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忙碌中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元旦将至。草山风力发电项目一期的 30 组风机已全部安装到位,眼下正处于紧张的调试阶段。
这一天,林海阳带着小奕再次来到草山。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草山的风格外大,天气也冷得厉害,远处的山峦上依稀可见薄薄的白霜。每到冬天,草山就会结冰,银装素裹,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小奕兴致勃勃地拿着手机,对着远处的风机一阵猛拍。巨大的风机在风中缓缓转动,就像一台台超大号的电风扇。风叶转动时与空气摩擦,发出阵阵声响,那声音仿佛上空有直升机盘旋时的轰鸣声。
林海阳静静地站在一旁,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打量小奕。她灵动的模样,让林海阳不禁想起《神雕侠侣》里古灵精怪的黄蓉。小奕有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和安静内敛、夫唱妇随类型的方子敬截然不同。
正想着,小奕突然伸手拍了拍林海阳的肩膀,脆生生地说道:“林哥,你发什么呆呢?走啦,孔副主任在那边叫我们呢。”
林海阳回过神来,笑着摇摇头,跟着小奕一起下了山。他们来到山脚下的一家农家菜馆,准备在这里吃午饭。这次林海阳前来,一是视察风机调试工作,二是看望坚守岗位的安装工人,算是元旦前对大家的慰问,同时也带来了县里的关怀。而小奕则是为了做关于草山风力发电项目的报道而来。如今她已经在省台工作了,报道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写文章,还能拍摄视频直接上传到省台融媒体平台。而且说来也奇怪,小奕想发的内容基本一路绿灯,大家都不太清楚原因,只知道这姑娘似乎有些背景,最好不要招惹她。之前省报有个副主编老是刁难小奕,结果没过多久,就莫名其妙地被调离岗位,去了其他地方做普通编辑。
在饭桌上,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林海阳关切地询问工人们调试工作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一位工人师傅说道:“林镇长,调试工作还算顺利,就是这天气太冷,有些设备调试起来得格外小心。”
林海阳点点头,说道:“大家辛苦了!天气冷,一定要注意保暖。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县里会全力支持咱们项目。”
小奕也笑着对大家说:“师傅们,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我这次报道出去,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你们的付出。”
工人们听了,纷纷露出朴实的笑容。
这时,林海阳的手机响了,是方子敬打来的。“海阳,你在草山那边怎么样?天气那么冷,你有没有多穿点衣服?”方子敬关切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林海阳心里一暖,说道:“子敬,我没事,你别担心。这边一切都好,风机安装好了,正在调试。你呢,最近忙不忙?”
方子敬轻声说:“我还行。元旦我有三天假,打算去东河镇看望你,你元旦还忙吗?”
林海阳笑着说:“元旦估计会有点忙,不过你来了,我肯定抽时间陪你。我也想你了。”
挂了电话,小奕调侃道:“林哥,子敬姐又查岗啦?你们感情可真好。”
林海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们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互相牵挂也是应该的。”
吃完午饭,林海阳又和孔伟春仔细商讨了一些调试工作的细节,叮嘱一定要确保安全,保证调试工作顺利进行。小奕则在一旁记录着他们的对话,收集报道素材。
之后,林海阳带着小奕来到工人的临时休息区,给大家分发了县里带来的慰问品。工人们纷纷表示感谢,干劲更足了。
小奕一边拍摄着工人们开心的笑容,一边对林海阳说:“林哥,我觉得这个画面特别有感染力,一定要放进报道里,让大家看到项目背后这些默默付出的建设者。”
林海阳点点头,说道:“是啊,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我们这个项目的顺利推进。”
忙碌了一下午,林海阳和小奕准备返程。坐在车上,小奕看着相机里的素材,兴奋地规划着报道内容:“林哥,我打算从项目的建设过程、工人们的辛勤付出,还有对当地发展的意义等方面入手,再配上这些精彩的画面,肯定能做出一个很棒的报道。”
林海阳笑着说:“我相信你,小奕。你这报道要是发出去,肯定能让更多人关注到咱们草山的风力发电项目。”
车子缓缓驶离草山,林海阳望着窗外,心中既有对项目顺利推进的欣慰,又有对方子敬即将到来的期待。而小奕则在一旁认真整理着思路,为即将发布的报道做着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