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26日,杭城的暑气在夜幕降临时仍未消散。沈宅别墅的落地窗外,霓虹灯牌的光晕透过纱帘,在客厅的波斯地毯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沈知意斜倚在米白色的真皮沙发上,手中的《宏观经济学》摊开在膝头,书页间夹着的bb机突然震动——是王思博发来的北美市场调研报告。
“阿姐!”厨房方向传来沈舒黏腻的奶音,7岁的小姑娘踮着脚够橱柜,马尾辫随着动作晃个不停,“林姨做的梅菜扣肉饼出锅啦!”话音未落,她已经抱着瓷盘冲向沙发,油渍在卡通围裙上晕开一小片,“等我长大了,要开一家比星辰肉饼还大的店,把全世界的肉夹馍都装进去!”
沈知意笑着接过妹妹递来的肉饼,咬下酥脆的一角。肉香混着梅菜的酸甜在舌尖散开时,二楼突然传来键盘敲击声。11岁的沈宁正端坐在卧室的台式电脑前,屏幕蓝光映着她紧锁的眉头。作为星辰肉饼食品公司最年轻的财务部门经理,她面前的Excel表格里,密密麻麻排列着全国72家分店的现金流数据。
“宁丫头,这么晚还不睡?”林姨端着莲子羹推门而入,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书桌上除了作业,还摆着财务报表、计算器和《企业会计准则》,“你这哪像个小学生?”沈宁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操作:“林姨,华东区的运输成本突然上涨12%,我得连夜找出问题。”她调出与陈浩共同开发的智能预警系统,红色警报在屏幕上闪烁。
楼下,沈舒已经吃完第三个肉饼,正趴在沙发上画“未来肉饼店”的设计图。蜡笔涂抹的图纸上,三层楼高的店铺插着彩虹旗,每个窗口都飘出肉香。“这里要装自动烤饼机!”她用蜡笔戳着图纸,“还要有机器人服务员,给客人端最烫乎的肉饼!”沈知意凑过去看,发现图纸角落写着歪歪扭扭的字:“赚好多钱,给宿华哥哥的山里娃买电脑。”
突然,沈宁的房间传来惊呼。沈知意冲上楼时,正看见小姑娘盯着屏幕又笑又跳:“找到了!是冷链物流的传感器数据出错!”她立刻通过bb机联系技术团队,随后将修正方案发送给全国分店。等问题解决,时钟已指向凌晨一点。沈宁揉着酸涩的眼睛,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阿姐,我用AI模型优化了成本结构,明天开会能节省30%的预算!”
月光悄悄爬上窗台,给沈宅别墅镀上一层银边。沈知意站在两个妹妹的房间中间,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吸声——沈舒的梦里或许还飘着肉香,沈宁的笔记本电脑屏保仍在循环播放财务公式。她轻轻合上沈宁未写完的作业,瞥见草稿纸上的字迹:“钱不是数字,是让更多人幸福的工具。”
凌晨三点,沈知意的bb机再次震动。是宿华从湘西发来的视频邀请,画面里,14岁的少年站在新建的5G基站前,身后是正在调试的直播设备。“沈姐,我们要把苗寨的腊肉和肉饼卖到欧洲!”他举起手中的样品,包装上印着翠翠设计的苗绣图案,“孩子们想让世界知道,山里的味道也能很时髦。”
与此同时,李强的“星火·新生食品厂”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连夜赶制与宿华合作的联名款肉饼,包装上印着醒目的标语:“从大山到城市,每个梦想都值得被看见。” 李强站在质检台前,摸着口袋里那本翻烂的《平凡的世界》,对身旁的阿虎说:“当年沈小姐给我的,何止是一本书?”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沈舒揉着眼睛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昨晚的设计图。发现沈知意用红笔在图纸上画了个大拇指,还写着:“等你实现梦想那天,阿姐给你当首席试吃官!” 小姑娘抱着图纸冲进沈宁的房间,却看见姐姐已经对着电脑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屏幕右下角,星辰肉饼的股价正在稳步上涨。
1995年的这个夏夜,沈宅别墅的灯光与杭城的万家灯火遥相呼应。两代少年,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理想的执着——有人用代码搭建未来,有人用画笔勾勒憧憬,有人用账本规划蓝图。而那缕始终萦绕在鼻尖的肉夹馍香气,早已化作纽带,将所有炽热的梦想紧紧相连。