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似是不太相信,还叫奴婢再诊诊。”惜海如实答道。
施寒岄低笑出声,挥手让惜海退下。
惜沅走上前继续为施寒岄布菜,夹了些鱼片放进施寒岄面前的碟中后,她笑道:“公主这是故意逗驸马呢?”
“是故意,但可不是逗他。今日客栈,有人给他传了密信,回府路上,他便开始装病,且动静弄得那般大,叫本宫想不注意到都难。
本宫想,他装病之举,许是有旁的谋算,索性叫惜海顺了他的心思,瞧瞧他要做什么。”
惜沅不解道:“那为何惜海说驸马不太相信?还叫惜海再诊诊?按理说,驸马若真心想装病,惜海说他染了风寒,他应是当即认下才是呀。”
施寒岄夹菜的动作浅滞。
郁沉云曾说,希望得她全然信任。
可郁沉云此人……确实很叫她看不透、想不通。
他好像知道她很多底细,好像清楚她很多手段,也好像能算准她要走的每一步棋,甚至先她一步布局,就等着她主动入局。
今日舒璐状告郁承元屠村造案一事,她和郁沉云,也不知究竟是谁做了谁的棋子。
今日她出府后,在那宅子里寻到肃北和舒璐等人的时候,肃北的表现……似是就等着她前去,且知道她一定会前去一般。
还有那舒璐等人,见到她时神色都有一瞬的惊喜,不是初次见到一个陌生上位者的胆怯和恐惧,而是惊喜。
这种惊喜,就好像是有人提前告诉过他们,她会到那里去,而且他们知道,她是一个不会伤害他们、会帮他们的人。
细细想来,若复盘此事,情形应是——
郁沉云从进春楼开始,就已经布好了郁承元的死局。
先寻到最为关键的证人舒璐,之后刻意带舒璐和映雪回公主府。
一来直接向舒璐挑明他的真实身份,且让舒璐相信他的真实身份,用坦荡之举先卸下舒璐的第一层防备,方便后续行事;
二来有驸马的身份为基础,他再劝说舒璐集结人证时,便可道——“届时旧案重提,会有贵人相助,定能为你们讨回公道。”
驸马的身份在前,贵人之说也并非毫不可信,由此令舒璐稍有动摇;
三来有映雪在手,可以牵制舒璐,或许,他也还捏着舒璐的其他软肋,恩威并施,舒璐会考虑权衡要不要配合他行事。
今日施寒岄也曾从映雪那侧面打听过,映雪和舒璐在丹青院的几日,郁沉云的确曾让肃北和舒璐密谈过多次,舒璐那几日也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想来,说服舒璐去古家村集结人证,郁沉云和肃北是下了不少功夫。
之后,肃北将所有人证带回城,安置在一处宅院内,把人安置好后,便等着她前去。
她去那宅院,本就是打算以抓郁沉云养外室为名推肃北一下,让舒璐等人尽快将郁承元告上公堂。
但她后来意识到,其实肃北正是在等她前去,郁沉云应是告诉他,她去那宅院时,便就是让舒璐等人行事之时。
若非提前有预判,肃北怎会一见到她就将整件事情和盘托出?若非郁沉云提前有吩咐,肃北又怎会毫不犹豫立即让舒璐报官?
肃北全程是一句都没提要去问问郁沉云这个主子的意见。
她选择今日逼人状告郁承元,原因有二。
一是今日淑妃要对付皇后。
郁承元出事,施洛明必定会紧盯郁家和五皇子,更会不遗余力的搜集郁承元的罪证。
施洛明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郁家和郁承元身上,如此,他便腾不出手也没有多余精力去管皇后的事情,没有意外,宫内的事情才能顺利。
二是今日是皇帝给郁承元的最后期限。为给张和铺路,为不横生枝节,所以选择今日给郁承元使绊子。
郁沉云命肃北等她前去的原因也有二。
一是她去了,那些人证见当真有贵人前去,才会相信郁沉云所言是真,进而才会更加相信讨回公道一事也许能成,从而才可能坚定报官的想法,少了临阵脱逃或是当堂哑口的可能。
二是她去了,那些人证才能告得动郁承元,因为她会想法子,把施洛明的人引去衙门。
郁家势大,郁丞相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若今日施洛明不去衙门,舒璐等人的话便直接被洪大人反驳、压下。
如此一来,不仅告不倒郁承元,还会让郁承元心生警惕和戒备,有时间想应对之策,也会让舒璐等人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郁承元不倒,就绝对不会让他们活着。
可以肯定的是,郁沉云在此事上,非常确定她会参与进去。
他为何如此确定,自己定会对付郁承元?
回魂草,算计的是整个郁家,也没有指向性;施寒星,施寒岄从未承认过自己杀了她。
照理说,郁沉云即便有怀疑,应也难推出她想要对付郁承元的结论来。
即便能推出,可基于怀疑所得的结论,本就不可确信,郁沉云又为何表现得十分肯定?
不过,他算计的这局面,对他自己和对她而言,都是双赢。
若单看郁沉云这算计对她的影响,几乎都有利于她。何时行事,是由她来定,主动权在她手里,她自然会选择一个对她最有利的时机。
可这也正是施寒岄不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