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日,杭城的蝉鸣裹着热浪涌进星宁工作室。沈知意坐在落地窗前,指尖摩挲着泛黄的支票存根——那是一年前写给马云的50万转账记录。阳光透过玻璃斜斜地洒在她崭新的高中校服上,十五岁的少女褪去了几分稚气,眉眼间却依然藏着初见时的澄澈。
办公桌上,bb机突然震动,弹出马云发来的消息:“中国黄页年营收破十亿!明晚庆功宴,务必到场!” 沈知意望着窗外星辰肉饼门店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思绪飘回那个寒雾弥漫的清晨——堆满旧纸箱的办公室、锈迹斑斑的暖气片,还有马云布满血丝却炽热的眼睛。
“阿姐!”沈舒蹦蹦跳跳地推开门,羊角辫随着动作晃个不停。6岁的小姑娘穿着印有卡通肉饼图案的校服,手里攥着满分试卷,“老师说我作文得了第一!写的是林姨教我包饺子!”沈宁跟在后面,10岁的她戴着圆框眼镜,抱着厚厚的财务报表:“湘城分店新推出的竹筒饭卖爆了,日销破万份。”
沈知意笑着接过试卷和报表,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我要去参加个重要宴会,你们乖乖听林姨的话。”她摸了摸沈舒的头,转头对沈宁道,“分店扩张计划的资金审批,等我回来再处理。”
次日傍晚,沈知意换上淡蓝色旗袍,站在“海博网络”新落成的写字楼前。玻璃幕墙上,“中国黄页”的霓虹logo在暮色中格外醒目。电梯升至顶楼,宴会厅的水晶灯轰然亮起,马云带着团队迎上来,西装革履的模样与一年前判若两人。
“知意!”马云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他拉着沈知意走到展示墙前,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中国黄页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简陋的网页,到如今覆盖全国的企业数据库,每一帧画面都凝结着无数个不眠之夜。“没有你那50万和十台电脑,就没有今天的海博。”他举起香槟杯,“这是属于你的庆功宴!”
觥筹交错间,财务总监捧着文件找到沈知意:“沈小姐,按照协议,您的初始投资加上分红,共计1.2亿。请确认收款账户。”周围瞬间安静下来,宾客们的目光纷纷投向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女。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露出艳羡的神色。
沈知意放下酒杯,从手包里取出泛黄的支票存根,轻轻放在桌上:“我只要拿回当初的50万本金,以及二叔资助的电脑成本。”宴会厅里响起一阵骚动,马云惊愕地看着她:“为什么?这些钱你完全可以……”
“马老师,”沈知意抬起头,目光清澈坚定,“当初帮您,不是为了回报。”她望向墙上那张记录创业艰辛的老照片,“我始终记得您说过,要让中国企业被世界看见。这笔钱对我来说,远不如看着梦想成真更珍贵。”她顿了顿,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这是星辰肉饼的新项目企划书,我们想和中国黄页合作,打造首个非遗美食线上博物馆。”
马云接过信封的手微微颤抖,他突然想起一年前那个抱着电脑主机箱冲进办公室的少女,想起她手把手教团队配置服务器时专注的模样。此刻,眼前人身上的光芒,早已超越了财富本身。“好!”他重重拍了下沈知意的肩膀,“这次合作,我们分文不取!”
庆功宴结束后,沈知意独自站在写字楼顶层。杭城的夜景璀璨如星河,星辰肉饼的招牌在不远处闪烁。bb机震动,是宿华发来的消息:“湘西非遗数字博物馆首期完成,孩子们说等你来看!” 她笑着回复,晚风拂起旗袍的下摆,带着几分少年意气。
回到家时,沈舒和沈宁正趴在餐桌上写作业。林姨端来一碗绿豆汤:“这么晚才回来,饿坏了吧?”沈知意喝着清甜的汤,听着妹妹们叽叽喳喳分享学校趣事,突然觉得,这平淡的烟火气,远比任何财富都更值得守护。
夜深人静,沈知意翻开日记本,钢笔尖划过纸面:“财富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守住本心,方能在浪潮中不迷失方向。” 窗外,星辰与灯火交相辉映,少年商道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