挥霍别人银子超爽。之后,关于善堂选址,柳杏儿考虑到县里房子贵,决定用杜莹莹的农庄。可光有地方和银子还不够,采买完家具被褥后,柳杏儿竟还厚着脸皮向杜莹莹要得力人手。
杜莹莹与身旁太监一番对话,掀起了一场善堂筹备的风云。太监忙不迭应下安排人手的事儿,杜莹莹言辞间透着对贪墨、阳奉阴违者的警告,吓得太监跪地起誓。柳杏儿见状放心不少,决定改变策略,不买人而是请人。她在村里放出诱人条件,包吃包住还有工钱,一时间应者云集。经过层层筛选,十名合适人选脱颖而出,各司其职。随后,柳杏儿让人散布消息,五岭镇一座专收刚出生到三岁孩童的善堂。
大包大揽终致事情要黄?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隐情?消息传开后,善堂开张便热闹非凡,第一天就迎来十几个女婴和两岁三岁的孩童,随后人数与日俱增,年前竟收了百人之多!男婴男童多是病残,女婴女童占了大头。孩子众多,照顾人手紧张,柳杏儿赶忙招募婆子缓解压力。与此同时,善堂章程在众人努力下制定出来。柳杏儿还让陈庭去善堂帮忙并教婆子认字,设置丰厚奖励。原本抵触的婆子瞬间像打了鸡血,而铺子的货更是在小年之前就销售一空。
柳杏儿的兔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活兔子难寻,她干脆给作坊和铺子的人放假,提前发了丰厚奖金,还许下五年后可自赎自身的承诺,仆从们瞬间干劲十足。与此同时,姜氏从娘家归来。此次她在娘家逗留许久,娘家人得知柳二顺是侯府世子后震惊不已。对于姜氏和离一事,两位嫂子略有不满,觉得享福轮不到她。但亲爹和哥哥却十分赞同,他们深知农家子难以融入权贵生活,与其去侯府受气,不如和离过舒心日子,老爷子更是直言侯府规矩多,进去难有自由。
在古代,婚姻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姜氏嫁入侯府,娘家人忧心她受欺负,老爷子一番“齐大非偶”的肺腑之言,让两位嫂子闭了嘴。好在娘家给力,给姜氏在武安县买了铺子,让她顿感有了根基,未来满是盼头。娘家的支持,就是姜氏的底气,此前她因顾忌娘家在柳家一忍再忍。另一边,柳杏儿忙着筹备腊月二十五的事宜,买了两箩筐各类豆腐。而镇远侯,在和柳杏儿说好后,也没再去武安县找姜家人。
柳杏儿满心欢喜地准备带着大家吃豆腐纳福。写福字交给了陈庭等人,她则与姜氏秋婶在灶房精心筹备豆腐宴,菜单早就定好,从香煎豆腐包子到荤豆花锅子,一道道美味令人垂涎。就在饭菜刚摆上桌时,镇远侯竟不期而至。那扑鼻的香味让他直呼来得正巧,可柳杏儿一家却诧异不已。余半仙更是怨念满满,像箭一般的目光射向镇远侯,甚至羡慕起邪修能诅咒他。而柳杏儿见到镇远侯,直接开门见山:“您是来送和离书的吗?”姜氏也满怀期待地看向他。
镇远侯此刻心情复杂,满脸无奈(# ̄~ ̄#)。自家亲儿子如此不被儿媳姜氏待见,他这老父亲别提多郁闷了。虽说他原本也不太瞧得上姜氏这个儿媳,可姜氏对儿子嫌弃得这般明显,他心里又着实不痛快。毕竟儿子还对姜氏心心念念呢。姜氏满心期待地想让镇远侯帮忙拿到和离书,可镇远侯却一盆冷水浇下:“没有,和离书要你爹心甘情愿写才行,老夫不能越俎代庖。”瞬间,姜氏眼中的光芒熄灭,只剩下满满的失望。
柳杏儿心里清楚,父母的婚姻走到尽头只是时间问题。此时,被儿子嫌弃的镇远侯前来,本想说没事来看看,却又强忍着理智。柳杏儿淡然询问来意,姜氏虽满心不安,却为护女儿鼓起勇气指责侯爷吓着了孩子,那紧张到颤抖的手暴露了她的恐惧。镇远侯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在这讲究愚孝的世道,朝廷律法有亲隐一说,可镇远侯深知愚孝对家族传承并无益处,他不禁思索,若当爹的糊涂败家,儿子难道只能因孝道而坐视不管?
镇远侯被柳杏儿气得牙痒痒,却又遗憾她不是男娃,不然定越过儿子封其为世孙。好在还有福川,他自信能等到孙子撑起门户。这日,镇远侯前来,称带来欧阳家赔礼。原来,事起芙蓉楼,欧阳家便把芙蓉楼赔给柳杏儿,随从奉上的木盒里,装着芙蓉楼地契和掌柜等人身契。柳杏儿又惊又喜,此前不过和镇远侯提了一嘴,对方竟赶在年前送来。可欧阳家的赔偿,真的诚意十足吗?毕竟事情发生已久,此前的赔礼不过几百两银子,不过是看在她疑似侯府姑娘的份上罢了。
权势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引得无数人不惜血本、舍命追逐。镇远侯向柳杏儿讲述欧阳氏出家一事,称其出家当日脸被烛火烫伤,欧阳家宣称她是心怀愧疚,要吃斋念佛赎罪。姜氏惊叹是佛主惩罚,柳杏儿却明白,这背后怕是镇远侯的手笔。她很意外,这个没什么感情的祖父竟真为自己出手。在她看来,这或许是试探与考验,想看看自己对侯府有无价值。毕竟之前祖父并未行动,直到自己提出。不管怎样,柳杏儿得了好处,认真行礼道谢,可镇远侯却不满意了:“怎么还叫老夫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