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娆的眸色暗了暗,“我记得我脖子上有一条项链,项链的吊坠是一个葫芦,很小,但确实实打实的玉石,那应该是我三岁生日时,家里人送我的礼物,因为我很喜欢,一直在我脖子上戴着,从来没有拿下来过。”
江文淇皱眉,“可我见到你的时候,脖子上并没有项链。”
“因为项链被杨允惠拿走了。她收养了我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项链拿走了。后来我在杨婷婷的脖子上见到过。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但我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是我的项链。”
杨婷婷,就是杨允惠弟弟的女儿,叫她一声姑姑。
上次听陆为之说了江澜洲要去杨家要存折的事儿,姜娆才从原身的记忆当中想起来这事儿。
可她去杨家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杨婷婷,后来找人打听了下,才知道她被带回姥姥家了,估计过完年才能回来。
那可是她认亲的关键线索,姜娆说什么都要拿回来!
姑侄俩在房子里转了一圈,回想着以前的美好岁月,直到天快黑了,姜娆才催促着江文淇回招待所。
“囡囡这会儿估计已经醒了,姑姑咱们先回去吧,改天再过来。”
“好。”
招待所。
姑侄俩一回去,就听到囡囡嚎啕的声音,江文淇还没来得及开门,姜娆就快她一步把门踹开了。
“囡囡?”
正在地上打滚的囡囡,听到姜娆的声音后,立刻从地上爬起来,迈着两条小短腿扑向姜娆,“姐姐,抱抱,囡囡,想想。”
江文淇好气又好笑,“她说她想你了,要让你抱抱。真是的,离开妈妈这么久,也不知道想妈妈。”
“妈妈,天天见,姐姐,不见。”
姜娆已经摸清了囡囡说话的规律,问江文淇,“她的意思是,可以天天见到妈妈,但不能经常见到姐姐?”
不等江文淇回应,囡囡自己用力点着头,还用自己肉嘟嘟的双手捧着姜娆的脸颊,吧唧一下,印了她一脸的口水印。
姜娆瞬间不嘻嘻。
“把脸给我擦干净,不然不抱你了。”
“舔舔。”
眼瞅着囡囡伸出了舌头试图舔脸颊,姜娆赶忙把她塞给了江文淇。
果然啊,再乖的小孩子也可爱不过三秒钟!
陈瑾言和江文淇强忍着笑意,带姜娆出去吃饭。
“几年没回京市,变化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大。”
“那可不,以前要想吃饭,只能去国营饭店,要是和大厨不熟悉,想点菜都点不了。现在好了,允许自由买卖后,京市开了好些小饭馆大酒楼,只要钱包不空,想吃什么都能吃到。”
姜娆带着姑姑姑父到了全聚德。
她想吃烤鸭了。
穿来这么久,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吃过一顿京市烤鸭呢。
饭桌上,江文淇给姜娆卷了一个烤鸭,看她吃的满嘴流油,微微蹙眉:“这几年,江文辉和杨允惠都是怎么虐待你的?”
“倒也谈不上虐待,因为他们压根儿不管我。”姜娆喝了一口鸭架汤,“姑姑,我现在有养活自己的本事,等开学以后我还要继续念书,今年夏天参加高考。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清晰,所以您不用操心我的事儿。”
“你这孩子……”江文淇吸了吸鼻子,“实在不行,你跟姑姑去沪市。沪市也不比京市差。”
沪市当然不差,但姜娆却不想离开京市。
“我想报考华清大学。而且这里有爷爷奶奶。”
最重要的是,她有预感,她的家人,血脉相连的家人也在京市。
等从杨婷婷那儿拿回项链了,她就开始着手寻亲,如果跟着江文淇去了沪市,很多事情都不方便操作。
可江文淇还是放心不下。
直到,陈瑾言贴近她的耳朵说了句话。
“真的?”
陈瑾言颔首,“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你可一定得交代清楚了,帮我照顾好阿娆。”
姜娆正在喂囡囡吃烤鸭皮,并没有听到江文淇和陈瑾言的交流。
隔天,腊月二十九。
早上,姜娆来招待所找姑姑姑父囡囡吃了顿饭,就被告知他们要会沪市了。
江文淇一脸歉意地看着姜娆,“阿娆,对不起啊,姑姑不能陪你过年。”
姜娆却觉得没什么,毕竟姑姑结婚了,很多事情得以婆家为主。
虽然很不喜欢这一点,但哪怕是她生活的几十年以后的后世,这种情况依旧普遍存在。
姜娆不希望姑姑为难。
“对于我来说,过不过年的不重要,只要姑姑能来陪陪我,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姑姑您也别担心我,我跟您保证,每个周末都给您打电话,汇报我的情况。”
江文淇摇头,“一周不够,你最多隔三天给我打个电话,一直持续到你高考前夕。电话费我给你报销。”
姜娆点头应允,一直到了火车站,她才把紧紧抓着她衣服,不愿意撒手的囡囡交给江文淇。
“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情就去找钱俞哲,钱家和你姑父家里算是世交,钱俞哲如今在研究所,多少能帮衬你点儿。”
“有什么事情立刻打电话给我,千万不要怕麻烦我就自己硬撑着。”
“等你高考前,我过来京市陪你。”
“知道了姑姑。我一定照顾好自己。”
目送姑姑一家三口上了火车,姜娆也没走,直到火车缓缓驶出车站,姜娆眨巴着自己酸胀的眼睛,转身回了公租房。
她抱着爷爷奶奶留给她的照片补了个觉,睡醒后去全聚德打包了一只烤鸭,拎着去了赵家。
“你可算来了!”
赵建波把姜娆让进屋里,关切地问道:“你这几天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怎么一直没过来啊?”
“抱歉啊,我姑姑来看我,事发突然,忘了提前给你们说一声。”
赵建波松了口气,“没事儿就好,我和萍萍还以为你出什么事儿了呢。对了,你吃饭没,萍萍早上蒸了包子,我给你拿两个去?”
“我吃一个就够了。”
姜娆和赵建波说话的工夫,赵萍已经把笔记本摊开了,翻译内容还停留在三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