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河镇,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好消息传来,省里拨发的资金一大半已经到账,这可给产业园的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基础设施建设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笋,纷纷动工,并且在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陆续完善。
这天,林海阳站在产业园的规划图前,手指着图上规划竹纤维和竹钢生产线的区域,兴奋地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看,这两块地方,咱们计划建设一条规模巨大的竹纤维生产线和竹钢生产线。这可是产业园的重头戏,以后就靠它们带动产业发展了。”
工作人员点头应和:“林镇长,您这规划太有前瞻性了,这两条生产线一旦建成,咱们产业园的发展可就如虎添翼了。”
林海阳又指着规划实验室大楼的位置,说道:“还有这实验室大楼,有省市县相关财政支持,咱们得好好利用这笔钱,以教育科研经费的名义,引入与竹业相关的高科技人才,让他们在这里专心从事科研工作。”
工作人员疑惑地问:“林镇长,引入人才来做科研,具体要怎么做呢?”
林海阳耐心解释道:“咱们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简单说,就是构建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与科研机构全力支持的深度融合体系。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化布局。就像产学研融合发展,其实就是把高校的知识生产、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和企业的产业应用这三大系统整合起来,让资源流动起来,形成一个创新要素高效流动的生态系统,这样就能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再到创造商业价值的完整闭环。咱们产业园要发展,这一套必须玩得转。”
工作人员恍然大悟:“哦,明白了,林镇长,您这思路太清晰了,我们跟着您干,肯定没问题。”
随后,林海阳和省里相关负责省级示范园区的领导取得了联系,在电话里,林海阳说道:“领导,您好啊!我是东河镇的林海阳。咱们产业园现在进展不错,我琢磨着,是不是能在苏江市举行一场竹业高新科技产业交流大会,同时也是一次招商大会,邀请全国各地相关的企业和院校,这样既能展示咱们的成果,又能吸引更多资源,您觉得咋样?”
领导思索片刻后说道:“林海阳啊,这个想法不错。不过举办这样一场大会,得考虑周全,方方面面都要安排好。你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林海阳赶忙说道:“领导,我想邀请像金城大学,还有我的母校苏江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包括林业部门的科研院所。咱们产业园主打竹业,就想对竹子深入研究做到极致,挖掘最大附加值,用高科技让竹业产业全面升级。通过这个交流大会,把各方力量聚集起来,共同探讨竹业发展新方向。”
领导听后表示认可:“嗯,想法挺好。你先做个详细的方案,包括会议流程、邀请人员名单、预算等等,发给我看看。如果没问题,咱们就按这个推进。”
林海阳兴奋地说:“好嘞,领导!我马上安排,尽快把方案给您发过去。”
挂了电话,林海阳立刻召集镇里的相关工作人员开会。会上,他说道:“同志们,咱们要在苏江市举行一场竹业高新科技产业交流大会,也是招商大会。这是咱们产业园发展的一个重大契机,大家都得动起来。小谢,你负责整理邀请的企业名单,一定要全面,把国内竹业相关的知名企业都列出来;小李,你去和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发出正式邀请,尤其是金城大学、苏江大学和林业部门的科研院所;小王,你着手准备会议流程和场地布置相关事宜,要体现出咱们产业园的特色和实力;小赵,负责预算这块,每一笔开支都要算清楚。大家都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回应:“明白了,林镇长!”
谢助理率先发言:“林镇长,邀请企业这块,我觉得除了竹纤维和竹钢相关企业,一些上下游配套企业也得邀请,这样能完善咱们的产业链。”
林海阳点头称赞:“小谢说得对,想得很周全。上下游企业都要邀请,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咱们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
小李接着说:“林镇长,跟院校对接这块,我会重点跟他们强调咱们产业园在产学研融合方面的决心和优势,吸引他们带着科研成果来合作。”
林海阳笑着说:“很好,小李。要让他们看到咱们的诚意和发展潜力,争取达成更多合作意向。”
小王也说道:“林镇长,场地布置我打算突出竹元素,从装饰到展示内容,都围绕竹业高新科技,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林海阳满意地说:“这个点子好,要让参会的人一进来,就感受到咱们产业园对竹业的专注和创新。”
小赵也说道:“林镇长,预算方面我会严格把控,既要保证大会顺利进行,又要做到合理开支。”
林海阳鼓励道:“小赵,辛苦你了。每一笔钱都要用在刀刃上,确保大会取得最大效益。如果镇上需要配合可以联系我或者孔伟春主任”
会后,大家各自忙碌起来,整个东河镇都沉浸在为招商大会紧张准备的氛围中。林海阳看着大家干劲十足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场大会将是产业园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他期待着能在大会上收获满满的合作成果,让东河镇的竹业高新科技产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